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學《詩》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868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曰:「小子(1)何莫學夫《詩》(2)。《詩》,可以興(3),可以觀(4),可以群(5),可以怨(6)。邇(7)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8)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小子:子,音「紫」。對年幼者、學生們的稱呼。
(2) 學夫《詩》:夫,音「福」,無義。《詩》,六經之一,即《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代表當時北方文學。漢初傳者有齊、魯、韓、毛四家,唯毛詩,盛行至今。
(3)興:有啟發、鼓舞、感染的作用。
(4)觀:從各國的風俗、政治社會實況瞭解政教得失。
(5)群:群居相切磋且和而不流。
(6)怨:出怨氣而舒暢,且反映民生疾苦,使上位者心生戒惕而修明政教。
(7)邇:音「爾」,近。
(8)識:音「至」,記住。

【語譯】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有啟發、鼓舞、感染的作用;可以從各國的風俗、政治社會實況瞭解政教得失;可以群居相切磋且和而不流;可以出怨氣而舒暢,且反映民生疾苦,使上位者心生戒惕而修明政教。近的可用來侍奉父母,遠的可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記住許多鳥獸草木的名字。」

【研析】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孔子告訴兒子孔鯉要學《詩經.國風》,例如:《周南》、《召南》這兩篇就是周南和召南當地的民歌,連這些基本的文學文化都不學,那就會到處碰壁,如何與人交往呢?孔子還告訴孔鯉:「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可見《詩》是正統文化的一環,有高尚的思想境界,適合人們溶入其中,陶冶、涵養高尚的心性道德。

雅正的詩歌,有高雅的意境和道理,也蘊含著如詩如畫的真誠、善意、寬容諒解等純真本性,讓人陶醉其中,回味無窮,溶入其中可以領悟道德內涵,心性昇華,還能純淨思想。愈是至真至善的詩歌,愈是玄妙脫俗,愈是意境高遠。學詩歌、創作詩歌當然也是在領會和展現作者本身的心性修養,所謂「文如其人」,所以作者不同或修養有了進展,詩歌的風格、意境也會有所轉變,其實何止是詩歌呢?其它文化、藝術等的學習和創作不也都對應著作者本身的心性修養嗎?不也都可以讓人們悠遊其中而提高心性嗎?

【延伸思考】

1、唐詩曾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說說看:你喜歡詩嗎?你最欣賞哪一首?作者是誰?你知道作者是怎樣的人嗎?為什麼喜歡那首詩?

2、有人認為文明的誕生往往是神傳給人文化的,所以這些正統文化就帶有很深的內涵,甚至就是類似神的文化,那麼詩歌是不是也可能是接近神的語言、文學呢?現代人要很快地創作一首好的詩歌,是不是很困難?但是古代卻不那麼難,這是不是意味著古人的道德修養、思想境界遠比現代人高尚呢?古人是不是比較真誠善良樸實?是不是比較富有詩意?

【閱讀資料】

《詩經.考盤》新譯

前言

古人表面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句詩,卻有很深的內涵。孔子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經.系辭上傳》) 看來古人之所以對自己的言行這麼慎重,不是沒有原因的,原來關係這麼重大。

據《史記.孔子世家》說,歷史流傳下來的古詩有三千餘篇,孔子從其中選錄了312首,而成了後來的儒家典籍之一的《詩》,所以孔子本人就有「詩三百」之說。只選錄了三百餘篇,僅取其十分之一,可見其精簡和謹慎。

古詩的來歷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漢志》記載:「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禮記.王制》也記載:「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詩》中的「風」,就是由各地方採集來的。古代官府采詩,是為了瞭解各地老百姓的風俗和生活狀況,從而糾正為政者自身的不足和錯誤。古人詠詩,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抒發胸臆或像今天的人在那裡發洩情緒。古人的言行,都是符合道德的。再者,按今天的標準來看那時候的人,簡直都是出口即成頌,發言便成詩,言行都不離道德的,那當然是簡潔美好而又內涵深刻了,因為有道德的深層內涵在裡面。

【原文】

《衛風.考盤》

考盤在澗,碩人之寬。
獨寤寐言,永矢弗諼。
考盤在阿,碩人之薖。
獨寤寐歌,永矢弗過。
考盤在陸,碩人之軸。
獨寤寐宿,永矢弗告。

【語譯】

盤桓老死在澗邊,澗邊是智慧之人的廣廈
一個人悄悄睡去,醒來時輕輕言語,訴說自己的心志絕不自欺。

盤桓老死在歌野,歌野是智慧之人的綠茵原野
一個人欣然睡去,醒來時放聲高歌,歌詠自己的心志絕不自狂。

盤桓老死在高土,高土是智慧之人本心所居
一個人靜靜睡去,醒來時安然獨坐,靜思自己的心志絕不宣之於人。

【賞析】

漢朝賈誼在他的《鵩鳥賦》中曾說:「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意思是說:真人對世事皆能泰然處之,無慾無求,因為他已悟得了生命的真諦。

《詩經》的作者上至公卿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有男有女。既有情歌,也不乏政論。反映了春秋時代各階層的思想境界,也是那時代人民感情及生活方式的真實寫照。

本詩的作者是個難得一見的奇人,第一奇奇在他甘願選擇的生活方式,人們都不願在荒無人煙的野外生活,都因怕苦怕寂寞,他卻偏偏「甘願盤桓在我的廣廈闊野之間直到老死。」難道他不怕苦嗎?在闊野間(而不是狹窄的名利地)暢遊,我已得到了最難得的自由,苦些又何妨?難道他不怕寂寞嗎?其實能與天地為友為伴,寂寞早已煙消雲散。

第二奇奇在他清靜的思想境界,「獨寐寤言」,只此一句描寫出多少世人難望項背的境界,能孤單一人靜靜睡去已經很難,更何況醒來時只能自言自語,細想世人又能有多少次吃飯睡覺時能真正心安?而能做到這點想必是因為他真的無求,無求就不會有因求不得而帶來的痛苦,當世間的種種都能忘懷時,這才發現原來世間人人都像是那憂天的杞國之人。

這首詩與《詩經.魏風》中另一首《園有桃》的鬱憤哀傷不同,這首詩的詩人以這樣令世人不以為然的做法,特立獨行於世外,還能安然而欣喜地堅守自己的心志或詠或歌。

若喜歡這水,便從澗邊住下;若喜歡這雲,便從曠野住下;若喜歡這山,便從高土而居,浪跡於天地之間。人生豁達如此,真至樂也。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韓信是秦漢時淮陰人,起初在項羽手下當一個小官,項羽看不起他,不肯重用他。但是韓信卻是一個才略極高,又精通兵法的人,儘管他在年少的時候,曾受過胯下之辱,也曾向在河邊洗衣的婦人乞食過,但這些他都沒放在心上,也一點都不影響他的偉大志向。
  •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原是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將怎麼對待你。後來,人們將其簡化成「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則用來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
  • 「作法自斃」這句成語就是由此演變而來,是說立法的人因自己觸法而自害,即比喻自作自受。
  • 子路夜宿在石門,掌管城門開閉的人問:「你來自什麼地方?」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不可行,卻仍挺身去做的人嗎?」
  • 子張問怎麼做才能行。孔子說:「說話忠實誠信,行為篤厚敬慎。雖然到了四方未開化民族的國度也能行。說話不忠實誠信,行為不篤厚敬慎,雖然在自己的鄉里,能行得通嗎?站著,彷彿看到「言忠信,行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坐車,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倚靠在車轅前端的橫木上,念茲在茲,這樣才能行。」
  • 嘗有二雕(1),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2),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玃(3),遂一發雙貫(4)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暱(5)近之,以學彈射。《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列傳》
  • 子曰:「莫我知(1)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2)。下學(3)而上達(4),知我者其(5)天乎! 」 (《論語·憲問第十四》)
  • 孔子說:「可以和人格卑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嗎?他還沒取得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取得官位後,又擔心失去;如果他擔心失掉官位的話,那他就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了。」
  • 孔子到武城,看到子游以禮樂教化人民。孔子微笑著說:「這樣的小地方,哪裡需要以這麼雅正的禮樂教化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正道 (以禮樂教化使人民歸順正道)就能愛人,小人學習正道就容易役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說的對!我剛才只是開開玩笑罷了。」
  • 孔子說:「由呀,你聽過六種美德和六種弊病了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被人愚弄;愛好智能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放縱不受拘束;愛好誠信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遭受傷害;愛好正直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急切、偏激;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傲慢自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