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孟之義利觀(一)

font print 人氣: 1070
【字號】    
   標籤: tags:

「義」和「利」的問題,是中國古代道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正確看待和處理義和利的關係是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子與孟子的「義利觀」都是在對天人關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產生的,是為了從根本上回答人生的目的和理想問題。

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原則;所謂利,是指物質利益。孔孟義利問題上的思想學說,崇義尚道、重義輕利、身任天下,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精英的人生取向,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傳統。

在孔子的義利觀中,認為義是人行動的最高規範,對於人來說,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堅持道義原則。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觀點,提出了「惟義所在」的價值選擇標準,凡事先問:「其所取之義乎,不義乎?」因此認為人的價值集中體現在道德價值上。

孔子、孟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禮崩樂壞的年代,然而他們都是義無反顧的周遊列國弘揚道義,堅持「道濟天下」,拯世濟民。孔孟思想中關於義利問題的論述很多,觀點非常明確,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道義至上

「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君子有著崇高的信念,集仁、義、禮、智、信各種高尚品質於一身的道德楷模。孔子談「義」就緊扣「君子」,這在儒家經典《論語》一書中多有闡述。

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指出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無所謂行,無所謂不行,一切行事只求合於義。

孔子認為義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指出君子「行義以達其道」,「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對安貧樂道的學生顏回稱讚有加,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即使在陳、蔡絕糧,處於困境,仍「講誦弦歌不衰」。

孔子認為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對於品德高尚的君子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於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指出如果知道義了之後,還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於義,這才是真正令人憂慮的啊。

孔子強調「仁」、「義」是君子所必須具有的品德。顏回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

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效法天地之道,而天地之道的根本在於「無私」,君子學道就有了仁愛之心,只有能真正節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懷面對世事,而成就「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仁愛。

君子的意志不僅是無所畏懼的勇敢,而且有承擔重任的堅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除邪扶正,濟世安民,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範。

孔子率學生弘道時曾幾次被困,一次,他詢問學生們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夫子之道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天下沒有地方能夠容納。夫子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標準呢?」

孔子說:「君子修養正道,並使一切能夠歸於正道,如今你不堅持自己的理想修道、並偕同他人一起向道使道德回升,反而降低標準以求別人所容納,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呀!」

孟子同樣認為君子一切行動只能以義為標準,而不能顧及其它,提出「惟義所在」,這在儒家經典《孟子》一書中多有闡述。孟子常把「義」與「仁」、「禮」等字合成一詞使用,謂之「仁義」、「禮義」等,如:「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

由此可見,孟子把「義」看作是人應遵循的,應內化於心的一種行為標準,喻之為「人路」,人之正路。同時,孟子還把「義」看作一種理想的人格,認為君子實踐道義、維護道義,任何時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性,都不能喪失氣節,這就是大節的體現。

孟子認為人們遵守道德,就能正確的、合乎禮義的對待外界的種種誘惑,做到「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達到完全自律自制、以德自慊的境地。

他說:「唯有仁人才能夠無敵於天下,唯有仁政才能使國泰民安。如果在上的不依照義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約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義,官吏不遵守法度,君子觸犯理義,小人觸犯刑律,國家還能生存的,只是由於僥倖罷了。所以說,城牆不夠厚,軍隊不夠多,不是國家的災難;土地沒有擴大,財富沒有積聚,不是國家的禍害。不尊崇道德,才是國家的禍患。……《詩經》上說:『永遠配合天命,將擁有眾多的幸福』。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裏,站立在 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仁人之所為。」

孟子周遊列國,所述乃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之德及王道,受到魏惠王、齊宣王等的禮遇,使其行仁政,民心歸附,多次避免了戰爭的發生。孟子在與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表現出高度的原則,當別人問他為何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量時,他回答:「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話說,御廚告老還鄉後,富貴在身,名望在上。終日閑來無事,閑情難耐,於是雇了一夥機靈能幹的人,開了個酒館。因為都是鄉里鄉親的,酒館漸漸成了大家消遣敘舊的地方。有事無事到酒館坐坐,請客會友,自然熱鬧非常。
  • 曾國藩(1811~1872年),字滌生,清代湖南湘鄉縣人。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權綰四省。謚稱文正。
  • 酒如禍水?仙家之飲與凡人的酒真是天差地別......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
  •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文字簡練,內涵深刻,對仗工整,音調和諧,字數可多可少,但上下兩聯字數相等。
  • 唐僖宗時,一個叫于佑的儒生晚上在皇宮禁城外散步,突然看到皇宮的護城河裏有落葉隨水而下,其中一片樹葉上隱隱似乎有墨漬字痕。取來一看,樹葉上果然有詩歌一首,于佑便把詩歌放到盛放書籍的竹盒裏。他又在御河流動的紅葉中取來一葉,書寫詩句後把紅葉放入護城河的流水中。
  •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 打開歷史的長卷,眾多的人物穿梭其中,為我們樹立了「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典範,尤其是忠、奸的對比總是如此的鮮明與活躍,教化著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們為人處事的根本道理。
  • 諸葛亮二十七歲初出茅廬做為劉備的軍師,現代人總是欽佩他的善於計謀,而對劉備臨終託孤,有許多人解讀是因為孔明的才能和聲望過高,劉備擔心自己死後孔明可能篡位自立為王,不得已以退為進逼迫孔明立誓以明志的手段,這是因為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過分高漲、太過強調自身利益的思想結果。
  • 唐朝元和年間,豫章郡有個富戶姓謝,他生有一女叫小娥。小娥從小就身體健壯,頗有男子氣概。十四歲那年,父親把她許配給段巨貞為妻。成婚後夫妻和睦,兩家人和成一家人經營一條大船,往來於吳楚之間,做載客運貨的大生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