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博采众长》﹙九﹚

京﹙剧﹚丑﹙角﹚抓哏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以上我们介绍过各种被“相声”艺术汲取营养的表演形式;包括评书、拉洋片、变戏法、数来宝、什不闲、莲花落、太平歌词、练把式、俏皮话…等等。其实对“相声”艺术繁衍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现挂”﹙即兴发挥、即兴表演,临时现场抓哏﹚和“抓哏”﹙抓取引发笑料的题材﹚;此二者是直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说是更广泛的“博采众长”。

在这方面,必须简略的回顾一下当时的社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清代乾隆年间,北京杂耍园子和戏园子已经成为主要的娱乐场所,一如《都门竹枝词》记载︰“半膘无事撞街头,三五成群逐队游,天乐馆中瞧杂耍,明朝又上广合楼。”

*京剧影响︰
道光年间京剧兴盛一时,一些新编的武戏,都是根据评书跟武侠小书改编的,当时的杂耍艺人通称“顽笑人”,为了迎合时尚,大都会唱“双簧”,后来发展成为“清唱二簧”。京、津两地的杂耍园子常常在假、节日反串演出京剧,并且形成惯例。

相声的“柳活”也以学唱京剧为主,﹙“柳活”就是在相声表演中加入唱段,过去一般是选唱地方戏曲的片段。﹚“现挂”也常常汲取京剧丑角的现场抓哏。最早的相声艺人中就有唱京剧出身的,最著名的当推京剧丑角朱绍文,曾在著名戏班“嵩祝成”献艺。

藉插科打诨讽刺时弊,是戏曲丑角艺术的优良传统,从宋杂剧直到清代京剧一脉相承。

*京丑抓哏︰
吴熹《梨园旧话》指出︰“京师梨园丑角戏有所谓‘抓哏’者无论何人何事,均可随时扯何入,以助诙谐。”任二北《优语集》指出︰“於戏内科诨中,嘲谑同场之演员,用以哗众取宠,明末已有,于清更盛甚。其事一般为丑角独享之权,又随说随了,无碍于剧情。”

擅长抓哏的丑角刘赶三﹙1817-1894年﹚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王朝,目睹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帝王的昏庸腐朽,常常现场自编台词,讽谕时政。例如1874年,同治皇帝戴淳私自嫖娼,患梅毒症死去;所以有一次刘赶三演出《老黄请医》,饰演庸医刘高手,现场即兴抓哏︰“东华门我是不去的,因为那门里有家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出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了。我要再走东华门,被人家瞧见,哪还有小命呢?”

1894年,他还讽谕李鸿章因外交失败而丢掉花翎顶戴,受到李的子侄指责,忧忿而殁。

*抓哏名家︰
罗百岁﹙1861-1912年﹚曾被选为清宫教习,梅兰芳回忆他在台上抓哏时说︰“我所看过的丑角老前辈,以罗百岁为第一,他在《绒花计》中扮一长工,在门外看见大小姐回来以后,临时加了几句台词︰‘大小姐不是逃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噢,我明白了,现在已经讲和了,所以她又能回来啦!’这时,慈禧离京逃跑以后,刚从西安回来。你看他这几句话讽刺的多么尖锐,同时句句都在戏里,这才是会抓哏的好手哪!”

京剧名丑张文斌﹙1883-1922年﹚也以在场上抓哏享名;民初,社会动乱、经济萧条,银行一度停止兑换钞票,有一天演《探亲家》,他饰演乡下妈妈,临场抓哏︰“熬到钞票兑现时候就好了!”

此后不久,相声界也编演了抨击卖国贼曹汝霖是贼骨头的《揣骨相》,与京剧丑角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本篇继续介绍其它开场式:“大实话”、“大瞎话”...等。
  • 1912﹙民国元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又从“撂地”走回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由此,原为适应当时“撂地”作艺而发展的各式“开场小唱”,便随着历史的发展销声敛迹了。
  • 长期“撂地”作艺,相声场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场子比邻挨肩,艺人之间经常切磋交流,为相声艺术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之源。一些优秀的传统相声正是博采众长的结晶;像《大保镳》、《开粥厂》、《拉洋片》等传统相声,最初只有提纲式的草稿,台词十分粗糙,“垫话”与“正话”之间的衔接也较牵强附会。然而经过历代的“拆洗”,逐渐成为主题鲜明、捧逗严谨的完整段子。
  •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西洋镜”或“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民间杂耍,经常在天桥或庙会的地场上表演。艺人把各种彩色画片﹙每张约三尺长、两尺半宽﹚用绳子栓放在木箱中,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
  • 清末,在天桥场子附近常常有变戏法的。一般是师徒二人合演,为了招徕观众,敲锣打鼓,有时也说些对白。过去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戏法——又说又变。”足见变戏法时说白的重要性。
  • 旧时,演唱“数来宝”的都是乞丐,连“下九流”都不包括他们,卖艺的也不承认他们是江湖艺人。他们始而沿街乞讨,后来才转移到天桥及庙会“撂地”做艺。
  • *“什不闲”︰
    清代康熙年间,“什不闲”已在北京流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注云︰“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横木﹚,若椸枷﹙类似衣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什不闲”。演员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莲花落”合流,成为“莲花落”的开场群曲。
  •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而来的。金受申﹙人名﹚《北京风俗曲》中指出︰
    “‘莲花落’与‘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几个人分唱,加上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
  • 太平歌词”里面有一段《虎不拉诉功》,据说腔调受了北京“夯歌”的影响。“夯歌”也叫作“打夯歌”,是瓦匠头儿领唱的小曲,边劳动边歌唱,自娱娱人。
  • 相声号称语言艺术,传统相声里除了《俏皮话》专门用俏皮话组织成“包袱”外,其他段子里也常常使用俏皮话。俏皮话,又叫“歇后语”,是民众群体从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动中萃取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民间幽默与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