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香及韵

居正
font print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小时候很少看得到茶。只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母亲会在玻璃杯里放一小撮儿茶叶末,味道是淡淡的茉莉花味儿。那个时候,觉得茶是越香越好。

高中最后一年,寒假,随母亲去南京姨姨家玩儿。一天,母亲和姨姨照例去逛街了,姨父茶罄,团团的转了几圈儿以后,将了我直奔茶铺。茶铺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也是公营的,与家乡的茶叶只在百货店中寄居一角大不相同之处,是整个店是专卖茶叶的。长七短八的茶叶目不暇给,姨父买的是“特级乌龙茶”。回家后姨父请我品尝,很苦很涩。那个时候,觉得还是茉莉花味儿的茶叶末儿,好喝些。

只是从此,知道了还有各色名目的茶叶,味儿也大不相同。工作以后,得闲,从花茶开始,换绿茶,换普洱茶,直换到现今喝的铁观音。茶叶的香味是从花香,到清香,到异香,再到—观音韵!

昔神农氏得茶而解百毒,可见茶最初是被当作解毒的草药而认知的,谈不到“香”。最早“一日不可无茶”的是羌人和西北的游牧部落,他们喝茶的方法是,煮!至今藏区还在延用这种古老的喝茶方式,将砖茶砸碎了用大铝壶在火炉上煮,牧人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同时,还大口的喝“复茶”。

据一些学者分析,茶叶对缺乏蔬菜的游牧民族来说,有一种微妙的补给关系。这也可能是他们衷情于茶的主要原因。要指出的是,这种茶不能说“香”,但风味独到。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后,定居在长安的胡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但给大唐带来了《霓裳羽衣曲》,也带来了煮茶的生活习惯。京都一时茶贵,云贵四川的茶叶种植也迅速向东蔓延。到明清,茶叶已覆盖中华半壁山河了。

陆羽写了一篇〈茶经〉以后,闲得无聊的士大夫们便把喝茶推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喝茶的名目更加繁复,花样不断翻新,器具日趋考究,甚至于煮茶的水要泉水,煮茶的人要佳人!

宋徽宗不但好字画,还兴致盎然的和群臣大斗其茶,可见茶在宋时风靡一时!天子要喝茶!当然对茶叶的采、制、型、色、香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喝茶已不但要香,更要雅!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无疑也是爱喝茶的,他一纸诏书把茶农从繁复的制茶工艺中解脱了出来,使叶茶成为茶的主流。可这并没有阻滞君子们对于茶的热情,明清两代,喝茶已经衍生成为“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了。

眼下,茶叶已经不是在茶铺中卖了,而是“茶城”!不爱逛,眼晕!

茶,浅尝者欲其香,深谙者爱其韵。于韵,独爱“观音韵”。几年前,与朋友口沫四溅的侃茶,友兴致勃发,于茶柜深处求出一小包茶叶,捧在手中曰:“特级铁观音,我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煮水,砂壶,冲出,一室清香!入口,独霸乾坤!从此,爱喝铁观音!

茶韵贵天成,品,香入于口鼻,韵透彻肌骨,凡念不生,百毒莫侵。难怪有人说:近乎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浅瓯溱溱身,
    为君洗风尘。
    柳絮随烟起,
    玉蕊胜松针。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清新婉约,富有感情。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对考古学极下功夫。夫妇俩伉俪情深,可谓琴瑟和谐。
  •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古书《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
  • 话说美猴王孙悟空在花果山享尽佳肴美食、稀世珍果,就是茶没喝过...
  • 中国的茶文化渊远流长,仅泡茶用水,自古以来,就有诸多讲究。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他们打开碗盖,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缓缓升腾的热气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若隐若现...
  •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 苏轼对福建的壑源茶情有独钟,他说佳茗似佳人...
  • 茶道尊崇自然,追求与大自然同化的境界,与茶同食的茶点心,一般也以淡雅为佳。日本饮用较苦的抹茶汤,所以吃茶前要吃一种甜的“干果子”薄茶点心,虽小而甜,但要求营养高、味道好而外形素雅,与浓苦的抹茶搭配相得益彰.............
  • 臣皇祐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