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漫话柳活》( 四 )

侯宝林﹙下﹚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艺术美学︰
侯宝林谈及表演心得时曾说︰“艺术离不开美学,相声艺术也不例外。”我们前辈有四句口诀︰“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

一、快而不乱︰
就是语言台词快了,让人家听着也是这么清晰,这才产生美感,让人听着爱听。
二、慢而不断︰
就是台词慢而戏不断。有时候有静止动作,但观众一声不响,在注意听着、看着、在欣赏。
三、生而不紧︰
就是段子还不太熟时不要紧张,更不要让观众替你揪心。
四、熟而不油︰
就是无论多么熟,演出时不要油滑,您当熟的听,我当新的演,严肃认真,永保艺术青春。

*保存柳段︰
今天保存下来的传统“柳活”,包括小段还有34段,计有《全德报》、《黄金台》、《卖马》、《洪羊洞》、《闹公堂》、《四大须生》、《杂学唱》、《黄鹤楼》、《汾河湾》、《阳平关》、《珍珠衫》、《捉放曹》、《武松打虎》、《串调》、《罗成戏貂蝉》、《焦赞打严嵩》、《山东二黄》、《文昭关》、《学坠子》、《学评戏》、《学梆子》、《学大鼓》、《改行》、《铡美案》、《群英会》、《过关》、《炸酱面》、《找调》、《卖包子》、《忘词儿》、《学货声》、《大登殿》等等。

*作品介绍—《空城计》︰
侯宝林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现早期常常有一些市民观众喜欢窜到后台,找演员攀谈。看他们耸肩缩背,不熟装熟,海阔天空,不懂装懂。他就把《空城计》里的“我”塑造成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用自嘲的手法加以表现,既摹拟了唱段,又讽刺了那种自以为是的人,使之成为有故事、有人物、有学唱、有议论、有表演的“柳活”。同时他也在其中作了“净化”语言的工作,提高了作品格调。

*作品介绍—《三棒鼓》︰
这段相声是根据《学评戏》整理而成的,其中一些事例是侯宝林青少年时代的经历,生活气息浓郁。《三棒鼓》的名称原为其他节目的名称,侯宝林借用在这里,是另有涵义︰相声里摹拟过去小评戏班演出零打钱的情景;只要敲三下鼓,就停演敛钱。有时唱不了几句就敲敲,形成变相勒索。相声以《三棒鼓》为名,无非是突出讽刺的意思。

《三棒鼓》是“说”中有“评”,“评”中有“学”,“学”中有“唱”,“唱”中有“评”。因此是以“说”、“学”、“评”、“唱”有机结合起来的,而以“学”贯穿始终,成为整个段子的神髓。难得的是侯宝林所有演出的人物都形象鲜明,情节层次清楚,连生活场景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

*新近走势︰
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歌曲的流行,相声界表演“柳活”的日渐增多;他们能歌善舞、能弹善奏,都有一定的声乐修养,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是各种“创新”的方式也在其中显现出来;例如1981年开始有人首次表演了“吉他”相声,演出者边演唱边伴奏,主要学唱当时的流行歌曲,铺以插科打诨,抓哏取笑,贯穿着与观众的交流。

因此演出之后,当即引起争论,当毁誉参半的意见仍在交流,这种表演方式却不胫而走,许多相声演员加入到这一行列来,更多的“创新”方式亦逐渐的发生。除了1982年出现了藏语“柳活”相声,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更涌现了擅于表演“柳活”的女子相声、男女相声,并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如此看来,新近的走势自然演变下去,或许最后何谓“正统”相声,将形体不存,淹灭其中。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以上我们介绍过各种被“相声”艺术汲取营养的表演形式;包括评书、拉洋片、变戏法、数来宝、什不闲、莲花落、太平歌词、练把式、俏皮话…等等。其实对“相声”艺术繁衍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现挂”﹙即兴发挥、即兴表演,临时现场抓哏﹚和“抓哏”﹙抓取引发笑料的题材﹚;此二者是直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说是更广泛的“博采众长”。
  • 相声里的“现挂”有两类;一是根据时代背景,事先略作准备,上台加以发挥。另是事先没有准备,台上见景生情,即兴编演,艺人称之为“撞出来的包袱”。此外,甲或乙临场发现对方出了差错,即时予以提醒或弥补,也属于现挂。
  • 相声演员上台表演,常常结合前场演出情况随便议论几句,以便稳定观众的情绪。
    即兴创作的“现挂”反映了相声的“现实主义”传统。相声必须爱观众之所爱,急观众之所急,代表他们的意愿,反映他们关心的时事问题和生活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共鸣”,正是一切艺术形式特别是喜剧艺术,取得成功的前提。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相声的“说”、“学”、“逗”、“唱”,与“全堂八角鼓”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全堂八角鼓”是相声说学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将对“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说学逗唱的影响,略做介绍。
  • “拆唱八角鼓”包括“说”、“学”、“逗”、“唱”、“吹”、“打”、“拉”、“弹”八项技艺,其中又以“逗”最为重要。从现有的资料看,丑角的“逗”与相声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十分类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清初,北京盛行高腔,并有“八角鼓岔曲”即源于高腔脆白的说法。
  • 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讴》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间艺人在杂耍馆作艺的情形︰“万年茶社好风光,杂耍纷陈欢乐场。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声接上画眉杨﹙人名﹚。”诗下有注︰“万年茶园,在鼓楼前,常以各班演剧。如遇无戏之日,则陈杂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场供应。碟子李,画眉杨,皆杂耍中著名专精一技之人也。”

    这里提到的“象声”,就是后来单口相声的一种。

  • 民间艺人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论“撂地”还是茶馆、书场,哪里挣钱多就奔向哪里。张笑侠﹙人名﹚《相声总论》载云︰“相声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们说相声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实,从子弟票友转变为自食其力的艺人,和流落街头的“叫花子”完全是两回事。

  • 相声的“柳活”属于学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桥“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桥“撂地”表演的技艺,除练把式、耍大刀、盘杠子、拉硬弓、独角戏、学口技、数来宝、拉大片、说评书、唱渔鼓外,还有单人做滑稽表演的。这类艺人凭借巧舌如簧,能说善唱,精于表演,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

  • 有关滑稽的演出诞生于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宝林在表演“卖梨膏糖”时,说唱朝报新闻添加笑料而成。随后,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声、“双簧”的表演方式,丰富了这种单人滑稽说唱,并由地场转到戏园子,称之为“小热昏”、“独角戏”。1920年流传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独角戏,鼎盛时期拥有一百多个班社。
  • 侯宝林表演“柳活”,紧紧抓住某些著名演员声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学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学两、三句就能要下“好!”来。

    侯宝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关公战秦琼》正式演出,受到广大听众热情赞扬,可以说是侯宝林表演“柳活”的巅峰,并曾灌制唱片发行国内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宝林就以《关公战秦琼》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