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須知 – 親子共識篇

文∕毛志民(台灣高雄榮總藥劑部藥師)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一種米養百樣人,同樣地一種藥可救治千萬人。人生難免有病痛,需要吃藥或打針來「驅魔伏妖」。現代人打從出生起便需要定期接種疫苗預防染病,父母伴隨著孩子成長一塊兒認識藥物,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藥物觀念與提高孩子的服藥配合度。

藥非糖果
藥物不是糖果。雖然有些藥物含在嘴裡感覺甜甜的,通常只是因為包在裡頭的藥味苦;再者,多數爸媽深怕小朋友因為藥苦而哭鬧拒吃,也會加點甜糖來引導餵食。其實,糖果吃多了容易蛀牙,藥吃多了對身體的傷害可能更大,嚴重的話甚至會失去生命;所以吃藥前要與爸媽一同把藥袋上頭的使用說明看個清楚,例如:吃多少粒?什麼時間吃藥都很重要。

藥的模樣
藥物的模樣可算是千變萬化,單就最常見的口服藥來說,形狀就有圓的、方的、扁的、長的、大的、小的之差別;劑型上也常分成錠劑、膠囊、液劑。藥物最常見的顏色是白色,製藥廠為了便於區分,常會著上單一色彩,如紅、澄、黃、綠或藍等各種色系,或在藥物的臉上來個「黥面」,加上獨特的識別記號。

藥的旅程
藥物可以透過吃的、打的、塗的、貼的、塞的或埋的等不同方式進入身體。如果經過全身血液循環,所產生的效果是屬於全身性的;若是藥膏,則藥效多只限於塗抹的部位。吃下肚的藥物多經由肝臟、腎臟處理後由糞便、尿液逐漸排出身體之外,因此若病癒不再吃藥數天後,身體內就找不到藥物的蹤跡;反之,若是生病期間,就得像參加大隊接力賽一般,一棒接著一棒地定時服藥,藥效才能持續發揮,有效地把病魔徹底清除。

藥的住所
藥物出生於實驗室,研發成功經過藥政單位核准後由藥廠大量生產上市。依據藥物的特性,多數擺在室溫下(攝氏25度),有些藥物則需要放在冰箱冷藏才不會被破壞。不過,藥物是怕曬太陽、怕水的,所以有些藥物在藥廠製造時便逐一包裝在透明塑膠或不透光材質中,可別攜帶著它做日光浴和浴室等水氣潮濕的地方;建議等到吃藥前把手洗淨擦乾後,才把外包裝拆開。此外,為了防止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不小心吞下,一定得把藥物放置於幼童拿不到的地方。——轉載自《高雄榮總醫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假偉哥充斥真痿哥不振
“心理免疫”賽服藥
協議殉情婦人裁誤殺男友
別擅自給嬰儿服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