【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上厕所方便又称为“解手”?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709
【字号】    
   标签: tags:

“解手”一词在古籍中有许多记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何道就乘此机会,走到女墙边,月亮去处,假意解手。”及《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另有《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等,句中的解手,都是排泄大小便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上厕所方便又称为“解手”呢?

在古代,好朋友相逢时高兴的“把手”,即握手之意。分手或离别就叫“解手”,如唐朝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两都相望,于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生阔死休,吞不复宣。”或宋朝范成大《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诗:“知心海内向来少,解手天涯良独难。”不过到了明朝,这种充满深厚情谊的用词,有了另一种用法。
元朝虽然统治中国只有八十几年,但带给中原百姓的灾难是其它朝代无法可比。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天灾接踵而至,百姓非亡即逃,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各地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到了明初,有许多省份都出现地狭人稠、地广人稀的现象,因此明太祖、成祖曾多次下令移民垦荒,把人口稠密地区的人民,移居人口稀少的地区。

在《汉书?卷九?元帝纪》上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意思是,百姓都有安土重迁的习性。安土重迁是指久居故土,滋生感情不肯轻易迁居异地之意。又《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所以,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移居陌生的地方。当时山西洪洞、临汾等地百姓,要迁往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每次迁徙,上万户人口,携家带眷,含泪挥别故乡,也因此,有些人不想离开,就会找机会逃走。

负责押解的官吏,为防止百姓脱逃,于是用一根长绳栓住每个人的一只手,几十个人连成一串,鱼贯而行。迁移旅程遥远,途中百姓要大小便时,就必须请求押解官吏,解开手上捆绑的绳索。时间久了,百姓如果有需要,就会简单的呼喊︰“解手!”渐渐的解手就成为上厕所方便的代称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经常看到上演古代帝王事迹的电视剧,如唐太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而皇帝常常一开口就是“朕”…如何如何,也都知道“朕”说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 在周王朝以前的帝王不管是称皇、帝、王或天子,都还没有把君王称作“皇帝”。那么,把君王称为“皇帝”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 在古装电影、电视剧或文艺作品中,我们常看到臣民在拜见皇帝时,都尊称其为“陛下”。
  • 不管是睡觉、作梦或打瞌睡,俗话都可以说是“梦周公”或“去见周公”。但是为什么不是梦孔子、梦老子、梦…等等,就是非要梦周公呢?
  • 在报章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介绍各行各业百年老店时,人们喜欢用“鼻祖”来赞扬创始人。其实在古书典籍也有记载,如清朝王韬《瓮牖余谈.西国造纸法》:“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及明朝陆时雍《诗镜总论》:“五言在汉,遂为鼻祖。”但是,为什么要把创始人称为“鼻祖”呢?
  • 在有些场合,当需要自我介绍时,往往有的人会以“笔耕”来介绍自己的职业,别人一听,就知道此人是以写文章为业的。在古书上也有记载,如《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及元朝萨都剌《寄王佥宪》诗:“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那么,为什么以笔墨谋生的人要称为“笔耕”呢?
  • 我们开会商讨事情时,如果有人针对某项问题说︰“关于这件事情,我还要再仔细的推敲才能下决定。”那就表示他对这件事情存有疑虑,还要考虑斟酌一番。所以“推敲”常用来比喻对事情的思虑斟酌。
  • 如果我们有机会拜访一些地方仕绅,常会发现他们家里挂有“功在桑梓”的匾额,而这个匾额大都是乡人感激他们为家乡造福所送的。匾额上的桑梓指的就是家乡或乡里,而且古书上也有记载,如元朝刘埙《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及唐朝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但是,为什么家乡又代称为“桑梓”呢?
  • 在《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上载:“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另《南史.庾肩吾传》记载:“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这两个记载所出现的“楷模”一词,都有典范、榜样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榜样又称为“楷模”?
  • 通常人们对于一些德高望重、有卓越成就而深受众人所景仰的人,会用泰斗来赞扬这些杰出人物。如文学泰斗、武术泰斗、学术泰斗、中医泰斗、音乐泰斗……等等,那么为什么要用“泰斗”来形容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