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孔子重德尚教(下)

四、何處不可行教化

虞舜時,歷山的農夫侵占別人田地的邊界,舜到歷山腳下去耕種,過了一年,此類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黃河邊上的漁夫互相爭奪水中的高地,舜到那裏去打漁,過了一年,那裏的漁夫都知道尊讓年長的人。東夷一帶製陶器的人往往製造出一些粗劣的製品,舜到那裏去製陶,過了一年,那裏所製作的陶器都很堅實、講求質量了。

孔子讚歎道:「耕田、打漁、製陶,都是舜所管的事,但是,舜到那裏去做同樣的事,是用來救助這些事情的。舜是誠信仁德之人,於是親自前往耕種而自願生活在艱苦的地方,因而百姓都願意跟從。所以說,這就是聖人道德的教化呀!」

西周時,虞、芮兩國國君為了田野的界限發生爭執,他們一起到周文王那裏去評理。兩國君來到周國,看到的是「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一派君子之風。

兩相對比,內心羞愧,兩國君互相說道:「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讓人家給評理呢?」還沒有見到文王本人,他們就都主動把所爭之地讓給對方,結果雙方都推讓不受,這塊土地便被閒置起來,後人稱之為「閒田」或「閒原」。鄰近的諸侯聞知此事,都以文王為典範,並紛紛前來歸附。

孔子讚歎道:「文王之道非常偉大,沒有任何有意的舉動而使人發生了變化,沒有有意做任何事情就接近了成功,這是因為文王能夠一絲不苟、嚴於律己、恭敬待人,然而,虞國和芮國便因此而得到了平定。所以《書》曰『惟文王之敬忌』,是說惟有文王能夠謹慎真誠地修養節制自己,這就是聖人德行的感化呀!」

五、諍諫之益

孔子有一次教誨弟子們說:「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利於行。商湯、周武王因為有忠誠又敢於勸諫的臣子,使得國家更加昌盛;夏桀、商紂不能聽受善言,又有盲目恭順的臣下,便加速了它的滅亡。

如果說,君主沒有正直善諫的忠臣,父親沒有至誠規勸的兒子,哥哥沒有勸諫的弟弟,個人沒有敢於規過的朋友,而能夠一生不犯錯誤,是從來沒有的。所以說:君主有過失時,臣下能夠補救;父親有過失時,兒子能夠補救;哥哥有了過失,弟弟可以補救;而自己有了錯誤,朋友便能幫助我們及時糾正。

這樣,國家便不會有危亡之兆,家庭也不會有悖亂的現象,父子兄弟間不會失去禮節,能夠保持著倫常之道,而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得以永恆地保持了。」

古語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一生中,誰能不犯錯?有些錯,自己能發現,並加以改正;但有些錯,自己卻難以發覺。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曾參每日多次反省自身,謹言慎行,仍會發現自己的錯誤。

君子是修身的楷模,時時內觀自省,這種源自內心的清澈豁達,是一種寬恕仁厚的品格。而身邊能有以誠相待,肯直言相勸的朋友,確是人的莫大福氣。然而,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當人們聽到真誠的規勸時,是否能真正接受並改正?

規諫者能夠使其防患於未然,免致他做出無法彌補的錯事而有所遺憾,這正是規諫的益處,使人知道自行節制,不做違背道義之事。君子力行聖賢教誨,博學之,審問之,明辨之,慎思之,篤行之,修身自律,從善如流,使自己的品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直至止於至善。

六、里仁為美

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在中國古代是指人居住的地方,在這引申為動詞,當居、處講;「知」通「智」,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要處在仁的境況中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人不去使自己擇仁而處,又怎麼能談得上是有智慧呢?孔子說「知者利仁」,是說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會知道去追求仁,使自己處在仁的境況中,那才是人所要去選擇的目的。

孔子一生志於仁,為的就是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處在最美好的仁德中。他提出「仁者愛人」,泛愛眾。講求仁、克己、公正、無私,是聖人、君子應必備的德性修養。

行仁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敬」。而「敬」是以敬天地為前提,認為人們的精神活動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如果大自然有了異常變化,那麼人就應該及時反省改過,因為人如果違背了天理,即便是祈禱也不會得福。而作為一個君子應該懂得順從天理。

孔子認為一個有志於道的人要時常親近聖人、仁人、賢人和有道的人,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聖賢的教誨。如「孔子之所嚴事(尊敬、推崇),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等。」

一次,孔子對曾參說:「子夏的學識會提高得很快,因為他喜歡與比他賢德的人在一起。所以說,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長滿香花草的房子裏,時間久了之後,被其感染與同化。因此,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弟子規》中也說道:「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同樣也是告訴人們,親近仁德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升高自己的道德學識。

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淳厚的社會風氣,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人人都相互關愛幫助,能夠為他人著想,又很謙虛,很恭敬;人人都不去傷害別人,不損人利己,還有誰會認為這種存在境況不為美呢?

古代聖賢教化,無不教人向善,喚醒人的道德良知,使人循天道,講道義,彼此關愛,謙恭禮讓,社會呈現一片祥和氣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