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的雙倍能量

汽車測試: Fusion / C-Max Energi

人氣 10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0月13日訊】縱觀現時在節能汽車市場,歐洲車廠大推以柴油為燃料的汽車,而日本及美國都是以電動馬達為主,有全電力驅動及半電力驅動。

全電力推動汽車的油耗及廢氣排放都是零,缺點是行車裡數頗受限制,以及充電時間較長,由數小時至十數小時。最普遍的半電力驅動就是Hybrid汽車,以Toyota Prius最為人所知,將剎車及滑行時的能量回收至電池,再使用電動馬達推動汽車,從而節省燃油。

Ford C-Max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為了進一步減少耗油量,汽車廠方把內置電池加大,讓車主可先行在家充電,電力行駛裡數也相對增加。Ford把此技術稱為「Energi」,先在旗下的Fusion及C-Max使用,小編前後兩週也分別測試了Fusion Energi及C-Max Energi,對於每天只其作上下班之用,而上班地點也只離家約十多公里,一週下來基本上引擎並未啟動過。偶而要往遠一點的地方,又不用像開純電動車般,要為剩餘電力擔憂。

[[4]]

Ford C-Max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首週測試的是中型房車Fusion Energi,外型豪華高尚,稍微帶著歐洲的設計,引擎蓋上的摺線及車身肩線,都非常優美。配上17吋多幅式合金輪圈,盡顯成熟韻味。車內空間寬闊,座位舒適而承托力佳。中控台裝備有MyFord Touch的8吋觸控式螢幕,與Microsoft微軟合作開發的Sync多媒體系統,可直接播放CD及USB盤內的音樂,更可與藍牙裝置(如手機)的樂曲,非常方便。

[[9]]

Ford C-Max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有著混界車外型的C-Max Energi,外型富時代感,與C-Max Hybrid於今年同時進入北美市場,車前進風口六角型設計與Fusion相似,然而C-Max較圓渾,車身也較高。而C-Max的五門揭背設計也更為實用,雖然兩車已經給鋰電池組佔據了大部份的載貨區空間,載貨區空間仍比Fusion的更多。

車內寬度雖然不及Fusion,可是由於C-Max車身高的關係,無論前座及後排都有極大的頭部空間。同樣在中控台安裝了8吋的觸控式螢幕,在螢幕底部的平面,是控制音響系統的各項按鈕,自成一區。中控台下方則是恆溫系統的各式控制,同時也有其他設備如電動尾閘、自動停車等控制。

[[8]]

Ford C-Max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兩車都有著相似的儀表板,中間圓形的速度表,左右各有一個4.2吋小螢幕,左邊顯示行車資訊如行車里程、動力輸出和剩餘電量等。右方螢幕則是音響或導航資料等。兩車的方向盤上,同樣有兩個十字形的控制鍵分別用以控制兩個螢幕顯示。

[[6]]

Ford C-Max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Fusion與C-Max都是配備同樣的動力系統,2升直四引擎配電動馬達,引擎輸出141匹及129磅呎扭矩,使用e-CVT變速箱。當電池充滿後,純電力可行走約40公里(在不開啟空調情況下),充電時間需要2.5小時(240V)至7小時(120V)。以電動馬達行駛的最高85mph(137km/h)。

擁有68kW輸出的電動馬達,起步加速力已不錯,如深踏油門時,引擎便會被叫醒,加入增強動力。事實上,在市區內只用電動馬達已很足夠,攀爬上坡路也不算費勁。鋰電池也增加了車重,剎車時最好預早減速,也可讓多一點能量回收至電池。

C-Max Energi由33,854加元起,而Fusion Energi則由35,570加元起,價格中等,有些地區更有政府補助,又可省油又可省錢,Ford的Energi系列是不錯的選擇。◇

文:李奧
責任編輯:鍾義雲

[[11]]

Ford Fusion Energi。(攝影:李奧/大紀元)

相關新聞
省在綠葉蔓延時 Ford Fusion Hybrid
小材中用 2013 Ford Fusion
載譽而來 2013 Ford C-Max Hybrid
汽車測試:2013 Range Rover Evoque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