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平議「核四」存廢

吳惠林

人氣 8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5日訊】沉寂多年的「核四建廠」議題,在日本福島核災危機出現下,在台灣再度成為熱烈攻防。大致而言,還是呈現朝野對峙、官民不同調局面。

核四建廠與否,在台灣已爭議31個年頭,歷經停建、續建,再度停建,再次續建的擁核、反核兩極交鋒。其中夾雜政治、經濟、環保、利益糾葛等諸多面向。就核四廠的總投資金額言,從最初預估的1,079.71億餘元,隨著各項計畫的修正及相關變數的影響,如今已攀升至 2,736.55億元,已是原始計畫金額的2.5倍,而其商轉時程,從原訂2000年經數度展延到2012年,如今不但很可能會再延,而且說不定會停建。

核四如果停建,除了近3千億元的投資將泡湯之外,對於能源供應將產生何等重大影響也是至大關鍵課題,油電價格會不會大幅上揚,甚至於缺電、停電、能源不足等等關係民生問題會不會層出不窮?而產業停滯、經濟成長倒退、失業遍野、生活水準急速下滑會不會緊隨而來?也備受關切。即便能夠尋得替代能源,高成本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台灣人民是否負擔得起都是問號。

就是基於這些經濟生活面的考量,政府和擁核者才認為核四停建成本太高而反對停建。不過,這次日本福島核電廠不敵巨震海嘯,暴露出科技無法克服核災,全球於是重新檢視核電廠安全,重新檢討核能發電政策。若將安全問題含括進來,核能發電是否真便宜?更是一個大問號。

即便能將核電廠進一步補強,以至可以耐得住這次日本規模9.0巨震、浪高逾20公尺的大海嘯,並且加強核電廠防輻射外洩設備、擴大疏散範圍、廣設偵測站、逃難庇護所等等,核電成本也勢必大增。萬一核電廠不敵巨災,仍發生輻射外洩,處理核災的內外部成本,以及民眾無時無刻處於恐慌和人命損失的成本之加總,恐怕遠大於核四停建所損失的成本,何況核廢料處理及長期未可知的後遺症,越來越棘手呢!

說到底,這次巨震海嘯再次震出人類的發展困境,也點化世人「發展有其限度」。畢竟「有得必有失」,現今人類的經濟成長所需支付的代價被高度低估,再不約束慾望,不只「永續發展」將成空,走向自我毀滅也不是危言聳聽!而風險高不可測的核電發展是不是可以免了呢?那麼,「核四」該不該停建呢?

相關新聞
吳惠林:人民幣匯率之爭——一場持久戰?
吳惠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捎來可貴的啟示
吳惠林:評議大學生打工
吳惠林: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