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博览

孔孟之道判释(23)

三、孔学三大组成部分

我们说了孔子“知礼、知人、知天命”这三大学说,就知道孔子的为学宗旨是什么了。他是以“知天命”作为最高理念,以礼作为实践行为,以知人之辩作知识论来巩固礼的实践行为。这三者是互相连系的有机体:不知礼,无以为立,做人就没有立足点;有了礼,但不知人,不懂得辨别人世间的善恶、是非、小人、君子等,就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就失去礼与天命通达的桥梁。正如《中庸》所说的:“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1儒学的三大内容,就是“知礼、知人(知言)、知天命”。在我看来,后儒对孔子学说的解释是有偏差的。孟子把孔子学说的内容理解为“仁、义、礼、智”四大部分,他把此比喻为人的“四体”。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2后儒把儒学总括为“仁义礼智信”五字,大概来源于孟子这“四端”。但孔子虽以仁来贯穿其整个学说的内容,但其讲的并不限于这“义、礼、智、信”。在《论语》里,孔子讲义不多,讲“诚”,讲“恭、宽、信、敏、惠”,讲“小人、君子、士、乡愿、党人”等,何限于“义、礼、智、信”?如以《周易》、《大学》、《中庸》解孔子的学说,即是“知礼、知人、知天命”三大部分,孔子以仁来贯彻这三大内容。在整部《论语》,大部分是讲“知人”学说。早在远古的尧舜时期,帝王将相,就非常注重这个“知人”学说。《尚书.皋陶谟》有说:“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3尧年老用人不当,听了百工的话,用鲧治水,非常失败。后来舜帝善用人才,任人唯贤,治权获得很大的成功。他用鲧的儿子禹治水就是一列。皋陶对禹说这番话,意在强调知人的重要性。后来的君师,都强调做帝王的要“知人”才算是一个明君。《论语.尧曰》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在孔子时代,显然也是非常重视这个“知人”学说的。孟子也强调他“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4荀子也非常注重讲“辩言”,实质也是在讲“知人”学说。不过孟子以义来“知人”,荀子则以礼来“知人”。前者注重内在的心性义理, 后者注重外在的礼法行为。两者都是在说尧舜“知人则哲”的学说。

我之所以将孔子的儒学内容定为“知礼、知人、知天命”三大部分,是我读《论语》后产生一个迷思:后儒说孔子的学说是讲“仁、义、礼、智、信”,但我发现《论语》不单讲这五者,还讲许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用“智、信”来概括孔子“知人”学说的内容最有欠缺。在《论语》里,与其说讲“智”的内容很多,倒不如说讲“君子、小人”的内容更多;与其说讲“信”的内容很多,倒不如说讲“诚”的内容更多。而且还有讲“士、乡党、孝、悌、勇、廉、耻、恭、宽、敏、惠、”等,这些都是孔子的“知人”学问。孔子的学生在《论语》最后章节以圣人尧曰“知礼、知人、知天命”来总结孔子的学说是有其深远意义的:孔子自称“述而不作”,表明这个道不是孔子自创,他是在发扬继承圣人的道,其由来是有根据的。而孔子既已完成圣人所行的道,那么孔子就同等于圣人尧的地位了。(待续)@

1《大学、中庸》,华语教学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91页。

2《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87页。

3《尚书.今古文全璧》岳麓书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011页。

4《孟子》,台湾智扬出版社,民国83年版,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