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细说八角鼓》﹙下﹚

全堂八角鼓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演出情形︰
旗籍子弟演唱的“全堂八角鼓”形成之后,民间艺人纷纷效法,作为谋生手段,到杂耍馆或走堂会作艺。

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讴》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间艺人在杂耍馆作艺的情形︰“万年茶社好风光,杂耍纷陈欢乐场。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声接上画眉杨﹙人名﹚。”诗下有注︰“万年茶园,在鼓楼前,常以各班演剧。如遇无戏之日,则陈杂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场供应。碟子李,画眉杨,皆杂耍中著名专精一技之人也。”

这里提到的“象声”,就是后来单口相声的一种。

*清门与浑门︰
崇彝﹙人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云︰“当日内城只东四牌楼南之泰华轩、隆福寺之景泰二处,时演杂耍、八角鼓、曲词之类而已。”说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出现了艺人演唱“全堂八角鼓”的杂耍馆。

票友和艺人演唱的“全堂八角鼓”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 票友起的堂号都是四个字的;如“凯颂遗风”、“群俗访雅”、“赏心悦目”、“醒世金铎”等。而艺人起的堂号都是三个字的;如“福寿禄”、“成顺堂”、“桂蟾堂”等。
二、 票友之间不论长幼都平辈称呼,见面互相请安;艺人则论师承关系,晚辈见长辈要磕头。
三、 票友请人传艺,称作“教习”,不称“师父”;艺人则不然,必须拜师学艺。
四、 邀请票友演出,需事先下帖,演唱曲目由票友自订;艺人则是应召而来,曲目由主人指定。
五、 票友一般是“耗财买脸,义务演唱”,称为“走局”;艺人则靠卖艺吃饭,索要钱财,称为“走堂会”。
六、 子弟票友较清高,艺人称他们是“清门”的,而自称是“浑门”的。

相声艺人谭伯如曾回忆说︰
“‘清门’逗哏俗不伤雅,顶多用对方的哥哥、嫂嫂取笑;‘浑门’的逗哏则往往用对方的爸爸、妈妈开心,有些过火。这点‘浑门’不如‘清门’。”

“总之,‘清门’的文哏重词藻,引经据典的较多,有书卷气,耐回味,但失之于温、文、呆板;‘清门’通俗活泼、生动热闹,但有时格调低俗、粗野、贫气。二者合流以后,不断互相影响,去芜存菁,融为一体,使相声逐步得到提高。”

*改行说相声︰
据记载,首先从“拆唱八角鼓”的丑角逗哏改行说相声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张三禄。《江湖丛谈》载云︰“‘八角鼓’迭经变迁,又产生相声之艺术,…在那时,‘八角鼓’之有名丑角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哏、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活,演来颇受社会人士欢迎。”

“后因其怪癖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欲听其玩意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张三禄乃相声发始创艺之一。”

前辈艺人裕小三说︰“张三禄常说的‘活’有《贼鬼夺刀》、《九头案》等,当时十二文钱可买一斤面,他一天可以挣到二十五、六调钱,可见当时群众是多么拥护他。”张三禄作艺是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听说早期艺人朱绍文﹙原是道光年间有名的京剧丑角,后转作相声艺人。﹚就曾经跟张三禄学习过相声。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旧时,演唱“数来宝”的都是乞丐,连“下九流”都不包括他们,卖艺的也不承认他们是江湖艺人。他们始而沿街乞讨,后来才转移到天桥及庙会“撂地”做艺。
  • *“什不闲”︰
    清代康熙年间,“什不闲”已在北京流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注云︰“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横木﹚,若椸枷﹙类似衣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什不闲”。演员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莲花落”合流,成为“莲花落”的开场群曲。
  •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而来的。金受申﹙人名﹚《北京风俗曲》中指出︰
    “‘莲花落’与‘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几个人分唱,加上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
  • 太平歌词”里面有一段《虎不拉诉功》,据说腔调受了北京“夯歌”的影响。“夯歌”也叫作“打夯歌”,是瓦匠头儿领唱的小曲,边劳动边歌唱,自娱娱人。
  • 相声号称语言艺术,传统相声里除了《俏皮话》专门用俏皮话组织成“包袱”外,其他段子里也常常使用俏皮话。俏皮话,又叫“歇后语”,是民众群体从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动中萃取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民间幽默与智慧。
  • 以上我们介绍过各种被“相声”艺术汲取营养的表演形式;包括评书、拉洋片、变戏法、数来宝、什不闲、莲花落、太平歌词、练把式、俏皮话…等等。其实对“相声”艺术繁衍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现挂”﹙即兴发挥、即兴表演,临时现场抓哏﹚和“抓哏”﹙抓取引发笑料的题材﹚;此二者是直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说是更广泛的“博采众长”。
  • 相声里的“现挂”有两类;一是根据时代背景,事先略作准备,上台加以发挥。另是事先没有准备,台上见景生情,即兴编演,艺人称之为“撞出来的包袱”。此外,甲或乙临场发现对方出了差错,即时予以提醒或弥补,也属于现挂。
  • 相声演员上台表演,常常结合前场演出情况随便议论几句,以便稳定观众的情绪。
    即兴创作的“现挂”反映了相声的“现实主义”传统。相声必须爱观众之所爱,急观众之所急,代表他们的意愿,反映他们关心的时事问题和生活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共鸣”,正是一切艺术形式特别是喜剧艺术,取得成功的前提。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相声的“说”、“学”、“逗”、“唱”,与“全堂八角鼓”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全堂八角鼓”是相声说学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将对“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说学逗唱的影响,略做介绍。
  • “拆唱八角鼓”包括“说”、“学”、“逗”、“唱”、“吹”、“打”、“拉”、“弹”八项技艺,其中又以“逗”最为重要。从现有的资料看,丑角的“逗”与相声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十分类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清初,北京盛行高腔,并有“八角鼓岔曲”即源于高腔脆白的说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