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相声现挂》( 上 )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相声里的“现挂”有两类;一是根据时代背景,事先略作准备,上台加以发挥。另是事先没有准备,台上见景生情,即兴编演,艺人称之为“撞出来的包袱”。此外,甲或乙临场发现对方出了差错,即时予以提醒或弥补,也属于现挂。

例如一次,1945年夏天,于世德随老师张寿臣在天桥“撂地”作艺,表演传统相声《地理图》,于在说贯口大段,正说到︰“过锦州、前所、后所、山海关…”时,突然看见场外有个小偷把右手伸到一位观众小挂的兜里,没偷到什么东西,就溜跑了。他一分神,把后面的词忘了,嘴里一再重复︰“过锦州、前所、后所、山海关…”。

张寿臣发现了,故意装做不知道,搧着扇子,像说闲话似的︰“哎啊,快到秦皇岛了!”于世德马上想起词来,接着往下说︰“秦皇岛、北戴河、昌黎、鞍山…”经此一回旋,观众竟没有察觉出纰露来。

*名家献艺︰
1945年,侯宝林在东安市场上海游艺社献艺,当时正值8月18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三天,一些市民为了泄愤,在西门外路口把两个日本人打了一顿,成为社会新闻。侯刚散场,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与郭启儒表演传统相声《粥桃子》,有这么一段︰
…﹙前略﹚
“甲︰正在这个时候,街坊给我送信︰“快出去瞧瞧吧,你媳妇偷两块炸糕搁嘴里啦,被人家按到地下,往外掏哪!”
乙︰多难看。
甲︰我说——不管。
乙︰不管?…没有夫妻之情!
甲︰她跟我没有夫妻之情。
乙︰怎么?
甲︰两炸糕都搁嘴里啦。你哪怕隔墙给我扔进一个来哪!
乙︰这还争嘴哪?
甲︰虽然那么说,我也得出去。到门口一瞧,果然是这样。我说︰‘卖面茶的,好男不跟女斗,好狗不跟鸡斗,你撒开她…’
乙︰跟我来!
甲︰别打我。
乙︰怎么回事?
甲︰我打不过他!
乙︰那也得跟他支崩支崩。
甲︰我大喊︰‘撒开,别打啦!’…”
说到这里,侯宝林猛然想起昨天市民殴打日本人的情景,即兴发挥,来个“现挂”︰“别打啦!她是中国人!”听众听了,立刻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与笑声。

还有一次,侯宝林与郭启儒表演《婚姻与迷信》,说到旧式婚姻习俗,新娘进门要射三箭,然后还得迈火盆︰
…﹙前略﹚
“甲︰等新娘走过来,把酒往碳盆上一倒,火苗儿起来啦。
乙︰还怎么样?
甲︰新娘揪着长裤,撩着长袍,得迈过去。
乙︰这为什么?
甲︰往后他们家日子火炽,旺旺腾腾!
乙︰啊?
甲︰这要把衣服烧了哪!
乙︰再引起火灾来怎么办?…”
说到这儿,可巧一辆救火车从剧场外驶过,警笛长鸣,一些好奇的观众都站起来往外看,一时秩序大乱,这类情况演员称之为“飞来横祸”。侯宝林却不慌不忙,手指窗外着火的方向,对观众说︰“这不定谁家又结婚哪!”顿时激起哄堂大笑,又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时事现挂︰
四十年中期,日寇临近溃散,军需物资奇缺,为了垂死挣扎,强迫居民献铜献铁,好多人家里落得“铜”归于尽。有一次,常宝堃、赵珮茹表演传统相声《耍猴儿》,临场加个“现挂”︰
…﹙前略﹚
“甲︰咱俩表演一回《耍猴儿》。
乙︰那得敲锣,带来了吗?
甲︰我用嘴来学敲锣的响声。
乙︰那多费腮帮子,你的锣呢?
甲︰我的锣缺了铜了。…”
第二天,可叹常宝堃就被伪警察局﹙日本辖警﹚给传讯扣押了。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12﹙民国元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又从“撂地”走回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由此,原为适应当时“撂地”作艺而发展的各式“开场小唱”,便随着历史的发展销声敛迹了。
  • 长期“撂地”作艺,相声场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场子比邻挨肩,艺人之间经常切磋交流,为相声艺术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之源。一些优秀的传统相声正是博采众长的结晶;像《大保镳》、《开粥厂》、《拉洋片》等传统相声,最初只有提纲式的草稿,台词十分粗糙,“垫话”与“正话”之间的衔接也较牵强附会。然而经过历代的“拆洗”,逐渐成为主题鲜明、捧逗严谨的完整段子。
  •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西洋镜”或“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民间杂耍,经常在天桥或庙会的地场上表演。艺人把各种彩色画片﹙每张约三尺长、两尺半宽﹚用绳子栓放在木箱中,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
  • 清末,在天桥场子附近常常有变戏法的。一般是师徒二人合演,为了招徕观众,敲锣打鼓,有时也说些对白。过去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戏法——又说又变。”足见变戏法时说白的重要性。
  • 旧时,演唱“数来宝”的都是乞丐,连“下九流”都不包括他们,卖艺的也不承认他们是江湖艺人。他们始而沿街乞讨,后来才转移到天桥及庙会“撂地”做艺。
  • *“什不闲”︰
    清代康熙年间,“什不闲”已在北京流行。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注云︰“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横木﹚,若椸枷﹙类似衣架﹚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什不闲”。演员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莲花落”合流,成为“莲花落”的开场群曲。
  •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而来的。金受申﹙人名﹚《北京风俗曲》中指出︰
    “‘莲花落’与‘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几个人分唱,加上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
  • 太平歌词”里面有一段《虎不拉诉功》,据说腔调受了北京“夯歌”的影响。“夯歌”也叫作“打夯歌”,是瓦匠头儿领唱的小曲,边劳动边歌唱,自娱娱人。
  • 相声号称语言艺术,传统相声里除了《俏皮话》专门用俏皮话组织成“包袱”外,其他段子里也常常使用俏皮话。俏皮话,又叫“歇后语”,是民众群体从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动中萃取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民间幽默与智慧。
  • 以上我们介绍过各种被“相声”艺术汲取营养的表演形式;包括评书、拉洋片、变戏法、数来宝、什不闲、莲花落、太平歌词、练把式、俏皮话…等等。其实对“相声”艺术繁衍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现挂”﹙即兴发挥、即兴表演,临时现场抓哏﹚和“抓哏”﹙抓取引发笑料的题材﹚;此二者是直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说是更广泛的“博采众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