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孩子可能遭受霸凌的九大跡象

秦飛
font print 人氣: 130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校園霸凌行為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使他們今後的生活長期蒙上陰影。霸凌導致的後果包括身體傷害、社交障礙、抑鬱症以及極端情況下的自殘和死亡。

據msn網站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將霸凌定義為「青少年暴力」,而其中「電子霸凌」更成為了新興的公共健康問題。青春期隨荷爾蒙的變化,孩子的情緒會產生極大的波動,父母感到困惑的是,怎樣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被霸凌或在霸凌別人?以下9大跡象可告知一二。

1. 孩子聲稱頭痛或胃痛:這是逃避上學的最簡單辦法。孩子可能確實因緊張或受傷而引起了這些症狀,但也可能是逃避被欺凌的手段。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出版的《2011年學校犯罪和安全指標》(2011 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報告中提到,5%的12歲至18歲學生曾因害怕受到其他學生的傷害而逃學或呆在家中。家長應持續關注孩子的狀況,必要時帶他們去看醫生。有時孩子不願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被霸凌,但卻願意向醫生傾訴。

2. 態度、行為和成績的轉變:在學校中突然改變了行為,例如逃課、不願坐校車,卻讓家長載他們上學、改變上學路線或對成績失去了興趣,這些都是孩子在遭受霸凌的另一個跡象。專家稱,家長應瞭解孩子在學校是否達到了「典型的發展里程碑」。例如,如果有同學獲得了學車證,而你的孩子卻沒有興趣﹔對校園舞會沒有興趣﹔孩子成績倒退,性格大變,這些都是霸凌的跡象。

3. 財產被丟失或損壞:常見的霸凌形式包括散佈謠言、人身傷害、威脅以及排除在社交圈外。還有一種不常見的霸凌形式,即蓄意破壞財產,導致孩子丟失了值錢的東西,包括電子產品、玩具、首飾甚至金錢。儘管孩子經常把東西放在不該放的地方,但有時父母會發現在東西找不到時孩子卻避免談論這件事情,這都可能是霸凌的潛在跡象。

4. 改變社交圈:家長應留意孩子是否突然改變了社交圈,不再被邀請參加各種活動,或不再與以前的朋友交往。霸凌通常是將受害人排除在社交圈外。當然,被霸凌的孩子仍會有朋友,很多青少年也願意嘗試新的角色和朋友圈。專家建議如家長懷疑孩子招收了霸凌,應留意他們從朋友家或一次活動後回家時的情緒。

5. 睡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如果孩子遭受了嚴重的霸凌,他們的神經系統在高速運作,出於「戰鬥或逃跑」的情緒中,壓力非常大。這會影響到身體的基本運作,包括睡眠和飲食。孩子可能在學校裡不去吃午飯,回到家後再大吃一頓,從而引起胃痛。另一些跡象包括飲食失調、短期內體重驟生或驟降。焦慮也能使孩子失眠或是做噩夢。

6. 不願與父母交流:《學校犯罪與安全》報告發現,只有36%的學生在遭受霸凌後願意告訴家長。可以預見,隨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介入他們生活的時間越來越少。女孩比男孩更願告訴家長。可能霸凌行為給孩子帶來太多痛苦和傷害,像傳播令他們尷尬的照片或謠言,致使他們不願告訴父母。家長有時很不解,孩子為甚麼不願敞開心扉與他們交流,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時間來處理這件事,也可能需要成人的教育。

7. 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青少年通常很衝動,經常轉換興趣和社交圈。他們也經常誇張地表達不滿或不感興趣的情緒,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突然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這可能是他們被霸凌,從而出現抑鬱症狀的一大跡象。

8. 絕望、恥辱和沮喪的心情在加劇:青少年總嚮往獨立,希望自己能解決被霸凌的問題。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已用盡了一切辦法,卻沒有任何改變。一些研究強烈支持所有霸凌行為均是導致抑鬱症和自殺傾向的明顯因素。以下幾種學生學生在遭受霸凌後特別容易產生自殺的意念和行為:被「網絡霸凌」的學生﹔有殘疾和精神問題的學生﹔同性戀或變性的學生。

9. 對被霸凌的學生缺乏同情心:科技和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以一個非常特殊的方式傷害了學生:當人們面對面交談時,能立刻獲得非語言的反饋,你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感受到肢體語言,能瞭解他們的感受,這些是通過網絡交流無法獲得的。很多霸凌行為的出現是因為施霸者無法瞭解他們對受害者的傷害有多大。尤其在網絡上,他們可以無所忌憚地霸凌受害者,卻無法立即看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從而使他們全無同情心。

責任編輯:唐依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霸凌(bullying)一直是一個長期困擾美國校園的問題。現在,隨著社交網站比如聚友網(MySpace)和Facebook的普及,霸凌已經從校園裡悄悄地蔓延到網上。這給美國的學校和社會提出了新的挑戰。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今日媒體報導三重地區一位國二學生在校與同學發生衝突,又在校外遭人圍毆,但因擔心被報復,所以不敢全盤和老師反映!臺北縣教育局再次呼籲,近來校園霸凌議題廣受各界矚目,霸凌事件造成的傷害更是令人心痛,要構築安全心學校,幫助孩子遠離霸凌,快樂成長,需要教育局、學校、家長三方共同攜手努力,主動關懷孩子的異常行為,即時處理問題的根源!臺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表示,臺北縣自今年12月25日改制為新北市後,即將於教育局成立軍訓室,屆時將投入更多的專業人力來處理霸凌及反毒,相信對於未來新北市的校園霸凌防制將有很大幫助。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校園霸凌問題持續引起社會關注,教育部為了要解決霸凌問題,除了要求學校主動處理外,校長、老師考績也將受到影響。全國校長協會則質疑,只處罰校長和老師根本無法杜絕問題,就像要遏止飆車、酒後駕車,處罰警察局長就好了嗎?應朝事前防範、控制等方向解決為首要。
  • 古人本以仁義孝慈為天性,絲毫沒有宣導孝慈仁義的必要;唯有大道傾斜不正、六親反目成仇時,仁義孝慈才又被高舉提倡。當國家大張旗鼓杜絕霸凌現象時,問題的嚴重性,已遠遠超過一般人的認知;尤其連最天真無邪的孩子都顯現乖逆暴戾的跡象;樹立倫常法規基礎的校園,都服膺於逞凶鬥狠的叢林法則時,社會前景與下一代的發展,豈是「杜絕霸凌」四字可以訴盡?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新北市長朱立倫29日上午前往警察局主持新北市第一次治安會報,他表示治安工作講求全方位的整合,加強各單位間溝通聯繫,絕不允許有吃案、造假的情形發生。並要求警察局各分局,有校園霸凌事件發生時要視為重要的案件來處理,不能當作是孩童間單純的糾紛;另外,對加害者要透過訪視了解其家庭背景並建立檔案,預防更多霸凌事件發生。
  • 【大紀元12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31日電)高雄市長陳菊今天表示,為防範校園霸凌,會嚴格要求學校落實霸凌事件的校安通報,獎勵落實通報學校,嚴懲延遲通報或隱匿不報學校。
  •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6日電)反霸凌,全台一起來,今天上午8時全台各級學校同步展開,一起張貼反霸凌貼紙、穿粉紅T恤,向校園霸凌說「不」。
  • 「女兒一早背著書包很高興地去上學,沒想到進校園不到5分鐘,就面臨霸凌事件」,台中市1名國小6年級女學童的母親今天在記者會中,批評校園防止霸凌體制,已難因應社會現狀。
  • 【大紀元8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5日專電)日本話題小說與電影「告白」,描述的校園可怕霸凌情景絕對不只是演戲,根據統計,去年光是學校掌握到的霸凌案件就有7萬5295件,學生打老師的暴力事件也多到讓人憂心。
  • (大紀元者葉淑貞編譯報導)在加州的費爾堡(Firebaugh)和圖萊里(Tulare),學校有了一個對抗學生被霸凌的新武器:學生可以在他們的智能手機或電腦上,按下發送/提交的按鈕,提供匿名報告給學校的行政人員。雖然,目前說這個系統能否降低霸凌事件還為之過早,但確實在有些事件的彌平上,這個系統發揮了它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