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博采众长》﹙五﹚

什不闲、莲花落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什不闲”︰
清代康熙年间,“什不闲”已在北京流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注云︰“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横木﹚,若椸枷﹙类似衣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什不闲”。演员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莲花落”合流,成为“莲花落”的开场群曲。

这种演出因事先将各种打击乐器都固定在一块薄木板上,后一端系上绳索。所以当一人用两手同时拉绳,可以控制三—四件乐器同时发声﹙有时歌者二至三人,只另有一人专司乐器﹚。如此又唱又打闲不住,故称为“什不闲”。

*“莲花落”︰
“莲花落”源于唐五代的“散花乐”,最早是僧侣募化时所唱,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开始在民间流行,丐者行乞,经常演唱。元、明以来,渐有叙事、写景之作。如民初周宪王﹙朱有燉﹚《曲江池》杂剧中就有叙述郑元和﹙唐玄宗时期的名才子﹚落魄故事的“四季莲花落”。

清乾隆以后,为“莲花落”的鼎盛时期,既有专业艺人作艺,又有旗籍弟子走票。为了与乞丐演唱的大口落子有所区别,故称之为“小口莲花落”。“莲花落”的演唱形式分为单唱、对唱、彩唱三种。单唱、对唱只用竹板、节子板伴奏,彩唱则由锣鼓伴奏。

*《曲艺论丛》︰
傅惜华《曲艺论丛》中指出︰“莲花落原为民间清唱歌曲,后至嘉庆时,多有取其演述故事之曲,则为彩爨﹙音︰ㄘㄨㄢˋ一种宋代杂剧或金代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之举,由歌者二、三人分饰旦、丑二种角色;旦角为当时妇女之装束,丑角则着京剧之行头,面敷粉墨、载歌载舞,略如戏剧。而尤重于插科打诨,以资笑乐,名曰“彩扮莲花落”。”

*《都门杂咏》︰
“彩唱莲花落”即“什不闲莲花落”,旗籍子弟票友演唱的称之为“清门”,专业艺人演唱的称之为“诨门”。清朝杨静亭《都门杂咏》中有描述清门子弟票友演唱“莲花落”的诗︰
“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
黄报遍贴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
﹙男优扮旦角,只用青绢包头当发,称为“包头的”。﹚

*滋养相声︰
相声艺人“撂地”作艺,经常演唱“莲花落”《十里亭》等。在杂耍馆子作艺,也有用“什不闲”敲打并演唱,作为开场小段的。清末以来,最著名的“莲花落”艺人赵星垣﹙1855-1939年﹚,艺名“髽髻赵”。﹙髽髻即为抓髻,就是将头发梳拢盘结于头顶,形成发髻,一般为女性所梳的发式。﹚有名的传统相声《卖包子》,里面即有摹拟“髽髻赵”的唱段。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末民初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唱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两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一文中记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书馆,多是贵族出入的场所。其余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摆场子。
  • 旧时代的天桥聚集了不少的相声艺人,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诙谐的学唱京剧和小曲。第二种——当众或钻进账子里表演“象声”﹙口技﹚。第三种——讲中长篇的笑话,摹拟各种做小买卖的吆喝声。第四种——怪诞的滑稽表演。
  • 各种类型的“撂地”技艺各占一绝,互相却很少交流。作为谋生手段,但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本篇继续介绍其它开场式:“大实话”、“大瞎话”...等。
  • 1912﹙民国元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又从“撂地”走回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由此,原为适应当时“撂地”作艺而发展的各式“开场小唱”,便随着历史的发展销声敛迹了。
  • 长期“撂地”作艺,相声场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场子比邻挨肩,艺人之间经常切磋交流,为相声艺术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之源。一些优秀的传统相声正是博采众长的结晶;像《大保镳》、《开粥厂》、《拉洋片》等传统相声,最初只有提纲式的草稿,台词十分粗糙,“垫话”与“正话”之间的衔接也较牵强附会。然而经过历代的“拆洗”,逐渐成为主题鲜明、捧逗严谨的完整段子。
  •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西洋镜”或“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民间杂耍,经常在天桥或庙会的地场上表演。艺人把各种彩色画片﹙每张约三尺长、两尺半宽﹚用绳子栓放在木箱中,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
  • 清末,在天桥场子附近常常有变戏法的。一般是师徒二人合演,为了招徕观众,敲锣打鼓,有时也说些对白。过去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戏法——又说又变。”足见变戏法时说白的重要性。
  • 旧时,演唱“数来宝”的都是乞丐,连“下九流”都不包括他们,卖艺的也不承认他们是江湖艺人。他们始而沿街乞讨,后来才转移到天桥及庙会“撂地”做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