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正氣邪膽寒

清寧
font print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 ,

清朝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可見正氣的力量:

司農(官職名)曹竹虛說:他的族兄從歙縣去揚州,途徑朋友家。正值盛夏,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的書屋中,覺得很是舒爽愜意。晚上就想住在那兒,朋友說:「這裡有鬼,晚上不可以住。」曹兄不管,非要住下。

到了半夜,有東西從門縫慢慢進入,像紙那麼薄。進入屋子後,漸漸展開成一個人的形狀,是一個女子。曹兄一點也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頭髮,吐著舌頭,變成吊死鬼的樣子。

曹兄笑著說:「同樣是頭髮,只是有些凌亂;同樣是舌頭,不過稍長了一些。有什麼好害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頭放到桌子上。曹又笑著說:「有頭我都不害怕,何況沒頭呢!」鬼的招數出盡,便一瞬間消失了。

等到曹從揚州返回時,又住在那兒,到半夜,又有東西在門縫蠕動。剛露出它的腦袋,曹就罵到:「又是這個敗興的東西!」鬼竟然沒有再進去。這事同嵇中散不怕鬼的事情類似。一畏懼則心就亂了,心一亂則精神渙散,精神渙散妖邪就會趁虛而入。不畏懼則心定,心定神志就全,神志全則妖邪之氣不能干擾。

初讀這段時,看到「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耶!』不禁樂了,在人的正念之下,邪的東西真的什麼都不是。」

讀過《九評》的人知道,共產黨就是一個邪靈,竊佔在中華大地上,其「邪、騙、煽、鬥、搶、痞、間、滅、控」的基因及其邪教本質在不斷的迫害著中國人。「中共最大特色的群體滅絕是從思想上和人性良知上的滅絕,這是符合其集團根本利益的恐懼統治方法。你反對它,它要消滅你,你擁護他,它也可能要消滅你。它認為需要消滅的就要消滅,以至造成每個人都有危機感,都懼怕共產黨。」(《九評共產黨》)

中共竊國後製造了一起起政治運動,暴力加謊言,施虐在中原,害死八千萬中國人,好多人對其是又恨又怕。但隨著風靡全球的奇書《九評》的出世,人們逐漸的看透了邪黨的本質,三退大潮浩浩蕩蕩,嚇得邪黨是戰戰兢兢,草木皆兵。所以畏懼是對邪靈的放縱,當中國人都充滿正氣,不對其暴力感到畏懼時,邪黨的氣數自然就盡了。怪不得人們說《九評》是中國人的福音,賦予中華民族新生的希望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 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義道德,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會信守諾言,所以有「一諾千金」的成語。而且古人常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受到他人的恩惠,應該想著回報,不能忘恩負義。《太平廣記》中就有這麼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在唐朝末年,鄭畋和西門思恭之間注重仁義的事跡。
  • 唐朝時,有牛生從河東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過華州時,在一個鄉村小店裡投宿。那天下大雪,牛生讓店主人燒湯、烙餅,一會兒有一個人衣衫襤褸,也來投店。牛生憐憫他,要和他一起分吃,那人說:「我窮的弄不到錢,今天空著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連著吃了四、五碗,之後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著了,鼾聲象牛叫。到五更天時,那人搖醒牛生,連連催促說:「請相公到門外來一會兒,我有重要的事要說。」
  • 奸相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建康(江蘇南京)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之張邦昌,為偽楚傀儡皇帝。時為宋御史中丞的秦檜,反對割地及立張邦昌為帝,遂為金人所俘。從此,秦檜變節降金,為金撻懶所信用。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二十八日,秦檜由江蘇漣水歸宋,自稱殺死金兵,奪船而回,實際上是撻懶故意放歸,回到宋朝充當奸細。宋高宗不顧群臣的懷疑與反對,宣稱秦檜「樸忠過人」,於紹興元年(1131年)八月二十三日,任秦檜為宰相。
  • 中國山水畫
    宋真宗時,王平出任許州司理參軍。有個女子乘驢走路,盜賊在田間殺了她,剝了她的衣服逃走了。驢子跑到一田戶家。案發後,官吏找到了那頭驢子,認為人是田戶殺的。
  • 南宋丞相秦檜晚年權力很大,一手遮天,經常有幾個黑衣家卒持棍站在他家府門外,路人從府門經過,稍一回頭,或者感歎一聲,就會被呵斥。
  •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濟南人。他出生的時候,家鄉已經淪陷在金朝統治者的手裏。祖父辛贊,雖然在金朝佔領區裏,做過幾年地方官,但是心裏卻一直向著宋朝。辛贊常常給小孫子辛棄疾,講北宋滅亡的慘痛歷史,帶著辛棄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國的大好河山,給辛棄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山水畫, 竹
    清代時,山東恩縣有一位吳姓孝子。他身世可憐,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而且還是個聾啞人。他家住在離城三四里的地方,因家境貧困,替城裡一家當舖挑水,拿到工錢就交給母親,從不敢隨便亂化一文錢買東西吃。他雖然聾啞,可是人卻很聰明,能根據手勢、表情猜測出母親的意願。
  • 明代,遂昌縣(在今淅江省西南部)內,有一村婦沈氏,為人善良,勤慎小心。有一天,沈氏的丈夫,在集市上賣掉她在家養的一頭豬,得到白銀數兩,交給了她。這件事,被一個盜賊暗中知道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