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升官請客先講明白 預誡杜絕私情

作者:羅真

中國象棋(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19
【字號】    
   標籤: tags: ,

嚴訥,字敏卿,號養齋,明代常熟(今屬江蘇)人。他於嘉靖二十年(1541)考中進士,入朝做官,一直做到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嘉靖四十四年,又兼武英殿大學士,併入參機務。他為官能關心民生疾苦。因為江南屢遭倭寇之患,又逢天災,百姓死的死,遷的遷,他請求朝廷減免賦稅,以紓民困。又因為朝廷選用人才,太拘於資格,不能盡行錄用,更請求朝廷放寬選拔人才的途徑,主張凡有出眾的政績者,均應破格擢用,量才授官。

嚴訥性格謹嚴,連平時家居的一言一行,都不肯有絲毫的隨便,總要按他的固有章程辦。有一次,他請江蘇金壇縣的王宇泰太史為他治病。王宇泰到嚴訥家中時,太陽才偏西。可一直等到上燈時分,嚴訥才從裡屋出來相見。王宇泰感到十分驚訝,問嚴訥為何如此?才知道嚴訥平時一向要到這時候才見客。這天即使是請醫生來為自己看病,他也絲毫不肯破例。儘管如此,嚴訥對家中的僕傭等人,卻非常寬厚,所以家中僕傭,在他面前都無所顧忌。他坐在廳堂上會客,下人們在一旁嬉笑打鬧,有時甚至撞到他的身上,他也只是閃避開,從來不責怪他們。

後來,他被朝廷任命為吏部尚書。這時候,正是大奸臣嚴嵩在當宰相,吏治很是腐敗。嚴嵩倒台後,吏治才有所好轉,但仍有不少不良現象。嚴訥在任時,能潔身自律,努力做到廉潔奉公。《明史》本傳記載,嚴訥曾「與朝士約,有事白於朝房,毋謁私邸。」他之所以跟朝臣們約定:有公事在朝廷辦公的地方談,不要私下到家中談,實際上是為了杜絕請託、走後門的營私舞弊現象。

嚴訥在接到朝廷授予他吏部尚書的任命後,認為這是大官要職,必須特別警戒!就吩咐家裡人備辦酒席。家裡人毫不知情,以為嚴訥要請什麼客人?待到酒席準備妥當,問起:「今天請的客人是誰?」嚴訥對家裡上上下下的人說道:「今天並沒有別的客人,我備辦的酒席是特意請你們的。我受朝廷的深恩,被委任為吏部尚書,那就絕不能辜負朝廷對我的信任。我仔細考慮過,如想要徹底杜絕走後門、通關節等營私舞弊的行為,必須首先從你們開始!所以我今天特地邀請你們作客,趁此機會先把話給你們說說清楚!」講完這一番道理,他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麻將、棋子之類,送給自己的家人們,說道:「你們平時如果空閒無聊,可以用這些玩藝兒自己娛樂娛樂,千萬不可出門去惹事生非!」親屬和傭人們聽了他這番正氣凜然的話,一個個都深受觸動。家中的僕傭們,則更是誠惶誠恐,都恭恭敬敬地表示:願聽主人的話!於是家中的人一道入席,歡宴一場。

後來,一直到嚴訥從吏部尚書任上退休,他的家屬和僕傭等人,都始終循規蹈矩,沒有一個人做過接受請託、代通關節之類的營私舞弊的事。

(《明史‧嚴訥傳》、《柳南隨筆》卷六)@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母親黎氏說:「俗話說:一世買書三世讀!我們家境貧困,就只剩下了這一大批書。能教給你知識的,也就是這些書。書是讀不盡的,但能從一卷書中,學到一句兩句,就受益不淺了!」
  • 魯班教子可說是有理有節,他極有耐心地等待了一個時期,然後選取適當的時機加以教育。該抓緊的時候,便絲毫不肯放鬆,因此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王吉性清廉,一生過著清苦的生活。到他的兒孫輩,雖已較為講究車馬服飾和飲食,但家中也沒有金銀錦繡之類。當他不做官後,照樣布衣蔬食,過著和普通百姓一樣的生活。
  • 儘管王溥一直在朝中擔任宰相之職,家中每當有客人來,王溥總是恭恭敬敬地站立在旁,小心待候父親王祚和客人,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 李晟性格嫉惡如仇,治軍尤為嚴明。他對部下的每一件小功勞,都能牢記不忘,隨時說出哪一個有什麼功勞,哪一個有什麼能耐。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奴僕,只要有小善,他也必定記下其姓名。
  • 王翱的妻子聽到女婿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有心找了一個機會,對丈夫說起將女婿調進京城之事。不想王翱為此大怒,猛地一推桌子,把他一貫敬愛的夫人的臉也擊傷了。王翱的女婿賈傑,始終沒有能夠調動職位。
  • 岳飛堅決辭謝說:「為國家效勞,是我們父子份內的事。如果這樣受封,岳雲就有可能居軍功而沾沾自喜,那我也就難以率領部將了,這實在是有害於國家啊!」
  • 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可以炫耀的祖先,又沒有值得一提的宗族姓氏,而最終卻能夠名播四方,並且傳之後世,不也是做學問的結果嗎?所以,君子是不能夠不學習的!
  • 寇準俸祿雖多,卻不肯建造宅第。隱士魏野,為此特意贈送給他二首詩,其中有句道:「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稱讚寇準雖位居顯要,卻不肯建造宅第。
  • 柳公綽治家歷來謹嚴,對子弟要求相當嚴格,其家法深為士大夫們所欽佩。柳公綽的舅舅薛能、薛從都是朝廷要員,一個繼舅和他一樣也擔任節度使,而岳父在朝廷中官職也很高,可說是一門顯赫。但柳公綽從不因官位高而傲人,依舊謙恭守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