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10月14日訊】

孩子是如何思考的

那些推測嬰兒是如何獲得不同技能和智力水平的科學家們過去一直在爭論基因(孩子出生即攜帶的)和環境(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到的)在影響孩子的生長和發展過程中哪一個更重要。然而這個爭論在過去二十年裡卻逐漸變得沒有意義,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個體的基因天賦在不斷地與它周邊的環境相互作用著。

從基因上講,孩子天生就是來盡情體驗環境的。孩子頻繁面對的每一種刺激——從睡前的擁抱到觀察打架的知更鳥再到整理棒球卡——都是這種體驗的一部份,而且他們的父母們為這種體驗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你的腦子在想甚麼?

直到十歲左右,兒童的大腦就像電動的焰火表演。你的孩子一出生就擁有一千億個腦神經細胞。出生後不久,這些神經細胞就開始忙著發放電子脈衝,從而與其它神經細胞建立連接。大腦製造的這種連接要比你的孩子最終擁有的連接多出幾億兆。這些連接在被使用或被感官體驗刺激時會加強。如果不使用這個連接,那麼這條神經通道就會萎縮並且那個專門的連接也會消失。髓鞘形成是神經連接變得更穩定時發生於連接的過程,即專門的細胞在神經纖維周圍形成高脂肪、具有保護作用的並能隔絕外界的鞘。

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 (PET)是一種通過測量大腦葡萄糖的消化來掃瞄大腦活動的一種方法。研究者運用這種方法發現三歲兒童的大腦要比一個成人大腦活躍兩倍多,並且這種活躍會一直持續到十歲。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掃瞄還顯示當大腦對刺激產生回應時,激活的不僅僅是一個區域,而且大腦還會檢索來自複雜的神經連接網絡的知識或信息。

教育工作者和神經生物學家相信連接網絡的激活解釋了當我們用不同形式把一個特定題目交給孩子們時他們的學習變的最有效率的原因。例如,一個二年級班級老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辨認知更鳥。她也許會和他們一起讀關於知更鳥的故事,在餵鳥處讓他們數知更鳥的數目,然後建議他們畫知更鳥的畫。在孩子們的大腦裡儲存知更鳥信息的區域越多,他們檢索那條信息的路徑就越多,並且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就越牢固。

創造連接

神經連接的創造有一個發展進程時間表。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兒童來說,最易理解特定概念或是開始習得專門技能是有關鍵期的。那些能讓你的孩子看到、走路、或是談話的神經通道在他們六歲時就已經搭建好了。

流利掌握另外一門外語的機會之窗在出生與六歲之間也一直敞開的最大。這並不意味著較大的孩子或成人就不能學習第二或第三門外語,只是她永遠不會再像小孩子時學的那麼容易了。但其餘的連接會確保大腦學習語言的能力在童年時期一直持續下去。大腦學習音樂也有一個關鍵期。開始學習一種樂器的最佳時機是三到七歲之間。

大約在青春期左右,兒童大腦中複雜的具有爆發性的神經活動速度開始減緩。到了十六歲,青少年的大腦神經連接的發展穩定下來。新的連接的製造會持續我們的一生, 但是速度較慢,而且我們的學習能力也會一直持續下去。然而技能和知識一旦獲得,只有通過使用才能維持。如果不用的話就會慢慢荒廢甚至是徹底丟失。當學習變得最不費力的時候,學習和獲得相關神經連接的機會在我們的童年時期便成為無窮。

多元智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許多教育工作者引入了霍華德•加登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的概念。加登納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教授,也是《智力結構》(基本叢書,十週年版,1993)一書的作者。加登納教授描述了一套可界定的人所共有的智能的領域, 但是不同的人所具備的智能強項是不同的。然而,整體上我們的社會,特別是我們的教育體系非常重視那些展示語言、邏輯-數學和空間能力的智能。

但是,正如加登納指出的那樣,我們使用不同的方式回應以不同形式表達的信息——例如書面語言、口頭傳說或是音樂。可以兼顧這些不同智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調整教學使之適應同一組內各個孩子的不同學習風格。一個擅長空間展示並可以畫出一幅容易理解的尋寶地圖的孩子所具有的智能和一個能夠——運用完美的拼寫、用法和語法——為其他學生寫出尋寶指導的孩子所具備的智能是同樣的。

八種智能

1.語言智能
使用語言表達和理解的能力。

2.邏輯—數學智能
數學和邏輯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學分析的能力。

3.空間智能
像航海家或是飛行員,下棋者或是雕刻家那樣在腦中描繪空間世界的能力。

4.身體運動智能
運用整個或局部肢體解決問題或進行創造的能力。

5.音樂智能
運用音樂進行思考的能力,如傾聽、辨別、記憶和操縱各種音樂形式。

6.人際智能
得體而有效地理解別人的感情,並做出正確反應的能力。

7.自我認識智能
認識自我和善於自我反省的能力,包括知道自身的長處、動機、目標和感情等。

8.自然觀察智能
對生物的分辨觀察能力,如動物、植物的演化。

(編譯:秦明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錢穆先生在其《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一文中講到,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意義「並不專為傳授知識,更不專為訓練職業,亦不專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設」,此項教育的主要對像「乃為全社會,亦可說為全人類。不論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論男女,不論任何職業,亦不論種族分別,都包括在此項教育精神與教育理想之內」。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以治國平天下為其終極理想的儒家思想貫穿於蒙學至大學的教育。
  • 【大紀元2012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程志毅北卡報導)根據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簡稱UNC)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貧困兒童如果從嬰兒期就獲得高品質的教育會受益一生,包括獲得大專以上學歷和穩定的職業。
  • 「我們還在菲律賓時就讀於中文學校,也接觸到了一些傳統舞蹈和文化。當然,那些舞蹈是無法和神韻相比的,因為神韻是非常專業的國際演出。」
  • 公文教育(Kumon)是一項課後數學 (Math)及閱讀(Reading)計劃,運用一種獨特的學習方法,幫助每個孩子發展所需技巧以發揮其最大潛 能。課程覆蓋範圍由學前班直至大學。
  • 在美校園槍擊自殺屢屢發生,造成這些悲劇後面隱藏著甚麼樣的因素,其背後是教育的缺失或是道德的低落,親子教育專家孫陳小鳴強調,現在有這麼多的社會問題產生,嚴格講起來可能與在從小成長過程當中,在人格培養上的一些缺陷有關。
  • 現在的孩子們再也找不到藉口不寫作業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孩子們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功課。 而且,我們還是正視這個現實吧:有視覺效果的九九表更有意思。這份電子教育幫手指南是個很有用的參考資源。
  • 兒子五歲以後,我發現我的教育方法應該改變一下了。他現在慢慢地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些事情如果不從道理上讓他真正明白的話,就很難徹底的改變他原有的行為,即使有時由於家長的權威,他不得不服從,但我知道,我還是沒有改變他的心。
  • 許多人問到,為甚麼教育機構崇尚藝術教育。許多人認為,藝術的教育只對將來希望往藝術之路發展的孩子存在著重要性。其實,藝術(視覺藝術、歌舞等)對學生有許多好處。今期,我們就再一起探討藝術教育的好處。
  • 藝術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學習多樣化。在每個課堂裡,孩子們所做的作品背後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若沒有一些額外的知識來推動想像力,孩子們是決對無法完成、,甚至開始作品的製作。而在學習知識的當兒也會多多少少瞭解到文化的部份。在如此的情況下,利用不同文化所提出的藝術特點(如裝飾)能夠培養出對於其它他文化的藝術更多的瞭解與賞識。此外,這也能夠讓學生們瞭解各種文化藝術的創造,新道具的體驗及和其構造。
  • 卑詩省已有6個學區開始著手一個倡導學生自律的教育計畫,該計畫強調在教室中以自律應對學生的精神、身體和心理多樣性,儘管這麼做有時會導致混亂,帶給教師一種充滿壓力的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