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医学园地】中医治病的原理

王元甫 医师、中医医学博士

人气: 423
【字号】    
   标签: tags: ,

本文接续中医是“神传” 医学节目内容

主持人李小昆:您刚才为我们介绍了中医是“神传”医学,那么中医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治病的呢?
王元甫医师:中医是神传医学;其实,我们可以更近一步讲,中医是“道家”医学。

中医是“道家”医学

主持人:中医为什么是“道家”医学呢?
王医师:因为我们刚才讲传“医道”的神“上帝”,是属于道家的;我们讲医道的这个“道”,也是道家的道;医道的传承过程秘传、单传,也是道家的特性;很重要的一点,中医的原理也是来自于道家。

中医用道家“阴阳”与“五行”原理来治病

主持人:中医是用什么原理来治病的呢?
王医师:中医的原理,基本上来讲,就是阴阳与五行,就是这两项。

主持人:阴阳与五行又是什么呢?
王医师:中医的原理有两个:一个是“阴阳”的原理,一个是“五行”的原理;透过阴阳的原理,我们来调和人体的阴阳;透过五行的原理,因为五行它有两个关系,一个是相生、一个是相克,透过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关系来治病。

“阴阳”与“五行”原理的由来

主持人: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治病,具体的阴阳跟五行又是怎么回事呢?
王医师:中医的阴阳与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这个“道”,在道家认为是宇宙的本体与宇宙运行的原理;这个道,先生出“一”,就是属于这个无极;一再生“二”,就是无极再生太极,太极就分阴阳了,这个阳的话是天,阴的是地;然后人就是天地合气所形成的,所以说阳跟阴,天跟地再生成人;天、地、人就是“三”,就是讲的“三才”;然后三生万物,所以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这样来的。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是因为天与地的作用,所以天行六气(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地化五行;“地化五行”就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以我们刚才讲的阴阳与五行就是由这样来的。(注: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阴阳与五行,可不可以为我们再更进一步的介绍呢?
王医师:我们这边有两个图,因为这个阴阳与五行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中医治病,都是根据这个来的。

“阴阳”原理

主持人:这就是道家的阴阳图、太极图。
王医师:对。其实,大家看到这个阴阳图好像是圆形的;其实,它是一个球体。


阴阳图

主持人:它是一个球体?
王医师:而且这个球是会转的,不是静止的,因为宇宙万物是生生不息的,所以说阴阳它是互相转的;而且你看阴阳图中,这个白色部分就是属于“阳”,黑色部分属于“阴”;白色的部分之内,还有黑色的部分就是“阳中有阴”;黑色的部分之内,还有白色的部分就是“阴中有阳”。

主持人:而且阴阳两个部分好像都刚好各占一半。
王医师:对。这个各占一半是属于一个均衡;其实,人体生病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均衡了。所以说阴阳的关系,也是一个相生与相克的关系;本身阴阳会互相克, 例如阳气多了,会耗损阴气;阴气多了,会耗掉阳气,这是相克的关系。但是阴阳之间还有一个相生的关系;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会互生,所以阴阳两者一定要依附在一起的,阴与阳有很密切的关系。(所谓;“独阴不生,独阳不长。”)

主持人:所以单独是阴或者单独是阳都不可以。
王医师:不可以的,阴阳决离,阴阳分开,就会带来死亡;所以《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绝离,精神乃绝。”阴阳要一定要互根、互生、互相调和,取得平衡;阴阳绝对不可分离,分离就会死亡。

“五行”原理
主持人:五行图看起来好像好多东西,而且相当复杂。
王医师:对,这个相当复杂。“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将万事、万物分成五大类;五大类事物的关系就是“五行”关系,用此来说明万事与万物的相关性。这个图的颜色刚好配合,“木”是绿色的,“火”是红色的,“土”是黄色的,“金”是白色的,“水”是黑色的。五行之间有两种关系;一个是相生,一个是相克。所谓“五行相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图

主持人:就是五行这样子整个相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吗?
王医师:对,“五行相生”构成一个循环,所以造成了宇宙的一个循环,事物才能生生不息。五行之间还有一个相克的关系,称为“五行相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这个我们从一般事务的现象就可理解,例如要将金属溶化要用火,要灭火要用水。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就是利用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关系来治病,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举两个例子,例如说,五行相生关系,譬如说病人有肺病,有时候治病的时候不是直接去补肺,要补土,因为补土可以生金。

主持人:是利用“土生金”的五行关系,对吗?
王医师:是的。利用五行相生的关系“补土生金”,所以治肺病的时候就补脾胃,补脾胃(补土)自然可以生出肺金(生金),也就是可以补益肺气、肺阴。至于“五行相克”的关系,例如说像“木克土”,就说病人有肝病,有肝病就会克脾土,就是说有肝病的人他的胃肠功能就会不好,所以我们就先要补脾土,因为已经知道木会克土,所以先补脾土,将脾的功能充实起来,以防止肝来克这个脾土。(注:张仲景《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运用“木克土”的五行相克原理。)

主持人:所以说您刚才讲“五行”一个循环,就是说它们相邻的是“相生”,相间的就是“相克”的。
王医师:是的。所以“五行”构成一个循环的关系,又有相生,又有相克,这样才可以造成宇宙的生生不息,万物的生生不息,就是这样来的。

主持人:这样子看起来,中医的原理好像很简单,只是五行与阴阳;可是其实它里面蕴含着很深的学问吧?
王医师:所谓:“大道至简、至易”,原理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是它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后在介绍中医疾病的时候,就会将阴阳与五行的原理,充分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上。

中医治病要“辨证”,利用四诊与八纲分出病人的“证型”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医的原理,那么中医如何治病呢?
王医师:一般来讲,中医治病就是“辨证论治”;也就是,我们要知道病人是属于什么“证型”,然后依照这个证型来治疗。首先,怎么知道病人是什么证型呢?就要透过四诊与八纲的方法。所谓“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就是我们要“望”病人的气色;要“闻”病人的声音、气味;这个“问”就是问病人的情形,他的寒热情形,他的饮食情形,他的大小便情形,他的睡眠情形怎么样;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切”脉,就是中医很重要的把脉。

主持人:那什么是“八纲”呢?
王医师:经由四诊的方法来收集病人的资料,然后依此将病人分类,分出病人自己的“证型”。“八纲”就是在四个方面上的八个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例如说在阴阳总纲上,他是阴证或是阳证;他的病在表,还是病在里;他是属于寒证,还是热证;属于虚证,或是实证,这样就可以把病人分类,得到他自己特有的证型,然后依照这个证型去治疗,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内涵。

主持人王医师您可不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辨证论治”呢?
王医师:总结的说,“辨证”就是依据四诊与八纲的方法来辨别病人的证型,而“论治”就是依据病人自己的证型来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特有的方法,病人在体质上必须分型,这与西方医学对病人体质不需分型有很大的不同。“热证”与“寒证”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证候与舌脉之象,所以治疗上也完全不同。“热证”表现出热盛之象,所以治疗上要“热者寒之”,热证病人要用寒凉药,例如黄芩、黄连、石膏、知母等;而“寒证”表现出寒冷之象,所以治疗上要“寒者热之”,寒证病人要用温热药,例如干姜、附子、肉桂等。

   证型

              证候

  舌脉之象

热性体质

口渴欲饮、喜冷饮、烦燥、面红目、小便短、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而干糙,

脉洪数有力。

寒性体质

口不渴、或渴但喜热饮、手足冰冷、畏冷、面色苍白、小便透明而清长、大便溏而稀

舌淡苔白滑

迟无力。

主持人:听您这么介绍,中医的大概的一个轮廓我们知道了。

──原载《新唐人电视台》“谈古论今话中医:中医漫谈”节目,文字稍做修改。


http://www.youmaker.com/

视频:《新唐人电视台》“谈古论今话中医:中医漫谈”节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