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孫瑋芒:龍應台的荒謬劇

孫瑋芒

人氣 144
標籤:

【大紀元6月25日訊】 文化評論家龍應台將出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這是我一九九九年聽到的第二個不可思議的消息:一個人選擇了他最不該做的事。第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是美國Y2K專家愛德華尤頓先前宣佈不談Y2K了:一個人放棄了他最該做的事。

龍應台一向以知識份子的角色評論時事和體制,她在接受《中時晚報》記者訪問時,談到這次她願意進入到體制,先是笑稱“一出荒謬劇”,隨後即表示她“願意放下身段進入體制,完全是對臺灣社會的終極關懷”。

這是個後現代的世界,人的身分可以多重,角色隨時翻轉,照理說不應該這麽大驚小怪,何況選擇從政,是龍應台的個人生涯規畫。中國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化評論家晉身文化局長,更是順理成章。臺北市長馬英九的用人格局,也獲得許多掌聲肯定。

˙“三顧茅蘆”的前戲

龍應台卻是以兒戲的態度面對馬英九的託付。她對記者說,正因爲她經常以知識份子立場獨立批判體制,現在爲了瞭解體制這個“敵人”,她認爲有必要進入體制運作,並且“相信這次進入體制將有助於她日後的論述更深入”。

這番說法,的確很適合做荒謬劇的臺詞。個性很沖的臺北市前新聞處長羅文嘉,也不致說出這種話。這段話暗示:龍應台只打算在文化局當過客,她念茲在茲的還是自己的寫作事業。

馬英九起先是透過友人徵詢龍應台出任文化局長的意願,龍應台對這種間接徵詢的方式“感到很生氣”,寫信要求馬英九自己和她聯繫。馬英九便透過電話、網路聯繫,乃至在七月訪問歐洲時,專程搭機(納稅人出錢?)前往德國法蘭克福,並從法蘭克福機場包計程車,總共花了台幣五千元的往返計程車車資(納稅人出錢?),親赴龍應台居所懇談,才獲對方首肯。

龍應台與馬英九,共同演出了類似“三顧茅蘆”的情節。

龍應台的姿態擺得很高。馬英九是從義大利搭機遠赴法蘭克福,出國前雙方也約好了見面。龍應台不論有沒有意願出任文化局長,作爲地主,以客爲尊,體諒客人旅途勞頓,從市郊坐一趟車到市區會見馬英九,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禮貌。

龍應台在應允出任文化局長前,已經答應返台擔任中山大學駐校作家。姑不論她失信於中山大學這一節,先前她與中山大學洽談擔任駐校作家一事,是否也如此讓對方大費周章?將來龍應台上任後,面對市議員、市政府同僚、媒體記者、文化界,會不會擺出同樣倨傲的態度?

˙像龍應台這樣的知識份子

龍應台的親朋好友擔心由她體制外進入體制內,將來面臨臺北市議會的質詢批評,可能無法適應,紛紛勸阻龍應台,未聞有人從公衆角度思考“知識份子可否被體制收編”這個課題。
臺灣官員中有不少學者從政的例子,而且在專業領域各有傑出表現。李登輝、連戰都曾在大學教書。

龍應台在臺灣扮演的角色,絕不同于一般學者。

從早期的《野火集》(一九八六)到一九九九年三月發表在《新新聞周報》六百廿七期的文章〈龍應台挑戰李登輝錯史觀〉、一九九九年七月發表在同刊物六百四十八期批判李登輝的文章〈過渡時代的過渡人物〉,龍應台扮演的是“臺灣的良心”、異議作家。她批判體制、挑戰權威,展現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她的自我定位、臺灣知識界對她的期許,應該不是可以被權力直接雇用的專業人士、不是針對單一目標行動的社會運動者,而應是美籍巴勒斯坦裔文化評論家薩伊德(Edward W. Said)所嚴格定義的知識份子。

薩伊德在《知識份子論》一書(單德興譯,一九九八,麥田出版)論及知識份子與體制及世俗權勢的關係,指出現今組織收編知識份子的情況已經到了“異乎尋常”的程度,知識份子的主要責任就是從這些壓力中尋求相當的獨立,因此他把知識份子刻畫成“流亡者和邊緣人、業餘者、對權勢說真話的人”。

薩伊德認爲,知識份子進入體制中的專業位置,主要是服侍權勢並從中獲得獎賞,是根本無法運用批判和相當獨立的分析判斷精神的。

龍應台形容她出任文化局長是“放下身段”,難道她以前與權勢保持距離、批判體制,不過是一種身段?

我們不能苛求知識份子像十七世紀荷蘭哲學斯賓諾莎家那樣,以研磨鏡片自食其力,堅拒權勢的誘惑。最起碼,像龍應台這樣的知識份子,隨著聲望的提升、物質生活的改善,應該不斷尋求更有利的位置、開拓更寬鬆的尺度來批判體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她在〈龍應台挑戰李登輝錯史觀〉一文宣稱,“以李登輝的政治強勢,他個人的想法很可能就把一個社會推向某一個特定的方向,儘管那個方向不見得是正確的方向。對他的史觀提出質疑,我認爲,是一個公民不得不盡的義務。”如今,她選擇進入的體制,不是具有理想性格的反對黨,正是她不久前還在批判的國民黨政權。

她出任臺北市文化局長之後,如果發現李登輝再發謬論,勢必暫時放棄此類“公民不得不盡的義務”。也就是說,公民的義務、知識份子的良心,是可以休息的。如果她身在體制,照舊爲文批評體制,臺北市議會國民黨團首先不會輕饒“龍局長”。

˙龍應台對文化懂多少?

一般對龍應台出任文化局長的顧慮,是她太犀利,不適合官場文化。犀利,與政務官適任與否並無絕對關係,重點是龍應台能否虛心接受民意監督、有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用人、制訂決策。

龍應台早年批評時政、臧否臺灣小說,接過無以數計的恐嚇信、黑函,甚至冥紙,仍然不改其志,她的韌性超人一等。怕的是她當了官以後,這種忍辱的工夫,變成一意孤行、對外界批評無動於衷。

文化主管官員的致命傷是不懂文化,做出離譜的決策。臺北市立美術館長至少有兩位前任館長,就是因此被藝術界與民意代表轟下臺。

龍應台的專業背景是文學。個人就作家立場而言,文學的生存發展自有專業機制與市場機制來運作,實在不需要官來管,政府管得愈少愈好。至於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等,作品的製作發表需要經費、場地、宣傳,有賴政府合理分配資源,提供協助。而在龍應台的十三本著作中,除了文學,鮮少觸及其他門類藝術。儘管她近年的文化評論文章愈見視野廣闊、見解獨到,然而所論多爲政治與歷史的範疇。

這位一九八○年代的“女李敖”,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在台大法學院以〈政治人的人文素養〉對台大師生發表演講,對人文素養也只提到文學,並未言及音樂、美術。對於後兩者,她不是平常接觸不多,就是接觸了卻感受不深、認識不足,無以發而爲文,遑其他戲劇、古迹保存等文化業務。一個作家寫作十幾年,出版十幾本書,所知所感應該盡在著作與演講中了。

那麽,未來的龍局長,有沒有足夠的素養來鑒定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演奏水準,以作爲決策的參考?若她要徵詢別人對北市交的評價,能否鑒別誰是真正懂音樂的人?臺北市參加國際美展對臺灣藝術家征件時,她能否鑒別那些人是無門戶之見的真正專家,勝任評審?臺灣藝術界山頭林立,她會不會被少數山頭蒙蔽,壟斷了文化資源而不自知?

˙武斷的文學批評家

龍應台在臺灣出版的《龍應台評小說》(一九八五,爾雅出版),打破了臺灣文學批評界一味捧場或謾駡的積習,以專業態度就作品論作品,獲得極大回響,迄今銷售了十餘版。這本書卻流露了當年龍應台的獨斷主義。附錄的文學批評家王德威文章〈考蒂莉亞傳奇──評《龍應台評小說》〉,指出龍應台以“新批評學派”的方法評小說,“只有當作品滿足了批評家預設的規範,才得進入其‘傳統’,否則按照龍的方法就應該予以‘制裁’!”

龍應台的美學品味,也很規格化,基本上她是用“腦”在讀文學。爬梳文字、分析結構,她很在行,就是缺少一顆敏感的“心”去感應作者的情感表現。她在《龍》書中質疑無名氏的《北極風情畫》及《塔裏的女人》“比瓊瑤好到哪里去?”張愛玲的《半生緣》以自然主義筆法表現人的命運與環境的關係,她武斷地論定“只是引人入勝的言情小說而已,沒有什麽深度可言”。

龍應台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文集《美麗的權利》,收集了她以“胡美麗”筆名發表的文章,有人說表現了她感性的一面。除了教條式的女性主義、對“大男人主義”的猛烈批判,我在書中看不到多少感性。論思想深度、顛覆性、前衛性,龍應台的女性主義遠不及何春蕤教授。
除了缺乏感性、避諱用本名談性,龍應台的美學品味含有民粹色彩。

她的文章以淺顯、口語化風行於世,她以同樣的風格寫文學批評文章,反對像台大外文系《中外文學》月刊那種深奧嚴謹的文字。對於小說,她貶抑奔放的、華麗的文風,褒揚海明威式的簡潔文風,而且喜歡追究主題的政治正確性,例如:寫女性,宣揚女性主義才是上品;寫政治,要明辨忠奸。

對於未來臺北市將舉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從社區到國際,龍應台如果依然以民粹的標準來取捨,精致的、深沈的藝術文化恐怕將受排擠。現代的年輕藝術家屢出奇招,反體制色彩濃烈,如果龍應台把她評小說的那把尺拿過來,堅持政治正確性,比羅文嘉更“勇”的藝術家們,不會默默忍受臺北市政府的“荒謬劇”的。

龍應台是個曆練豐富、富有國際觀、成熟的作家,她當然知道進了官場該扮演的角色。但是,時間一久、刺激一多,一個人還是難免展露本性。

˙顛倒混亂的時代

一九八五年五月《我們的》雜誌,刊出龍應台訪問記(收入《龍應台評小說》),訪問者田新彬女士問她除了寫文章之外,會不會出來組織團體或發起運動,來發揮更大的力量?龍應台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並且指出:“每個人都該量力而爲,做他最擅長的事。我愛讀、能寫,卻不見得有什麽組織長才,而且我也不喜歡曝光。”

今天的龍應台自非一九八五年的龍應台。龍應台這把野火燒進體制,究竟會把臺北市燒得光芒萬丈,還是變成濕柴被扔出來,且拭目以待。不過,龍應台決定出任臺北市文化局長之舉,等於告訴了萬千讀者:對於知識份子的話,即使你要信,也只能信一時。這個時代,不論是政治家、知識份子,毀諾、轉向、變節,習以爲常,還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爲自己辯解,面對公衆大言不慚。這不是《三國演義》的時代,那個時代的英雄追求的是權勢,招降納叛之事不足爲奇。我要引用一句《哈姆雷特》的臺詞:“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朱生豪譯文)。

(原刊 1999年8月9日 臺灣《網路家庭.名家專欄》網站,爲配合世紀沙龍管理條款,本文文字略有調整)

──轉自《世紀沙龍 》


    相關文章
    

  • 台北文化局長抵上海 掀起媒體熱 (6/23/2001)    
  • 龍應台抵上海 掀起媒體熱 (6/23/2001)    
  • 王丹:電子樂與搖頭丸 (5/27/2001)    
  • 龍應台 :一個美國人死了 (5/17/2001)    
  • 龍應台:誰剝奪了「中國人」生气的權利? (4/17/2001)    
  • 金鐘:龍應台從政的內心掙扎 (4/8/2001)    
  • 高行健電視答龍應台 (2/17/2001)    
  • 陳水扁接見高行健 (2/6/2001)    
  • 馬英九龍應台歡宴高行健文化界老友暢談敘舊 (2/2/2001)    
  • 高行健在台灣倍受歡迎 (2/1/2001)    
  • 高行健: 「生命是一連串的奇跡」 (2/1/2001)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抵台 (2/1/2001)    
  • 台北市愛滋警員去留 引起激辯 (1/30/2001)    
  • 「蔣經國-十三年后再回首」影像展 (1/12/2001)    
  • 龍應台:台灣要不要走出去? (1/8/2001)
  • 相關新聞
    龍應台:台灣要不要走出去?
    「蔣經國-十三年后再回首」影像展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抵台
    高行健:  「生命是一連串的奇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