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唐诗】王维〈山居秋暝〉

明珠
font print 人气: 1772
【字号】    
   标签: tags:

唐朝大诗人王维的生平,及他在诗画方面的成就,不管是史书还是历代名家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我想各位读者也都很了解。可是王维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却很少有人提及;今天笔者首先跟各位读者分享一则与王维有关的神奇故事,此事在新旧《唐书》中均有记载。

王维是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期的进士,他在朝中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太乐丞,这个太乐丞是礼部太乐署中的官员,依唐制整个朝廷就这一位,管的是朝廷祭祀时奏乐、大飨之乐舞、各类庆典时的奏乐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王维是开元初期大唐朝的音乐总监。笔者认为,开元盛世是中华神传文化发展的尖峰时期;音乐、舞蹈、诗歌、绘画、建筑、雕塑、制造等等都是一流的。李白、杜甫等也是那个时期的大诗人。能在那时候担任太乐丞,如果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当时王维因为写诗作画出了名,在长安及洛阳两地,王维所到之处,“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旧唐书.王维传》)有一天,王维的一位好友拿了一幅画(不是王维的作品)请王维鉴赏,这幅画题名为“奏乐图”,图中画的是一支乐队在奏乐,朋友问王维这支乐队在奏什么乐曲,王维看了看图,略加思索,说︰“他们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中序第三叠的第一拍”(此曲乐队的配置有几十人之多)。这位朋友不相信,找了宫廷中的乐师,让他们把《霓裳羽衣曲》的分谱拿出来,对照谱和图、用乐器依次按过,发现果然如王维所说的那样。这件事情一传开,当时朝中上下没有谁不佩服王维的。

对音乐不了解的朋友可能还看不出这件事情的神奇之处,笔者再作个解释。据新旧《唐书.礼乐志》记载,笔者大致统计了一下,当时朝廷常用的各类大曲、法曲、祭祀用的乐曲等不下一百首。当然不同的乐曲,乐队的编制不太一样。而王维能看到一幅“奏乐图”就知道他们在演奏什么乐曲、哪一个乐章第几小节的哪一拍,必须是把这一百首乐曲的总谱都背下来,而且对每一件乐器都非常精通;以琵琶为例,他能够知道这时候弹琵琶的乐师左手是按在哪一条弦的哪一个品格上。这真是只有神仙才能办得到,王维不愧是大唐的太乐丞﹗

那么,这幅画的画家,也一定是音乐家,不然他无法准确画出一首乐曲的乐队编制,及每一位乐师正在演奏哪个音符等等(古代没有相机,不可能把一个乐队的瞬间动作拍下来临摹作画)。笔者举一个例子,对现代的画家来说,您不用拍照临摹的方法,只给您分谱或总谱,要准确画出一位演奏家(比如说钢琴)正在弹奏萧邦《第1号钢琴协奏曲》某一乐章某一小节的某一拍,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钢琴是有指法的;而要把整个乐队的瞬间动作都画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这位画家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指挥家。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体会到,大唐画家的作品已近乎出神入化了。笔者认为,王维的敬业精神,大唐画家一丝不苟的绘画作风都值得我们现下的人学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唐诗.卷126_059)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辋川位于陕西省蓝田县西南约5公里的地方。那里峰峦叠嶂,白云浮玉,烟霞锁翠,修竹常青,乔松挺拨,藓苔堆蓝。更有野藤老树,谷壑芝兰,瀑布溪流,荷塘月色,山居芳邻,朴实人家。这么美的地方,王维又是如何给我们展现“诗中有画”的意境呢?暝(音命),意思是刚入夜,天都黑下来的时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的是清幽人少的山林或山区;唐人特别喜爱用这个词,而且所表达的内涵大多数都是︰“适合于隐居的,风景秀丽而又清幽的山林或山区”,如李白的〈酬崔侍御〉︰“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李颀〈送暨道士还玉清观〉︰“空山何窈窕(深远秘奥貌),三秀(灵芝)日氛氲。”储光羲〈送王上人还襄阳〉︰“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等等。现存王维的诗集中有三首都用到“空山”。“晚来”的意思是傍晚天全黑下来的时候;这个词也是唐诗中常见的。如︰崔湜〈襄城即事〉︰“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水亭凉气多,闲[#26873] 晚来过。”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等等。句尾的“秋”是一字多用,既表示秋天、秋爽,又用来做韵脚。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秋天入夜时分,雨过初霁的山区清爽宜人。”王维首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远近景交融的山区画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的大意是︰明月的光束从松树与松树之间的空隙中照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上流淌而下。这不仅是优美的诗句和对联,而且她还是个令人向往的近景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音宣)”的本意是︰声音大而嘈杂。“浣(音缓)女”指洗衣服的女子,这是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画面,王维的另一首著名的诗篇〈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是采用这种技巧。因为王维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了,所以听到竹林里传出嘈杂的人语声,就知道是洗衣服的女子踏着月色回来了。而看到莲塘里的莲叶动,就知道是捕鱼的小船回来了。这两句诗给我们展现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立体画面。而且从这两句中,我们还知道王维的邻居是一些勤劳敦朴的山民,王维居家附近有竹林有荷塘等。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唐诗》中有几十例用到“随意”这个词,笔者归纳出来它的大意是︰任情适意,心不为外物所动。如: 王绩〈赠程处士〉︰“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五〉︰“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吕洞宾〈七言之三十二〉 ︰“身外红尘随意换,炉中白石立时成。”

“春芳”在本诗中不是指“春天的花草”或“春天的花香”,因为现下已经是秋天了。在古汉语中“春”字还常被比喻或象征着“生机(勃勃)或生长”;本诗的“春芳(歇)”是指“(原来)生机勃勃的花草(已经开始凋零)”,“春”字的这种用法在唐诗中还见于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生机勃勃的景象已经离开了秋天的枝条)。”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春木有荣歇(树木的生机有茂盛或凋谢的时候),此节(竹子)无凋零。”等等;所以“随意春芳歇”的大意是︰恬淡悠然的看着原来生机勃勃的花草开始凋零。言外之意是︰心不为世间的荣枯或得失所动。

“王孙”在本诗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称,也可理解为泛指那些道德高尚的隐居之士。在唐代,对人的敬称常见的有几种,比如称呼人为某某君(君子之意),如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另外两个敬称就是“公子”或“王孙”,如李白︰“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困顿)”、刘希夷︰“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张说︰“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等等。因为音律的关系,所以这里用“王孙”最合适,而且“王孙”二字还涉及了一个典故,也是王维写这首诗的用意之一。

《楚辞》中有一首〈招隐士〉的诗,描述的是荒山野岭的凄凉、野兽横行的恐怖,最后一句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而王维却说︰“王孙自可留”,王维是凭什么理由这么说的呢?

〈山居秋暝〉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五言律诗,有的诗评家在讲到第三联后说︰“诗写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出神入化了,这么美的景色,怎么不应该留下来呢?”

可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剖析会发现,王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山水之间。因为王维是一位虔诚的佛家居士〔注1〕,他是修佛的;他说出了一个常人没有悟到的理︰修炼人的心不为世间的荣辱或得失所动(随意春芳歇),只有这样您才能留下来(王孙自可留)。

因为人世间的景色再美,也不是修佛之人的归宿。如果一个修佛的人迷恋于人世间的景色,春花秋月事事关心,看到春景就生了欢喜之心,看到凋零就生了悲哀之心,那么这与常人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时候留不留下来都没什么分别。

反过来说,环境再恶劣,如果它们都不能动了您的心,那么留下来(继续修炼)又何妨呢?

王维用神笔,首先给我们描绘了辋川如诗如画的秋暝之景,然后却笔峰一转,在尾联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给我们展现了一位修佛之人的境界和襟怀。这首诗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唐诗中难得的精品。

笔者认为,再说下去已经没有必要,还是请各位读者重新读一遍这首诗,细细的品味她的美。

附录︰〔注1〕《旧唐书.王维传》:“(王)维弟兄(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白通过修道,悟到了宇宙中的理,在这首诗阐述出来,并指出了古代一些传说的错误之处......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泰山自古以来是很有灵气的山脉,李白在泰山上遇到仙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 五言律诗四十个字,要写情写景,要有内涵,能给人启发的哲理,太难了;但诗仙却做到了..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 阅读古典近体诗,常可看到“得句”这个词,“得句”是一种创作状态,也就是创作时,在潜意识(下意识)中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或几句诗),可根据所得到的句子马上创作一首诗或几首诗,或记录下来放入诗囊中。如谢缙“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大意是“挥毫作画自得其乐,得到的好诗句又有谁能够分享呢?”
  • 古代诗人常借月光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因为月亮的清辉是两地共有的,所以这里作者要赠送的是思念之情;因为相隔两地,不能将这浓浓的思念亲手送给你,那我们还是期待在梦中相见吧!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鸥鹭忘机”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识人亦然,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还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 “巴山夜雨涨秋池”言外之意是说,本身秋天因为天时的关系,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开始畅通,就让人有想回家的冲动,更何况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涨了,河道已经畅通,能不想念吗?而第三第四句中重复“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为了说自己在这个时候最想家。《唐诗绎》评曰:“于寄诗之夜,预写归后追叙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写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