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聲東擊西

陸真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59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聲:聲張。做出姿態或口頭宣稱:要攻打東邊;實際上,暗中卻攻擊西邊。比喻在軍事上使敵方產生錯誤判斷的一種戰術。

【近義;反義】虛張聲勢;長趨直入

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兵略訓》。楚漢相爭中,劉邦派韓信領兵去攻打項羽的部將柏直。

柏直統率兵馬,扼守在黃河東岸的蒲阪,封鎖黃洵渡口臨晉津,阻止漢軍渡河。韓信帶領漢軍來到前線,看到蒲阪地勢險要,又有重兵堅守,知道從這裏硬攻,很難獲勝,便決定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來取勝對手。他把軍營紮在蒲阪對岸,白天讓士兵操練、吶喊,夜裏掌燈舉火,調兵遣將,做出要叢這裏強渡黃河的架勢;背地裏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調移,選擇了夏陽作為偷渡黃河的突破點。

漢軍開到夏陽,做好渡筏以後,就偷渡到對岸,那裏沒有魏軍防守,因此漢軍順利地渡過黃河,攻下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

魏王豹毫無準備,倉促領兵迎戰,結果被漢軍打得慘敗,他本人還做了韓信的俘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