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古典音乐家──孟德尔颂

综合整理:纪安娜
孟德尔颂 。(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8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孟德尔颂(又译门德尔松、门登思宋、棉底路斯孙等)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 ,是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孟德尔颂1809年2月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而有文化的家庭。 他的祖父摩西(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 是德国名哲学家兼文学家;父亲是德国汉堡的银行家;母亲则是位受过高等教育并精通音乐的人。不论出生环境、家庭生活或是事业成就,孟德尔颂都是一帆风顺。

 

年少的孟德尔颂。(维基百科)
年少的孟德尔颂。(公有领域)

一、古典文学对孟德尔颂的影响

10岁就开始作曲的孟德尔颂,很喜欢读书。12岁时,孟德尔颂有了自己主办的报纸。同年,教师策尔特将孟德尔颂推荐给歌德(Goethe)——科学家、哲人、诗人及德国思想界的泰斗。孟德尔颂在歌德家中住了两个星期,歌德很喜欢孟德尔颂。当时已72岁的歌德和只有12岁的孟德尔颂结成了忘年之交。

有一次孟德尔颂在弹奏巴赫的赋格曲时,因为忘谱,竟以即兴曲的方式演奏并且将曲子弹完。歌德耳闻目睹后预言,孟德尔颂会成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与歌德的友谊,加深了孟德尔颂对古典文学的感受﹔而古典文学也在孟德尔颂的作品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孟德尔颂16岁时完成的弦乐八重奏(作品第20号),部分受到歌德《浮士德》诗句的启迪。这部作品也被视为孟德尔颂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作品。

歌德(1828年)(维基百科)
歌德(1828年)(公有领域)

《仲夏夜之梦》序曲 掌握莎翁作品精随

17岁时,孟德尔颂写出了著名作品《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序曲。这首作品灵感来自于古典文学作品。据说再也没有别的音乐能如此成功地掌握莎士比亚作品的精随。

序曲的开始标记为“十分快的”E大调。由木管乐器奏出四个长的和弦,接着是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温和的E小调和弦。接下来是出名的“仙女音乐”,由小提琴奏出,中提琴拨奏伴奏。之后由整个管弦乐团奏出另一主题。孟德尔颂将新出的《梦》分为11个部分,其中最出名的 (也是被演出最多的) 是《婚礼进行曲》。动听的夜曲(Nocturne)是为第四幕结尾写的。夜曲由法国号独奏的E大调开始,这是孟德尔颂最精彩的旋律之一。

《仲夏夜之梦》奥布朗、提泰妮娅和帕克鱼跳舞的仙子。(威廉•布雷克(Blake)╱维基百科)
《仲夏夜之梦》奥布朗、提泰妮娅和帕克鱼跳舞的仙子。(公有领域)

二、向巴赫致敬 孟德尔颂名满天下

1829年,19岁的孟德尔颂修完大学课程,正式展开作曲生涯。他用了几年时间研究巴赫作品(J.S. Bach)《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 的总谱。之后孟德尔颂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于该年3月31日,不顾当时音乐权威的反对,亲自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演出非常成功,听众被音乐感动而痛哭。这是巴赫死后79年,作品第一次被公开演出。孟德尔颂让世人从新了解认识巴赫音乐的伟大,巴赫的音乐也逐渐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中演奏。

同年,孟德尔颂首次与伦敦交响乐学会合作,在伦敦首次登台指挥其作品《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自此之后,他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之声望持久不衰。

在1831年年底及1832年年初,孟德尔颂出访巴黎,并与萧邦、李斯特结识。返英之后,完成在1830年即谱出草稿的《芬加尔洞窟序曲》。1835年,孟德尔颂出任杜塞尔多夫的下莱茵音乐节指挥,并且暂居该地。

1842年孟德尔颂完成交响曲《苏格兰》。这首曲子在伦敦演出时,孟德尔颂受召入白金汉宫,备受维多利亚女王及爱德华王子的恩宠。在返德之后前往莱比锡,与舒曼及其他音乐家一同创办音乐学院。在这段期间孟德尔颂接受普鲁士的威廉四世(Frederic William IV)的委托,为拉辛(Racine)的《阿达利》、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等创作戏剧配乐。

三、非凡的音乐成就

孟德尔颂是难得的全能型天才,身兼钢琴家、指挥、作曲家、教师等多重身份。

孟德尔颂在短短38年的一生中创作极为丰富、技法高超,在世时就被称为当时作曲家中的第一人。彪罗曾称他为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 舒曼、白辽士、李斯特等浪漫派大师均给予孟德尔颂作品极高的评价。

孟德尔颂的作品风格富于诗意,曲式完美而严谨。在抒情、优雅的同时,干净、清楚地运用了管弦乐的色彩。

《〈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孟德尔颂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孟德尔颂著名的作品包括:乐剧《仲夏夜之梦》、神剧《以利亚》、《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交响曲、《意大利》(Italian) 交响曲、《苏格兰》(Scottish)交响曲、《芬加尔山洞》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多首《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等作品。

孟德尔颂对现代音乐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眼光远大,将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演奏曲目更换成以莫札特、 贝多芬、海顿、巴哈、韩德尔为主的内容。并介绍史博、罗西尼、李斯特、萧邦、舒曼与 舒伯特等人的音乐。这些曲目,是现代音乐会曲目的主体。

第一代莱比锡布商大厦 。( 维基百科)
第一代莱比锡布商大厦。(公有领域)

音乐家生平简介

1809年  出生于德国汉堡,两岁时由汉堡搬迁到柏林。

1822年  与当时的大诗人歌德相识,俩人结成了忘年之交。

1825年  写了相当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同年进入柏林大学就读。

1829年  修完大学课程,正式展开作曲生涯。指挥演出《马太受难曲》,并首次造访英国。

1833年  孟德尔颂被市政当局延聘为音乐指导。

1834年  获选为柏林艺术学院院士。

1835年  出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指挥,管弦乐团成为当时全欧洲优秀的乐团。年底孟德尔颂的父亲去世。

1836年  在杜塞朵夫莱茵音乐节中推出神剧《圣保罗》,大获成功。

1837年  与西赛儿结婚,婚后的生活极为愉快。

1841年  在孟德尔颂的指挥下于莱比锡演出舒曼的《降B大调第一号交响曲》。

1842年  创立莱比锡音乐学院,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奠定基础,把莱比锡塑造为当时德国的音乐之都。

1846年  神剧《以利亚》在英国伯明罕音乐节首演、最后一次造访英国。

1847年  于11月4日与世长辞,仅享年三十八。

大师趣闻

指挥棒的发明者

在担任指挥期间,孟德尔颂为了让乐队成员看清自己的手势,拿了一根包裹着皮革的鲸鱼骨头上台指挥。结果演出效果出奇的好,而这根骨头日后经过改进,就成了今天指挥们手中的细棒。

幸福之歌

每逢婚礼必定演奏的《婚礼进行曲》实际上是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的一首配乐,而其作者,正是孟德尔颂!

毕德迈雅风范

毕德迈雅是德国诗人埃西‧路德笔下的一个人物,而孟德尔颂的音乐因为散发着一种稳定的气质,同毕德迈雅相似,便被人们称作毕德迈雅风范。◇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一首是很美很受欢迎的独奏曲,改编自舒曼艺术歌曲集的﹤桃金娘 ﹥作品的第一首” 奉献Dedication”,这一首是1840年舒曼在结婚中送给妻子克拉拉的曲子之一,后有李斯特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
  • 第四乐章通常以快板来增加气势,并与第一乐章的精神互相呼应,制造一种完整的结束感。这就好像品尝了一道精致的餐后甜点,拍拍肚子满足地回家。
  • 所有的贵族无不陶醉其中,他们深深爱上萧邦诗一般迷人的音乐,一夕之间,萧邦摇身成为巴黎上流社会的明星,巴黎的沙龙争相邀约演奏,不但成为沙龙的宠儿,贵族子弟都来拜师受教,他的荷包一下子满了起来,生活不再困顿了
  • 萧邦艺文图书馆于5月23日下午二时,邀请杜婉珊小姐(Corey Tu)带领听众欣赏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受洗于德国波昂,1827年3月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欧洲古典音乐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乐圣”之名来自于他多产的作品,及作品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度。他的前辈巴哈、莫札特是贝多芬无比崇敬的对象,贝多芬学习音乐创作的过程和他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跟他抄写巴哈的音乐总谱密切相关。
  • 听古典音乐有益身心健康,近年得到了来自西方学界的诸多佐证:研究发现,它能激活大脑、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并增强免疫力。看看美国生活指南网站“lifehack.org”是如何归纳这些好处,多多聆听纯正美好的古典乐吧。
  • 土生土长的香港指挥家兼钢琴家曾智斌(Jimmy Chiang)是今年维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也是有500年历史、奥地利国宝级的著名“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唯一的亚洲指挥。
  • 作为业余听众,要欣赏古典音乐,最大的障碍就是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够、还需要了解更多——更多的技巧。但我觉得如果你只是听,只是接收音乐的情感讯息,多数人都能回应它,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理解它,如果“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感到音乐向你诉说了些什么、感到音乐传达出的东西你捕捉到了。……仅敞开心胸去聆听就是了。
  •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他集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等于一身,是音乐史上多产的作曲家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