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預期!? 11月中國外匯占款淨減少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在美國頻推貨幣寬鬆、人民幣連觸漲停、香港金管局頻頻出手承接美元的背景下,11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資料出出市場人士預期,不但沒有如預期的增加1000億元以上,反而減少了736億元。有分析人士推斷,是資本外逃的結果,也有專家認為事有蹊翹。

中國央行日前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11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餘額為人民幣25.719萬億元,低於10月末的25.792萬億元。10月份外匯占款增加人民幣216.25億元。

與此同時,財政性存款也較上月減少了人民幣1149億元。在年末財政性存款集中投放的背景下,財政性存款減少符合市場人士的預期,也是近期銀行間貨幣市場資金面延續寬鬆態勢、央行逆回購縮量的重要原因。

但外匯占款減少卻讓不少市場人士感到非常意外,市場普遍預期11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會大幅增加。尤其在人民幣逾一個月陷入漲停僵局(儘管事實上沒有明顯升值)。根據以往規律,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企業和居民的結匯意願應當比較強烈,其結果必然是央行外匯占款數量增加,而實際情況卻是外匯占款環比減少。

此外,還有美國連推出QE3、QE4;熱錢大量湧向香港,金管局頻頻入場拋售港元抑制本幣升值。估計外匯占款應該至少增加上千億元,但事實卻不然。

《華爾街日報》報導,外匯占款資料包含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外匯買賣金額,但主要反映央行的外匯交易情況。分析師將該資料視為衡量海外資本進出中國的替代指標,因為流入中國的外匯多數被出售給中國央行。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強制結售匯制度取消以後,部分外匯資金從央行轉移至私人部門手中。
然而,中國央行12月11日公佈的另一項資料顯示,11月金融機構外幣存款減少了19億美元。

資本外流?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提出所謂的「殘差」(即外匯占款─順差─外商直接投資FDI)觀點認為:8月份殘差為-2383億、9月-972億、10月-2014億、11月-2332億;這其中剔除掉外匯存款增加的部分,剩下的為-2217億、-1048億、-2092億、-2595億;與此4個月同期的外匯貸款量還相當大,總共766億美元。這意味著,或許有2000億元的資本外流了。不過,這一觀點並未獲得業內一致認同。

貿易順差收窄?民間持有外匯不兌換?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外匯占款減少主要還是和貿易順差的變化相關。

海關統計顯示,11月份中國貿易順差196.3億美元,相比10月份順差319.9億美元減少123.6億美元,環比降幅達38.6%,明顯弱於預期。

郭田勇說,應該說不排除流出的可能,流出無非就是說企業所持有的外匯沒有賣給金融機構,即可能是企業外匯放在境外沒有往回拿,也有可能境內的企業和居民手裏持有,這都會導致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也認為:11月外匯占款比上個月減少736.23億元。在市場上,幾乎天天出現漲停,且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月減少19.21億美元的情況下,竟然外匯占款會出現如此大的負增長,這裏面一定有蹊蹺,如果僅解讀為熱錢流出,則大錯特錯。

相關新聞
人民幣升值 中國外匯存底將蒸發1184億元
阿根廷或成中共資本外逃地
中國外匯儲備達一兆四千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又創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