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農產品安全有保障?

人氣 585

【大紀元2016年11月06日訊】這兩天,農業部又有領導在發表奇葩言論。據媒體報道,在人大常委會的一次專題會議上,面對著「土壤污染對我國糧食安全帶來的主要威脅是什麼」的提問時,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回答,「農產品質量與耕地環境質量不是簡單的對應關係,有的土壤超標了,但農產品合格,有的農產品超標,但土壤不超標,總的看,我國主要農產品安全是有保障的」。此外,該領導還表示,中國的「耕地土壤超標主要是輕度超標,重度污染的比例比較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治理,能夠安全利用」。

領導的觀點特別明確,一來站在「搞土壤的」專業角度,竭力證明農產品的問題與土壤無關;二來以「環保部」的口吻對外宣稱,中國的土壤超標主要是輕度,還能安全利用。表面聽來似乎有理有據,實際卻暴露出了農業部官員底氣不足的一面。如果說,農業部真的信心十足的認為,從土壤里種植出來的農產品與土壤受污染程度無關,那麼又何須多加解釋有關土壤超標輕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對土壤環境行使著監測之責的環保部都從未得出過「土壤只是輕度超標」的結論,而如今農業部這般搶著下結論,又是否有點喧賓奪主?

事實上,環保部的說法可謂是截然不同。今年5月,由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制定的「土十條」(《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出台之前,環保部的部長陳吉寧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土十條」治理土壤污染,是個「大治理」過程。從多部門合作的架勢以及環保部領導所說的「大治理」一詞上,我們顯然能隱隱感覺到,中國目前所遭遇的土壤問題絕非是「小 case」。而這樣的隱憂,在中國環境修復研究院院長的「告白」中也再次得到了印證。

這位與眾多內部人士的觀點不謀而合的專家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和長期性」;「污染物一開始往往很難檢測出來,……,它會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逐步超標」。最終,他表示,「我國耕地污染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說起來,早在2013年,「九三學社「就曾透露,「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在16%以上」。如今,這一結論已紛紛見諸於各大陸媒的相關報導中。此外,還有各地的數據顯示,「廣州有50%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重金屬污染;遼寧省八家子鉛鋅礦區周邊耕地鎘、鉛含量超標都在60%以上……」根據這些歷歷在目的數據,環保部的專家們都一致表示,「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威脅到糧食這一民生命脈」。

有意思的是,農業部那位部長仍在發言中繞口令式的說著「有的土壤超標了,但農產品合格,有的農產品超標,但土壤不超標」。玩這種文字遊戲的目地也就在於,他想刻意迴避耕地嚴重污染亦有農業部的一份「功勞」的事實。有資料顯示,「中國耕地面積不足全世界的一成,卻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中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的話來說,「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使農業成為了最大的污染來源」。既然是「大量使用」,農業部也就毫無理由將責任推給個別農民。畢竟官方的狂征暴斂向來不只是針對一小撮人,而農民一味追求產量也顯然與繁重的稅賦有關。

如此,我們不難想像,飽受著工業污染以及大量化肥、農藥侵蝕的土地,又怎能種出皮肉之軀所需的各類食材?這種吃飯幾乎等同於吃「毒」的悲慘現實,又怎會不使得中國人的健康每況愈下?因此,中國的農產品安全是否有保障,不能僅憑農業部長的一句話,而是應該由老百姓的健康說了算。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毒水餃事件嚴重影響山東農產品出口日本
胡坤明:不可多得的《民以何食為天》
法進口中國產豆粕  三聚氰胺超標50倍
觸目驚心 大陸毒食品內幕(3) 重金屬蔬菜 (視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