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對發燒認識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今日大眾的觀念,發燒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或是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所引起而造成發燒。以中醫的醫學而論,這完全是錯誤的,因其錯誤的醫療、藥物的傷害,乃造成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等醫療錯誤的不良後果,為什麼呢?

我們鼻子呼吸的空氣是熱熱的,我們的皮膚亦在呼吸散熱,排散水分-出汗。

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熱氣,並非身體的發炎,乃是心腎-君火、相火上升所產生的體溫,即消化營養,產生體能所產生的餘熱之排放。

體熱排放不良,乃造成發燒,即餘熱被蓄積而成,故發燒的原因可列舉如後:

1.感冒:

感冒發燒,因五臟調理五氣產生體能而生體溫,若五臟調理五氣,熱不能排,為皮膚毛孔被風、暑、寒、濕、燥火之氣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斂肺主皮毛,致體溫、熱氣無法從皮膚毛孔排出-即是發燒的感冒為最多。

感冒發燒,不是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更不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只是身體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為傷風、傷寒、傷中暑、濕、熱等中醫學謂之表證,細菌、病毒根本未進入體內,經曰:寒邪外束,陽不得越,鬱而為熱發燒。

2.傷食:

飲食不當,脾胃虛弱致食物蓄積腸胃,無法消化在胃腸堆積發酵而產生熱能的發燒,以嬰幼兒為最多。此發燒四肢掌心熱,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燒退而痊癒。

3.虛勞:

因身體虛,水火心腎不能既濟,風木動搖,時憎寒壯熱,乃體溫外越,不能為身體產生體能,並非發炎,是今日婦女更年期,身體衰弱,故須辨別心虛發熱、脾虛發熱、肝腎虛發熱而調治,不可退燒,是為虛損發燒。

4.瘀血:

受傷時因氣血循環受瘀血阻滯,瘀積的瘀血將體溫升高而發燒,只要化瘀血,發燒即可痊癒。許多受傷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滯,或被用冰塊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強力消炎,消炎即傷心、腎,因心腎同為少陰經,腎主骨、骨主髓、腦為髓海,受傷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腎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環無力將 瘀血排出,並非腦受傷害的問題,化瘀血燒即退,心腎補強,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復健康。

許多十三、四歲的少女,月經初來時,被打德國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經來,被消炎傷心腎,致經來不止,或經血逆行至鼻、齒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內結,復又感冒再被消炎,乃為今日十二、三歲學童血癌-瘀血發燒不退的主因。

5.出痘疹:

出痘疹發燒是在促使病毒產生免疫功能,如穀子、各種種子發芽時的產生溫度,痘疹必發燒才能促使病毒發揮排除盡凈,產生免疫功能,使五臟調適五氣不致產生障礙,故出痘疹發燒不須退燒,唯須注意發痘疹時的飲食,避免併發症之發生,痘疹發透燒即退而痊癒,身體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

6.藥物中毒:

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藥物中毒、頭痛、嘔吐、發燒,西醫稱為無菌性腦脊髓膜炎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萬而燒不退為白血病,解毒燒即退,白血球數據亦降而康復。

7.孩子長牙齒發燒:

齒為骨之餘氣,而腎主骨,嬰兒長牙齒時,脾土虛不能制腎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虛而非感染發炎,只要調理脾胃,發燒即可痊癒,不可消炎、退燒。

8.驚嚇:

七情不順,如孩子受驚嚇而腹脹發燒,只要收驚即愈,情志不順,抑鬱憂思傷脾而發燒,消脹氣燒即退。

9.婦女坐月子感冒:

婦女坐月子感冒,發燒稱月內風,與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時氣血大虛,須調理氣血兼祛風,退燒始痊癒,不可以感染發炎治。

10.不明原因的發燒:

醫師自己不懂,或診斷錯誤,治療錯誤,或不會治的發燒,今日皆稱不明原因的發燒,萬般皆有因,何以會有不明原因的發燒呢?

發燒的辨證──發燒會使腦子燒壞嗎?腦炎、腦膜炎是如何發生的?

今日年輕的父母,不容孩子鼻孔有一點鼻涕,見到發燒便驚慌失措,怕腦子燒壞了,且醫生告訴年輕的父母,發燒是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所引起的,致控制體溫的腦中樞神經失控所造成,沒有病菌的侵入是不會發燒的,發燒會併發成腦炎、腦膜炎-造成耳聾、眼睛看不見等腦燒壞的現象,年輕的父母成天為孩子的一點點毛病而膽顫心驚,事實:造成腦燒壞的真正原因何在呢?

感冒時,皮膚毛孔被風、暑、寒、濕、燥火之氣所蔽塞-發燒只是在我們身體的表皮、毛孔被蔽塞,無法排汗散熱,中醫學謂之表證,細菌、病毒根未進入體內。若細菌、病毒侵入體內,中醫謂之裡證,反而不會發燒。

一般感冒發燒,只要使汗流出,毛孔能散熱,發燒即退,病就痊癒,診斷之要乃在於發燒是因風、暑、寒、濕、燥火何氣所傷,及風、暑、寒、濕、燥火傷何經絡,才能適當的祛風、散寒、清暑、除濕、降火、潤燥以達治病痊癒的目的。

在傷寒論中對傷寒、傷風及其誤治所引起的經絡病變,有極詳盡的闡釋及發揮。在溫病條辨對傷暑、濕、燥及其病變亦有淋漓盡致的闡釋,以補傷寒論對五氣所傷致病闡釋之不足。

文章來源:百拇醫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