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為孩子爭取正義」的父親能如願?

人氣 270

【大紀元2018年02月28日訊】這兩天,江蘇徐州報考事業單位、卻以第一名身分「落榜」的女碩士紀元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相比她的遭遇,其父為女兒維權的坎坷經歷以及在接受採訪時的感言似乎更令人動容。

這位父親替女兒維權以辭職為代價,並且歷經了重重波折。據他回憶,「剛開始就是找人社局講道理嘛,道理講不下去,我就去徐州市政府法制辦申請行政複議,接待的人不收材料,我就讓紀元給徐州市人社局『局長信箱』寫信」;「後來紀元給徐州市人社局事業處打電話」;「跑了能跑的部門了,結果卻感覺是一個迷宮」。於是,這位父親只能選擇走上「民告官」之路。

在收到「一審判決確認徐州市人社局取消紀元聘用資格行為違法,但不會撤銷這個決定」的結果之後,紀元的父親仍表示「一定會上訴」。對「徐州市政府方面對相關人員做出了處罰決定」,他也表示「不認可」,認為「處理這些幹部和紀元是否得到公正待遇沒有任何關係」。他堅定的對記者說,「為孩子去爭取正義,而不是讓她忍氣吞聲」。

「為孩子去爭取正義」這話,或許不只是一位中國父親的心聲。但問題是,能將此信念付諸行動,並堅持努力下去的中國父親為何卻十分少見?這大抵不是因為父母們不愛自己的孩子,而只是由於身在一黨治下的中國父母們普遍對現實絕境感到束手無策而已。要知道,在一個以權力、獨裁為中心的時代,孩子無爹可拼,似乎就意味著他的前途已被阻隔。

更何況,紀元的父親所面對的不是孩子找工作,而是她要走仕途。擺在今天,進事業單位跟入朝為官似乎就是一個道理。「朝裡無人莫做官」若放在如今這個買官賣官猖獗的腐敗亂世,則更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此外,在行賄受賄、請客送禮的腐敗亂象早已普遍存在於各領域的境況下,找工作又豈有特殊和例外?

不少中國人或早已深諳,在中共大搞錢權交易的境況下,那些有關係的或有權貴可攀附的,即便沒有學歷,也能謀到一份旱澇保收的職位;即使無所事事、沒活可干,也照樣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吃著空餉。而如今,徐州女碩士求職被拒的悲劇,卻讓我們看到因沒關係、無門路、不攀附權貴所導致的另一種結局,那就是即便考了第一,能力超群,也只能當一回「編制外人員」。

由於紀元是以「專業不符」為名被拒,因此有媒體站在「正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招考專業劃分標準口誅筆伐。一篇文章指出,「如果嚴格摳字眼,將『中國語言文學』理解為專業而非大類,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可能壓根就不存在」;「目前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招考,專業分類並無統一標準」;「同一省份中的不同地級市又有著自己的標準」;因此「近年來,類似因專業名稱問題而引發的招錄爭議,並非個案」;「『各自為政』為招考部門擴充的自由裁量空間對於招考公平性的傷害,不能不引起警惕」。

如果這些都符合事實,我們似乎更應該質問,這種奇葩的標準為何能在中國存在這麼多年?每一次的招考若是參照這種漏洞百出、且會傷害公平的標準,又是如何讓各級政府單位準確無誤的選拔出人才的?如果不公的招考並非個案,法律為何沒能發揮效力,司法審判又為何屢屢不讓人信服?

答案其實已十分明顯。在一個權力凌駕法律,司法被淪為政治奴僕的一黨專制社會,又會有哪個政府部門、國家單位害怕被監督、查辦?又會有哪一種公然挑戰法律權威的政治行為害怕遭到司法審判?如今,在維權路上屢屢受挫的中國父親仍要堅持訴諸法律,為自己的女兒爭取正義,也就更令人感到扼腕與悲憫。

任何形式的「民告官」要想勝訴,都必須以特權當道讓位於秉公執法為前提。一個中國父親要想讓自己的女兒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就必須翹首以待,特權壟斷就業等各類市場,獨占高薪、穩定工作等各類資源的局面被打破。

然而,若將這種希望寄託於中共的自覺自愿,那恐怕就是白日做夢。因為打破市場被壟斷、資源被獨占這一局面的惟一方式,只能是徹底推翻獨裁、解體專制,讓特權無所依托。只有實現了權力制衡、司法獨立,社會大群才有爭取公平、正義的可能。#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中國各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中國面臨求職難 大學生爭當保姆
鄭州女碩士從事業單位辭職到火鍋店
顏丹:「985」、「211」可遏制「拼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