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正眾人從 害無辜終害己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李廣,乃漢朝武將,是隴西郡成紀人(今甘肅境內)。李廣的武功和才氣都出類拔萃,他一生與匈奴交戰七十餘次,立下赫赫戰功,匈奴稱其為「漢朝飛將軍」,不敢再入侵中原。

李廣自年輕時就領兵作戰,擔任二千四百石的高官長達四十年,始終很清廉,他受到了賞賜總是分給部下,飲食也總是同士兵們在一起,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從沒有提及置辦家產的事。

李廣不善言談,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不是在地上演畫軍陣,就是一起比試箭法。在行軍作戰過程中,有時缺水斷糧,如果發現了水,只要所有士兵沒喝完,他就從不靠近水,士兵們沒吃飯,他就從來不自己先吃。他待人寬容不苛刻,所以人們都很願意追隨他,為他效力。

太史公司馬遷曾用《左傳》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就是:自己行為端正了,不用下命令眾人也會遵從,如果自己行為不端,那麼即使下了命令眾人也不會聽從。

李廣與堂弟李蔡同朝為官,李蔡的人品、名望和功勞都在李廣之下,但李蔡卻一直官居李廣之上,李蔡在孝文帝時已官至兩千石,孝武帝時任代國丞相,後被封樂安侯,元狩二年又被任為丞相,位列三公。還有許多李廣手下的軍官和士兵都被封侯,而李廣卻始終沒有獲得爵位和封邑,官沒有超過九卿。

有的術士或修煉人通過觀察天象的變化,可以預測和占卜人世間的吉凶禍福。李廣就認識這樣一個人,叫王朔,他有一次向王朔道出了自己的疑問,並問道:「難道我的面相就不該封侯嗎?還是我命中註定的呢?」

王朔說:「將軍自己想一想,難道不是曾經有甚麼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曾經擔任隴西太守,有羌人反叛,我引誘他們投降,有八百多人都投降了,我又用欺詐的手段將他們同一天都處死了。至今我最悔恨的就是這樣事啊!」王朔說:「沒有比殺害投降的無辜之人罪過更大的 了,這就是您不被封侯的原因。」

可惜李廣將軍一世英名,卻沒明白「命由天定」的道理,要知道人的福祿那可都是用自己積的德換來的,他現在一念之差興殺戮無辜,這是損了大德了,造下的業力還不知何時能償還得清,又哪來的爵位和封邑呢?

沒幾年,年邁的李廣在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戰時迷路,失期獲罪,最後落得不得善終,抱恨自刎而死,他的幾個兒子也先後早亡,孫子李陵後來與匈奴作戰中戰敗投降,他的母親和妻子兒女都被朝廷誅殺,李氏家族也就沒落了。這不能不說是李廣當年一念之差鑄成大錯殺害無辜的報應。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曾說:「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顯示了孔子對周代禮樂制度、宗法人倫的推崇。而建立這套周代制度的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旦。
  • 魏文侯是戰國時魏國國君。姬姓,魏氏,名斯。公元前445年繼魏桓子位,公元前424年稱侯改元,與韓、趙兩家一起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
  • 古來朝代更迭,看似因某些人物而成,但其實是順天命而為的結果。武王繼承父親文王的遺志,勵精圖治,終於完成伐紂的使命,創建有周一朝。
  • 古來朝代更迭,看似因某些人物而成,但其實是順天命而為的結果。武王繼承父親文王的遺志,勵精圖治,終於完成伐紂的使命,創建有周一朝。
  • 王勃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還懂得醫藥,曾將豆豉入藥醫治危病....
  •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憶秦娥〉一詩中的兩句....
  • 杜甫因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而被後人尊為詩聖,但其生活卻極其坎坷,在求官之日及棄官後,常常要以種藥、賣藥為生...
  • (shown)古往今來,為政者為了治理國家,必定要制定律令刑罰。然而,除了要讓刑罰合理正義外,如何判定和執行這些刑罰,更考驗著所有施政者的智慧。
  • 琴、棋、書、畫合稱「四藝」,乃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必學的藝術專長。其中琴為四藝之首,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是文人的必修樂器。
  • 北宋徽宗年間,開封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測字先生叫做謝石。任何人隨手寫一個字,謝石就可以根據這個字說出這個人的過去未來,不但準確度驚人,而且入情入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