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京城:上马石 下马石 拴马桩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京城最典型的民居是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四合院设有正房数间和东西厢房数间。旧时的大户人家在四合院的大门前,通常设有两块大石头,呈“L”型,看似一个两级的石阶,低的高约30厘米,高的约60厘米。这两块石头大多是不加雕凿的青石或花岗石,很有身份和极富有的人家才是精雕细琢的白色大理石。

这两块巨石称为上马石和下马石。旧时人们出门是以马、驴或骡子代步,清朝皇族是满族,崇尚骑马狩猎,朝廷规定,满蒙文武官员,一律骑马,以不忘祖宗遗风。并且仆人和侍从们也要骑马相随左右,即使坐轿也不例外,因此宅门前的这两块大石便是作为主人上马、下马蹬踩之用,同时是否有上马石和下马石也成为宅第主人身份象征的一部分。

除了上马石和下马石,还有拴马桩。顾名思义,拴马桩是用来拴马的,但不仅仅是一个木桩或石桩,而是设在四合院临街的倒座房的外墙上,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门窗向北,采光不好,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

拴马桩的桩子即为两间房间之间的房柱,柱上有铁环,直径为两寸,距地面高约四尺,拴马桩的数目根据倒座房的间数而定。
  
每当家有访客,在门前下马后,仆人就要把马牵到大门两旁的拴马桩拴马,朝中官员和大富人家还在拴马桩处提供饮马和喂马。而那些皇亲国戚,位居极品的人家,还专门设有跨院作为马厩。
  
现在京城西城区宣武门内的拴马桩胡同,在古时是用来寄养那些上京觐见皇上的人或上朝的官员所骑的马匹的,占地面积很大,有南拴马桩、北拴马桩、东拴马桩。这里设有水槽用来饮马,还备有草料喂马,所以这一点是古时京城所特有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而北京的庙会尤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并且历史悠久,相传起始于辽代,但未被证实。最早有记载的是元代白云观庙会,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京城内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庙会.............
  •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也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漫步在京城幽深曲折的胡同里,两边是或直或曲或宽或窄,且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大门,大小不等,装饰各异,真是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情。
  •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开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墙创建于元,而形成在明代。当时元代城墙有11个城门,明代初期,刘伯温修建北京城时,将原来的11座城门改成了9 座: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即闻名于京城的“都城九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九城”。
  • 明成祖要求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工匠们一筹莫展...
  • 据说,北京城是一座“八臂哪吒城”,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与明朝的著名谋士刘伯温有关。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即明惠帝。后来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在北京发动“靖难之变”,四年后夺取皇位,即明成祖。
  • 胡同原为蒙族语,即小街巷。胡同称呼始于元代,多数的这些小巷在元、明和清朝的时候被建造,北京胡同是明清的典型民居..................
  • “柳塘莲蒲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这是清代李静山赞誉北京什刹海夏季风情的一首诗...............
  • 老北京管“阜城门”叫“平则门”,在阜城门内大街的妙应寺内,有一座形体硕大、通体洁白的“堵波”式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俗称“白塔”,而妙应寺又称“白塔寺”。
  • “琉璃厂”这条古朴、典雅的街道聚集着众多的古旧书籍、文玩古董、碑帖字画、文房四宝、篆刻用品和中西乐器.............
  • 大栅栏街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而兴旺于清代,是京城最古老繁华、且又别具一格的街市,家喻户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