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孟仁母親教子廉明

因為有了母親的教誨,孟仁才養成了勤奮的精神和方正廉明的性格。(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10
【字號】    
   標籤: tags: ,

孟宗(?-271年),字恭武,江夏鄳縣(今湖北省孝昌縣)人,後因避吳末帝孫皓字改名孟仁。他出身寒微,最後官至吳國司空,是三國時期孫吳後期重臣,歷任顯位。

孟仁是中國古代著名孝子,《二十四孝》中的「哭竹生筍」就是關於他的故事。可以說孟仁的一生行事,全都是他母親以身作則,盡心教育的結果。

從孟仁年幼時開始,孟母便開始對兒子進行嚴格的教育。孟仁年少時,便出門求學,跟從南陽學者李肅學習。孟仁的母親是個有心人,臨行前,特地為兒子趕製了一條特別厚實而且特別大的被子。旁人見她做法獨特,猜不出她的用意,感到驚奇,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孟母告訴人家:「我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品性,可以贏得別人跟他交往。出門求學的人大多貧困,有的學生外出求學,甚至沒有被子可帶。我縫這樣一條大被子,就是為了讓我兒子的同學,可以跟我兒子同睡,以便跟我兒子結為益友。這對他學習上一定會有所幫助。」話一經點明,旁人也就完全理解了孟仁母親的良苦用心和仁厚。

孟仁領會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讀書非常勤奮,常常晚上挑燈夜讀,不肯休息。他的老師李肅,對他十分讚賞,當面誇獎他說:「你真是宰相之器!」

孟仁成年以後,開初擔任驃騎將軍朱據手下的小軍吏,這時,他便將母親接去一道生活。他官職既卑,又很不得志,境況十分艱難。一天晚上外面大雨,家中屋漏難以安寢。孟仁自己倒還不覺什麼,只是感到竟讓自己母親經受這樣的苦楚,越想越覺得難過。他從床上爬起身來,情不自禁地流淚哭泣,向母親謝罪。

孟仁母親卻不以為意,她勉勵兒子道:「只要你不忘志向,勤奮努力,受點苦不算什麼,有什麼值得哭的呢!」盂仁聽到母親的勉勵,立即收淚止聲。

驃騎將軍朱據知道他們母子倆的窘況後,便將孟仁提升為監池司馬(即管理漁業的小官)。孟仁雖家裡境況貧寒,卻很清廉。這時候,他的母親已經不在他的任所,而是回老家去住了。孟仁雖身為監池司馬,卻自己學會了結網,又用自己結的網,親自捕魚。他將捕到的魚加工成魚乾,寄回家中給老母親吃。孟仁母親收到後,反倒當即將魚乾退回,並寫了一封信去責備兒子道:「你身為漁官,卻將魚乾寄給我,難道你不懂得要避嫌疑嗎?」

孟仁在母親的不斷教育督促下逐漸成熟起來。後來他當了縣令,仍然不能將老母親帶到任上,因此每得到什麼時新的食物,都要先寄回家,給母親吃,以盡孝道。孟仁母親後來亡故,孟仁十分悲痛,不顧朝廷的法令,棄官不做回家守孝。幸而朝廷知道他的孝心,赦免了他的過錯。事過之後,仍然讓他出來做官。

因為有了母親的教誨,孟仁才養成了勤奮的精神和方正廉明的性格。

(《三國志·孫皓傳注》、《淵鑒類函》等)@#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語云「積善餘慶」是指積德行善之家,福報盛大,恩澤及於子孫。以下為古籍中記載幾個與科考和功名有關的故事。
  • (Fotolia)
    寫詩和繪畫有一個重要訣竅,就是:觀察仔細,想像具體;移情入物,形神兼備。
  • 教子女以技藝,固然重要;但教子女以品行,則更為重要。絕不可忽視對子女的品德教育!
  • 他們在那種環境中通過親身經歷,從老一輩身上學習到很好的理念。但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孩子沒有這種環境,因此容易變得自私自利。
  •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自己首先要表現得優秀。
  • 伯禽、康叔兩人一聽,恍然明白了長幼有序,幼輩應該尊敬長輩的道理,於是,便滿懷信心地再去見父親周公。一進門,他們畢恭畢敬地走路。到了堂上,又恭敬地行跪拜、參見之禮。周公見兩個兒子完全改變了,異常高興,摸著他們的頭,撫慰他們,讓他們吃飯,又問是哪位賢人教他們的。
  • 陳寔,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今河南許昌)人。他為官以寬厚待人著稱,時人說:「他有善,則歸於別人;有過,則歸於自己。」他少時作縣吏時,有次地方上殺了人,同縣有位吏員,懷疑是陳寔所殺,將他抓起來加以刑訊,陳寔吃了不少苦頭, 好不容易才獲釋放。後來陳寔當了督郵,卻並沒有報復這位當年抓他、拷問他的吏員 ,而是請縣令許某禮遇他。遠近之人,聽說此事,均極為欽佩他的雅量。史書記載: 「他代人受過之事,甚多。」可見其性格之寬厚。
  • 終其一生,宇文贇都算不上一個好皇帝。周武帝對兒子的一番苦心教育,可說是不但毫無成效,反而還養成了宇文贇文過飾非的惡劣品性。唉!教育子女,真是應該細緻週到一些為好,不可僅是威嚴責打而己。
  •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進士,曾在府縣中任職多年,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官職。歐陽修晚年,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師銜致仕。
  • 每天早上,賈玭讓賈黃中直立,拿出書卷展開,比量著兒子的身體長度,要兒子每天都要將與他身長相等的書卷讀完。賈玭將這叫做「等身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