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立春又俗称为“打春”?

作者: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329
【字号】    
   标签: tags: ,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所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史记‧天官书》上记载︰“立春日,四时之始也。”意思是说,立春这一天是四季开始的第一天。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庄稼生产过程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春,因此立春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那么,为什么立春又俗称为“打春”呢?

过了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万物即将复苏。如《逸周书‧时训》︰“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大意是说,到了立春,春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再过五日,冬眠的各种虫类,都慢慢苏醒开始活动。所以为了迎接春日,在古代都有盛大的迎春仪式。在立春的前一天,皇帝率领百官到东郊举行迎春祭祀大典,祈求五谷丰登,回来后还要布德施惠给百姓。如《礼记‧月令》上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在立春前一日,各地州县官府会准备一头泥塑的“土牛”(又叫春牛),举行春牛迎春祭祀仪式。祭典结束后,把春牛摆放在官府的门前,等待第二天举行“打春”仪式。

隔天立春日,一大早当地主礼的官员,派遣专人手执彩鞭,抽打“春牛”。从早到晚,府内大小僚臣或路过百姓,都可以在官府前鞭打春牛,象征送寒迎春,也有鞭策耕牛,努力耕耘的用意。因此,人们就把这种鞭打春牛的习俗,称为“打春”、“鞭春”、“鞭牛”。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也有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鞭春后,当春牛被打碎时,众人会把碎土拿一些回家,用以表示来年五谷丰收,风调雨顺。立春除了迎春活动外,也有喝春酒、吃春饼的习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 三国时,魏国玄学家何晏娶了金乡公主,魏文帝授其为驸马都尉;后来晋朝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晋文帝之女常山公主,也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都授予驸马都尉官职,简称“驸马”。
  • “公主”这名称最早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公主”这个称号一直由汉朝沿用至清朝。汉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
  • 龙袍是古代帝王专属的服饰,绣在龙袍上的图纹及其位置都有规定,甚至有的图纹或颜色只有帝王的服饰才可以使用,因为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 我们经常看到上演古代帝王事迹的电视剧,如唐太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而皇帝常常一开口就是“朕”…如何如何,也都知道“朕”说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 金銮殿是文人学士等待皇帝诏命应对之所,因此极有名气。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时曾为翰林供奉,就常常进出金銮殿,受玄宗召见。又因为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故翰林学士又美称为“金銮”。
  • 古代人们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倒塌来比喻,故自周朝开始皇帝死就称为“崩”...
  • (shown)印章,又称为图章,古人称“玺”。如《小尔雅》上载︰“玺谓之印。”及东汉蔡邕《独断》曰︰“玺者,印也。”秦朝前,无论尊卑印章都泛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臣民只能称“印”。
  • 为什么吃好料理叫“打牙祭”?和“作牙”、“尾牙”有关? 现在的人逢到聚会或是庆贺喜事,常以吃吃喝喝来庆祝,就说是“打牙祭”,这说法从何而来?的确,吃吃喝喝不能不用“牙齿”,其实“打牙祭”的说法源来已久,和土地公福德正神、“作牙”有关联。
  • 为什么说桃符能辟邪?桃符怎么演变成春联?说来话长。最早的春联内容为何、春联怎样普及中国百姓家?春联演变从古代历经五代、宋、明、清历代,神荼、郁垒、孟昶、朱元璋留名,桃符、春联这民俗文化渊远流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