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博采众长》﹙七﹚

夯歌、练把式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夯歌曲艺︰
“太平歌词”里面有一段《虎不拉诉功》,据说腔调受了北京“夯歌”的影响。“夯歌”也叫作“打夯歌”,是瓦匠头儿领唱的小曲,边劳动边歌唱,自娱娱人。

金受申《北京风俗曲》指出︰“在人家盖房时,只要够三间房地基,就可以传一槽夯﹙用木﹑石﹑铁等敲打地基,使其结实的工具。﹚。夯头单唱,壮夫合夯﹙一起以桩来砸实地基﹚,也是有钱人家的点缀。”

“‘夯歌’也有《八扇屏》、《三国志》、《百花名》、《马寡妇开店》、《王小赶脚》等节目,都是每节两句,后和群夯,有整本大套的歌词,唱时先一节音低,次一节音高,往复歌唱。”文中还举了个例子︰“领唱︰‘五’字加个人就是‘伍’,伍子胥过昭关替父报仇冤。合夯︰夯来,夯来,夯来嗐!”

这可以印证“太平歌词”《十个字》是从“夯歌”歌词演变而来的。三十年代以来,唱“夯歌”的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艺人演唱的“太平歌词”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一是技艺卓绝的艺人陆续辞世,二是已经普及到群众中去了;当时“相声”已由“撂地”进入茶园、剧场,再不用演唱“太平歌词”招徕观众了。

*练把式的︰
清代交通尚不发达,即使官员、富商离京赶外地,也都乘坐马拉的轿车﹙有遮盖及软靠的马车﹚,行李则用大车运送。当时一些偏僻地区常常有土匪出没,只好雇用会武术的人加以保护,于是“镖局”应运而生。只见大、小车辆都插上镖局的旗帜,进入深山密林,途经荒郊野外,精通武术的镖客就会高喊“镖趟子!”起着威摄的作用。倘若土匪不肯买账,就会大打出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风险是相当大的。

到了清末,火车、轮船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镖客也随之被淘汰。有的镖客退下来给官宦、富商看家护院;有的收徒传艺;也有的在庙会和天桥“撂地”卖艺,就成了“练把式的”。

*卖艺把式︰
“练把式的”一般都在地场放张桌子,摆着刀、枪、剑、弹弓等兵器。为了炫耀体格健壮,总是赤膊上阵,挺胸扬脸,屏气凝神,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观众听的。﹚有时说︰“您瞧我手里绳子头上系着的镖,就是当年黄三太用的‘甩头一子’,打伤过窦尔墩的左膀。”有时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

就这样说上几句,练上几手武术,然后敛钱,接着再练。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指的是“练把式的”说起来没完没了,不肯露真功夫。例如,说到“甩头一子”,就开始啰嗦起来︰“这兵器不用的时候往上一缠,用的时候一抖就开。近打二三尺,远打一丈多;脚蹬着绳打,叫做——狮子滚绣球。脚底下转着打,叫做——张飞骗马。胳膊肘上转着打,叫做——盘肘。脖子上绕着打,叫做——缠头裹脑。待会儿一招一式给您练练。”

说到这儿,话锋一转,又啰唆别的︰“那位说,这‘甩头一子’是什么朝代遗留下来的?告诉您,汉朝才有的。想当初,王莽篡位,派苏献追拿刘秀,来到潼城关外,刘秀与他交手,未到三合,苏献大刀一搧,刘秀的刀就撤了手,拨马便逃。苏献紧追不舍,刘秀在慌乱之间心生一计,解下丝銮带,下马找块石头系上,翻身上马。眼见苏献就到,回身一甩,击中苏献,这才逃得性命。后人仿照这个意思,制作了‘甩头一子’,虽然不在十八般兵器之内,却也是帝王传下来的。”

*相声创作︰《大保镖》
清末,天桥的“相声”场子和“练把式”的场子相邻,相声名家朱绍文觉得“练把式”的“说口”颇能吸引观众,就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相声《大保镖》,讽刺只会夸夸其谈、武术一窍不通的“嘴把式”。初稿只有104个字,经过不断丰富,发展成为186个字的练把式的“生意口”,铿锵起伏、脆快俐落、洋洋洒洒、气势夺人。原文如下︰

“甲︰我哥哥在乒器架子上,拿了一杆花枪,练了一趟舞龙断门枪;第一出手小朝天,青龙飞舞上下翻。霸王使枪不难挡,韩信埋伏在四边。六郎手使花枪法,马超单打太行山。吕伯良枪法人难比,张飞独霸在潼关。”

后来经过加工,这段文字更为完整︰“甲︰我哥哥一看院子当中摆着十八般兵刃,他伸手拿起一杆大枪。七尺为枪,齐眉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大枪为兵刃之祖,大刀为兵刃之母,单刀为兵刃之胆,宝剑为兵刃之帅。”

“我哥哥练了一套‘六合枪’,六合枪分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心、气、胆;外三合︰手、脚、眼。有‘赞’为证︰‘一挑肩攒二向心,三扎脐肚四撩阴,五扎磕膝六点脚,七扎肩劲左右分。’…扎者为枪,耍者为棒。前把为枪,后把为舵。大杆子占六个字︰崩、扳、压、盖、挑、扎。夹枪带棒,白蟒翻身。练完之后,大家是齐声喝采。”

“练把式”的“生意口”进入相声,与抓哏逗笑相结合,成为相声化的“贯口”,构成传统相声《大保镖》的精髓。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各种类型的“撂地”技艺各占一绝,互相却很少交流。作为谋生手段,但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本篇继续介绍其它开场式:“大实话”、“大瞎话”...等。
  • 1912﹙民国元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又从“撂地”走回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由此,原为适应当时“撂地”作艺而发展的各式“开场小唱”,便随着历史的发展销声敛迹了。
  • 长期“撂地”作艺,相声场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场子比邻挨肩,艺人之间经常切磋交流,为相声艺术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之源。一些优秀的传统相声正是博采众长的结晶;像《大保镳》、《开粥厂》、《拉洋片》等传统相声,最初只有提纲式的草稿,台词十分粗糙,“垫话”与“正话”之间的衔接也较牵强附会。然而经过历代的“拆洗”,逐渐成为主题鲜明、捧逗严谨的完整段子。
  •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西洋镜”或“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民间杂耍,经常在天桥或庙会的地场上表演。艺人把各种彩色画片﹙每张约三尺长、两尺半宽﹚用绳子栓放在木箱中,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
  • 清末,在天桥场子附近常常有变戏法的。一般是师徒二人合演,为了招徕观众,敲锣打鼓,有时也说些对白。过去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戏法——又说又变。”足见变戏法时说白的重要性。
  • 旧时,演唱“数来宝”的都是乞丐,连“下九流”都不包括他们,卖艺的也不承认他们是江湖艺人。他们始而沿街乞讨,后来才转移到天桥及庙会“撂地”做艺。
  • *“什不闲”︰
    清代康熙年间,“什不闲”已在北京流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注云︰“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横木﹚,若椸枷﹙类似衣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什不闲”。演员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莲花落”合流,成为“莲花落”的开场群曲。
  •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而来的。金受申﹙人名﹚《北京风俗曲》中指出︰
    “‘莲花落’与‘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几个人分唱,加上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