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佐證神話傳說 考古學家巴拉德發現大洪水證據

人氣 285

【大紀元2013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紀曉萌綜合報導)《聖經》中關於大洪水和諾亞方舟的記載幾乎盡人皆知,雖然許多人只把其當作神話傳說,但近二百年來,許多科學家們尋找諾亞方舟的熱情則始終不減。去年底,海洋考古學家羅伯特·巴拉德(Robert Ballard)聲明找到了大洪水的證據。日前,該新聞又被各媒體轉載,使「大洪水」之說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羅伯特·巴拉德的發現

2012年年底,美國海洋考古學家羅伯特·巴拉德拿著一張在以色列海岸發現的公元前750年左右在一場暴風雨中丟失的陶罐照片表示,聖經諾亞方舟故事中描述的大洪水應該是確實發生過。

巴拉德表示,公元前5600年當全球進入溫暖期,世界大部份地區的冰川開始融化,大量的水湧入海洋,引發世界範圍內的大洪水,大洪水通過如今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s of Bosporus)進入黑海。這場狂暴無比的大洪水使黑海從一個被農田包圍的淡水湖變成了巨大的鹹水湖。

研究隊伍發現了古代海岸線,巴拉德認為這是能夠證明大洪水確實發生過的證據。這項發現還得到了碳14同位素探測年代和相關聲納成像結果的支持。

其他科學發現和考證

1955年,法國工業家弗爾南·納瓦拉(Fernand Navarra)從土耳其的亞拉臘山帶回一根橡木樑,並說隱約看見了冰川下有一隻船,這根樑便是從船上掉下來的。專家們用碳14及其他先進技術進行測定,證明這些木塊是「歌斐木」,年代在五千年前。專家們推測,這殘木很可能就是諾亞方舟的組成部份,並認為諾亞方舟就在亞拉臘山上。

1968年,美國動物學家曼森·范倫坦博士(J. Manson Valentine)在大西洋巴哈馬群島的北比密尼群島附近海域發現「比密尼石牆」。順著石牆探測下去,竟然發現更複雜的結構,有幾個港口,還有一座雙翼的棧橋,儼然是一個沉沒幾千年的古代港口。

20世紀末,美國探險家在黑海海底發現了能為《聖經》中記載的大洪水提供重要佐證的史前建築。

2010年10月,由香港探險家袁文輝帶領的首支華人探險隊和當地庫爾德族人組隊,在土耳其亞拉臘山軍事禁區前後搜索五次,費時2年多,宣佈發現諾亞方舟遺址,也證實方舟內部結構確實是木製的。

《聖經》對大洪水的描述

據《聖經》記載,由於人類道德敗壞,上帝決心要毀滅這個世界的文明重新再造。於是上帝命令諾亞建造一個巨型的方舟,把世上每一種生物都留下至少一對,放入方舟裡。這一隻方舟長130米,寬22米,高13米,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有一間間隔開的小艙房。然後天上降下暴雨,把地上一切生物都消滅掉。水退後,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按:亞拉臘山位於臨近亞美尼亞共和國和伊朗的敏感地區,其在創世紀的名稱和現在的名稱完全一致。)

世界各地神話傳說的巧合

除了《聖經》中對大洪水的描述外,在世界各地許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傳說。英國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宗教史學家詹姆斯·弗雷澤(James G. Frazer)發現,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個印第安種族中,沒有一個種族沒有以大洪水為主題的神話。在世界各大陸上生活的民族中也幾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而且描述內容都非常相似。

在這些傳說中,對大洪水的水位描寫和時間描寫幾乎完全一致,持續時間可以統一在100到120天左右,而高峰期都維持在40天左右。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驚人一致的描述,受到警告的人都是男女兩人,並且都在劫難後開始了新的種族繁衍。這場大規模的災難毀滅了地球上絕大部份的人類,使人類文明產生斷層。

在中國,也有很多關於上古大洪水的記載。 如《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島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蛐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中國人都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據說就是以大洪水為分水嶺的。上一期文明被大洪水毀了,後五千年的文明是大洪水後發展起來的。大禹治水的故事發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據考證他治理的河道就是大洪水後形成的。

獨立撰稿人:巧合中有必然

儘管神話傳說被許多人當成不足為信的故事,但獨立撰稿人諸葛明陽則認為這些傳說本身有著不可駁性:「在既沒有交通又沒有通訊工具的幾千年前,世界各地卻幾乎同時存在著內容極為相似的傳說,這無法用『巧合』來解釋。就像西方有上帝造人之說,中國有女媧造人之說,以及非洲和美洲也有他們的神造了他們的傳說一樣,如果這些事不是真的,人類的想像力不可能這麼豐富,也不可能像約好了似的同時產生。」

「如果大洪水之說是真的,那麼『神創論』也就同樣是不可駁的了。而大洪水乃是『天懲』而非『自然』也完全不容置疑了。」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重大突破 英國出土25米長遠古巨型魚龍化石
謎團解開?冥王星與行星體碰撞後獲「心臟」
日本新工藝 可快速生產全固態鈉電池
美眾議院週六對950億美元援助法案投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