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金陵行

文、圖片提供╱百靈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金陵自古帝王州。有人說南京是六朝古都,指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政權曾在南京建都;有人說南京是十代古都,包括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以及中華民國。

無論哪種說法,南京都是個文化遺產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2011年10月末有機會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幾天的旅途卻令我感慨萬千。

南京著名的景點很多,比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河房廳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景色迷人的玄武湖,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莫愁湖公園,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的江南貢院,原來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在變身廟市街景合一的繁華旅遊地的夫子廟;特別有紀念意義的總統府;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中山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墓--明孝陵景區。曾經有人說南京是中國最傷感的城市,的確,最令人傷感的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但是我最想說的是雨花臺和靈谷寺景區。

雨花臺,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梁代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為江南著名風景遊覽勝地。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瞭解雨花臺真實的來歷了,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所剩無幾。因為在1927年至1937年間,中共破壞北伐、煽動造反,尤其從「9.18」日本侵華後,共產黨煽動工人、學生、農民造反,國民黨不得已處決了一些造反者,這些在國難當頭挑起內訌的人成了「烈士」。

中共在雨花臺地區大興土木,建起了全國最大規模的「烈士」建築群,並大肆宣傳,於是佛教名勝被染上了血紅色,成了紅色旅遊區。現在的雨花臺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將原來的含義擠在雨花石文化區狹小的空間中,連南京人都認為雨花臺是陵園。

這裏有馳名中外的雨花石,色彩斑斕,非常美麗,雨花石源自雲光法師講法的傳說--花雨落在地上變成了雨花石。但是中共的教科書告訴我們「雨花石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無神論的中共卻給自己編了一個類似神話的故事。

雨花茶很出名,我以為是南京歷史傳下的特產,沒想到是50年代新培育的品種,為體現革命精神,曾經將茶葉培育成鐮刀型、斧頭型等等,可惜形狀都不能保持,最後定為松針型,象徵烈士精神像松樹一樣萬古長青。看了這個介紹我斷了購買雨花茶的念頭。

中共利用一切機會篡改歷史、改變景區本來含義,因此遊覽時要自己分析。由於中共隱瞞歷史的原因,造成了靈谷景區的落寞和遺忘,人們仍通稱這一片景區為靈谷寺,這裏掩蓋了一段國民黨真實歷史。景點有無梁殿、松風閣、靈谷塔、志公殿、三絕碑等,名人墓葬有鄧演達墓、譚延闓墓等。

靈谷景區位於鍾山東麓,面積約 2000多畝,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時,將原位於鍾山西麓的六朝名刹開善寺遷到這裏,更名靈谷寺,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禪林」。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歲月的流逝,當年的大寺院至清代只剩下了無梁殿和小小的龍神廟。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在靈穀寺舊址修建了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

1928年,國民黨3年北伐,平定中原,建都南京,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在三年北伐戰爭中犧牲的數萬將士,決定就靈谷寺舊址籌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特地聘請美國著名建築師茂菲擔任公墓的建築師,在原寺廟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軸線上為第一公墓,兩翼距中軸300米分別建第二、第三公墓,形成一個極鈍的三角形布局。

新建一座紀念館、一座紀念塔、一座石牌坊,改建金剛殿作為公墓的正門,改建無梁殿作為公墓的祭堂。這些公墓建築現在都保存完好,鮮明的體現出民國歷史文化風格。

1933年6月部分十九路軍和第五路軍的淞滬抗戰將士代表葬入公墓,立了兩塊立柱式花崗石紀念碑。祭堂東西兩端約400米處,是第二和第三公墓,其形式與第一公墓相同。三個公墓共葬入1029名陣亡者。陣亡將士牌坊共分五間,門額上均飾有瓷中華民國國徽。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牌坊


無梁殿,公墓祭堂,是明代靈谷寺唯一保存下來的建築,距今已有 600多年的歷史。因全部磚石拱券結構,不用一木一釘,故又稱無梁殿。正因為無梁它才得以在戰火中倖存,是我國現存五大無梁殿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其他是:山西五臺山顯通寺、山西太原永祚寺、四川峨眉山萬年寺、蘇州開元寺的無梁殿)。

祭堂四周嵌有110塊青石碑,鐫刻陣亡將士姓名、部隊和軍階,包括1926年至1930年北伐軍陣亡將士名單、1932年淞滬會戰中陣亡的第十九路軍將士名單、1931年至1933年華北抗戰中陣亡的各部將士名單,共刻有陣亡將士33,224名,全文165,000餘字,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陣亡者名錄碑刻。

因名額太多,公墓不可能全部容納,經籌委會研究決定,採用「代表葬」的辦法,以師為單位,從每一軍階的陣亡將士中,抽籤選出一名代表入葬,由60個師呈報名冊。


無梁殿


公墓第一公墓墓地位於無梁殿後。建墓時築起梅花瓣形半圓圍牆,內辟蛛網式小路,分列墓穴。梅花是國民黨的黨花,代表國民軍。每位墓穴上置有石碑,上刻序號,陣亡者姓名、軍階、陣亡地點和時間。墓地北側墓牆東、西兩端各有一碑柱,分別刻「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和「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1932年1月28日,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突然進攻閘北,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十九路軍將士奮起抵抗。不久,張治中將軍率領的第五軍也奉命赴上海參戰,中國軍隊的奮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第五路軍淞滬會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淞滬抗戰結束後,1933年6月2日,部分十九路軍和第五軍的陣亡將士代表葬入了靈谷寺陣亡將士公墓,並立此二碑紀念。其中有十九路軍陣亡將士代表78名,第五軍陣亡將士代表50名,合計128名,以象徵紀念「一.二八」之意。

這在國民黨14年抗日戰爭中僅是滄海一粟,國民黨共參加了1000多次大型會戰,犧牲將軍就達200多人。「青山有幸埋忠骨」,每一寸土地都記載著歷史的真實。遺忘歷史、不追尋真相的民族是悲哀的。


第十九路軍淞滬會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松風閣」是以前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館,於1931年起建造,1933年完工後正式定名「革命紀念館」,由蔣介石題書館名。這幢二層樓建築,上下遍設架櫃,當時供陳列陣亡將士遺物或舉辦展覽。抗日戰爭期間,革命紀念館遭到很大破壞,館內陳設損失殆盡。中共奪權後改名松風閣。

中共對歷史文物的破壞是毫不留情的,可以炸毀建築、挖墳掘墓、篡改名稱,連匾額都可以改寫。以前的國民黨「革命紀念館」改名為「松風閣」,原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國葬墓碑上刻的文字全部磨平,改為「靈谷深松」碑,均由中共奪權初期的陵園管理處處長高藝林改寫。

靈谷石塔原名「陣亡將士紀念塔」,又稱靈谷塔,高藝林又亂寫「靈谷塔」三字懸於正門橫帽上。原來刻有譚延闓生平的漢白玉石碑、國葬命令碑現已無字。原墓包在十年動亂中被造反派用炸藥炸開,夷為平地,現在的墓是1981年重建的。

游南京靈谷景區,其實就是在翻看一段真實的歷史。蔣中正在南京多次題寫「精忠報國」,而中共從來都不喜歡這個詞和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因此2011年9月中共大陸南京江甯博物館開業時才發生擺放秦檜坐像的事情(在岳飛後人強烈反對下,2011年12月撤銷)。誰是真正的愛國,大家可以自己判斷。

一路走來,匆匆忙忙,浮光掠影,但是深秋的江南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去南京時仔細讀讀歷史,因為歷史使人明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青藏高原上的古城拉薩擁有蔚藍的天空和清冽的河水,海拔約3500多米,空氣清新。拉薩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北岸,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絢麗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是一座歷史悠久且富有魅力的古城。
  • (shown)山海關是古代軍事要塞,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是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鑰」。從早期古渝關到後來的山海關,這裡曾成為數此戰場,是兵家必爭之地。
  • 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
  • 四姑娘山素有「東方的阿爾卑斯山」之美稱,四座山峰從北到南一字排開,連綿不斷,山體雄峻挺拔,常年冰雪覆蓋,銀光照人。
  •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因處於長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稱乾陵。   
  • 當我們到達關口,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西藏禱告旗飄動著,就像為我們慶祝。幾個中國背包徒步旅行者在古老的茶館裏休息,圍著爐火飲用牛油茶,我們自然的加進這些人當中。
  • 廬山是長江中游的一座文化歷史名山,北瀕長江,南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險峻與柔麗相濟,山峰雄奇挺秀,雲海變幻莫測,流泉瀑布神奇多姿,還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古蹟,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 恆山,人稱北嶽,為中國五大名岳之一。恆山位居北方,古人認為是萬物所伏,為恆常之所,故名恆山。
  • 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以風、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和引人入勝。
  • 珠江又是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河流,碧水瀲灩、華燈閃爍,明珠鑲嵌的百里珠江,向人們展示著廣州城厚重的肌理,訴說著悠悠千古動人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