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论语》说(12):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编次以“仁”为中心。(Shutterstock)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和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十二》)

【注释】

:《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先生《论语疏证》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

先王:如尧、舜、禹、汤、文、武等圣人为天子制礼者也。

【讨论】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三皇五帝”时期,那时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乐文明肇基,尽善尽美。这之后的“三代”,步入小康阶段,礼乐文明仍光辉灿烂,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有子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也就是说,遵行圣王之道的时期,小事大事都用礼,都能和。

但是,有子接着说“有所不行”,什么用意呢?可能是针贬时弊。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礼在很多场合、地方都行不通了。例如,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时就是后者。原本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当时君滥杀臣、臣弑君的例子却举不胜举。为此孔子很痛心,一心救世,要推行礼治,礼(范围很广)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当时可能有一个很大的流弊,即为“和”而“和”,大家表面一团和气就好,蔑视礼。所以有子特别讲了,“知和而和,不以和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不能只讲和气,要讲礼。其实,孔门教人是能爱人能恶人。孔子是批评乡愿的。

以上是本文的理解。但也有争议,如传统的《论语注疏》这样断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和节之,亦不可行也。”认为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礼之用,和为贵”者,和,谓乐也。先王治民之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是先王之美道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言每事小大皆用礼,而不以乐和之,则其政有所不行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者,言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也。

把“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乐”,现代人注释《论语》大都不采纳。

此外,钱穆对本章有独到解说,颇有意味:本章大义,言和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若强立一礼,终不能和,又何得行?故礼非严束以强人,必于礼得和。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点阅【《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