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士見危致命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137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1),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論語·子張第十九》)

【註釋】
(1) 致命:猶言授命,獻出生命。

【語譯】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研析】
孔子對讀書人的要求之一便是要能行仁義。而子張所言「見危致命,見得思義」,指的便是君子在遇到危難當下,在需要自己獻出生命的時候,他可以毫不猶豫,勇於犧牲自己。相同地,在有利可圖的時候,他的第一念想到的便是這樣做是否符合義的規定。孔子的話語簡潔道出做人的標準,古今皆宜。反觀現在的知識分子短視近利,讀書目的為的是求取高薪享受物質生活等等,怎不令人唏噓!

【延伸思考】
1、能「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之人具備讀書人該有的節操,你可以舉古今的例子說明嗎?
2、請共同討論:當國家命運、個人利益和自己的生命相衝突時,你會如何取捨?

【相關資料】

人生感悟:大丈夫捨身成仁

掀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可以看到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寧死不屈的人,有許多古人甚至為了信守諾言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屈原、岳飛、文天祥等無數仁人志士用自 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浩然正氣之歌。基督徒在歷史上曾經被迫害了三百多年,他們當中也有許多人寧可失去生命也要堅守自己的信仰。

孔子在《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意思是說,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去損傷仁德,而是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十分寶貴的,然而比生命更可貴的是仁德與對宇宙真理的信 仰,「捨身成仁」是指人在生死關頭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德。秦末時代的田橫與五百壯士雖然流落海島,寧肯自刎也不肯屈膝投降;宋朝的民族英雄文天 祥嚴詞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高官厚祿的利誘,慷慨就義,視死如歸,以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民族氣節。他所留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成為後人喜 愛的千古絕句。

古人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通俗的講,高官厚祿不能亂其心,家貧位卑不能改變其志向,威力相逼也不能使其卑躬屈膝,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大丈夫。但是在當今的中國大陸,有很多 人對法輪功學員承受暴力折磨而不妥協表示不理解,這正是現代人道德標準嚴重扭曲的表現。真正的大丈夫決不會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向邪惡妥協。

為了維護宇宙的真理而甘願捨棄自己生命的覺者是偉大的,他們以丹心赤誠所建立的不滅的威德將光照千秋,在正人君子的心靈深處豎起一盞永恆閃亮的明燈。

【課後作業】
請分組查找【相關數據】中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 狙公愛養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後,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實,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實。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沒有不一樣嗎?
  • 楊布差點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楊布的哥哥是怎麼讓生氣的楊布能夠冷靜下來?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顏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拚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馬車不翻車才怪呢。」
  • 小皇帝孫亮好聰明啊,雖然他年紀小,可是他沒有受人的影響,著急的就下判斷,冤枉盡職的官員。他能夠自己思考,找出證據,把壞人給治罪了。
  • 因此當時的人們人人皆知陰陽五行的道理。這裡開篇講天地萬物的來歷,為的就是具體向孩子們闡述陰陽五行與三才這些人直接看到的,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最基本的天地人文的知識。讓人不要忘記自己受命於天的來源和使命。
  • 美國教育部長貝茨·德沃斯(Betsy DeVos)最喜歡的兒童繪本是《喔,你將去的地方》,她在訪問公立學校時,經常為學生朗讀這本書。這本簡單的畫冊中,包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