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细说八角鼓》﹙上﹚

全堂八角鼓

*历史背景︰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代的鼎盛时期﹙公元1662-1795年﹚,为各种杂耍艺技的繁荣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讲《圣谕广训》,以巩固统治;演唱《大有年》、《万民乐》,颂扬“八旗一统、国泰民安”。虽对各种小曲屡颁禁令,但他们自己却热衷戏曲、杂耍,眈于享乐。

其中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到处观戏听曲,征召评弹等艺人进京献艺。每年坤宁宫祭灶,还坐在正炕上,自由击鼓,唱《访贤》一曲,这就推动了民间技艺的发展和交流。同时,承平日久,旗籍子弟逐渐废弃骑射生活,加以按月发取饷银,生活富裕。因此当票友、走票局,演唱“全堂八角鼓”,自娱娱人,蔚成风气。如此学唱之后,开始进杂耍馆、走堂会,实现了汉族民间技艺和满族技艺互相交流的情势。

*民间技艺︰

云游客﹙人名﹚在《江湖丛谈》中载云︰“康乾时代,歌曲畅兴,各贵族家中遇有喜庆之事,皆有请堂会,奏以各种高贵升平的歌曲。其时最盛行的为‘八角鼓’,相声这种艺术就是由‘八角鼓’中产生的。”

“八角鼓”是“全堂八角鼓”的简称,属于综合表演的技艺。全堂包括“鼓”——八角鼓、“柳”——小曲、“彩”——戏法,具体形式有五音大鼓、杂牌子曲、琴腔、大岔曲、逗哏、枣核儿腰节、联珠快书、拆唱八角鼓、双簧、变戏法等。

此外,民间技艺还有“象声”﹙口技﹚、“评书”、“什不闲”、“莲花落”、“南版马头调”、“京韵大鼓”、“北板大鼓”﹙梅花大鼓﹚等。“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滑稽突梯,令人喷饭”,对相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拆唱八角鼓︰

八旗子弟演唱的“拆唱八角鼓”不以正旦、小旦为主要角色,而改以丑角为主要角色。嘉庆三年﹙1798年﹚刊行的戴全德﹙人名﹚《浔阳诗稿》有一首小曲描述了“八角鼓”的演出情景︰

“‘花柳调’八角鼓,武艺高,伙计三人嗓子好。作正的打鼓弹弦子,丑角是站着。家伙响动开唱,曲词新鲜,嗓子脆娇;丑角逗哏堪笑,脖子打肿了。可爱初次听,真畅快,可惜再复说,俗气了。”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多少,由三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兼唱一、两个角色。演唱时,仅丑角一人化妆,即以丑角为主。唱词之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都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只是为了逗笑。

“拆唱八角鼓”包括“说”、“学”、“逗”、“唱”、“吹”、“打”、“拉”、“弹”八项技艺,其中又以“逗”最为重要。从现有的资料看,丑角的“逗”与相声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十分类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清初,北京盛行高腔,并有“八角鼓岔曲”即源于高腔脆白的说法。

*八角鼓之逗哏︰

“拆唱八角鼓”的逗哏由三个人表演,与今之相声的“群活”酷似;邗上蒙人《风月梦》是反映清代扬州生活的小说,其中描述了“八角鼓”中逗哏的情景︰

“三个人上来,将桌子摆在中间,有一个拿着一担大鼓弦子坐在中间;那一个拿着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人抄着手站在右边。那坐着的念了几句开场白,说了几句吉祥话,弹起大鼓弦子,左边那人敲动八角鼓。那坐着的唱着京腔,夹着许多笑话。那右首的人说闲话打岔,被坐着的人在颈项里打了多少掌,引得众人呵呵大笑。这叫做逗哏。扬州不行,北京城里的王公大臣宴客总少不了的。三人说唱了一回,退下。”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