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吃毒 打破迷思 6要點安心選購食材

文/綺芳

人氣 1885

純天然的食物真的存在嗎?食材從產地到餐桌,消費者不免擔憂過多的農藥殘留會造成人體負擔,即使是野菜如果沒有經過檢驗也能吃得安心嗎?水源變質、空氣浮塵、土壤酸化都會影響蔬果的品質,如何選購食材吃得健康呢?

目前,世界各國對於「純天然食物」定義概念相較模糊,主要是因為法律規定有異。一般可粗略區分為有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的傳統栽種方式,俗稱慣行農法;和不使用化學物質耕種的所謂自然農法、無毒或有機農法。

採購在地食材

購買當地、當季的食材既符合天時地利人和,較能避開農藥過量的問題。(詹亦菱/大紀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法國有句名諺:「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說出你是誰!」不同區域種植的農產品各有其特色,順應天地的自然循環,人體有相呼應的食材。

購買當季、當地的食材,因為農作物順著水土生長,在地銷售就不用施以過量的農藥催化其生長,再加上運輸時程短不用噴灑防腐劑保鮮,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讓在地食材難以被取代。

傳統農業栽種方式又稱慣行農法(CONVENTIONAL FARMING),為了賣相佳、提高產量,控制生長期、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殺蟲劑等各種化學藥劑,這些毒素透過烹調仍可能殘留於人體,導致消費者對於食材的選購心有餘慮。因此,各國政府在農產品之化學農藥殘留也有容忍值的管制。

「對食材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擔心。」有些葉菜類本身就不容易有蟲害,更無須噴灑過多農業,例如地瓜葉、A菜,就很適合在傳統市場購買。至於農藥殘留問題,消費者可以選擇農藥含量檢驗合格或有機、自然農法、無毒的農產品。

自然農法、無毒、有機有什麼不一樣?

有別於傳統栽種方式,「自然農法」是著重於生態循環、活化土地、順應時節的栽種法;不施化肥,甚至連有機肥都不使用。比方「稻鴨米」,就是指飼養稻鴨啄食稻田內的雜草和蟲類,水稻不施化肥、不噴灑農藥,讓水稻和稻鴨共同生活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生態系。可以想見,購買自然農法的農產品不用擔心農藥污染等問題,但因為產量不多,價格相對昂貴。

市面上也有很多產品宣稱「無毒」,但是究竟什麼是無毒也是各有說法,一般來說是指產品沒有化學農藥殘留,但是不代表有經過官方檢驗和認證。所以,消費者如果想選購安全食材可以考慮標榜有機(ORGANIC)的農產品,因為各國政府針對有機品大多有其檢驗法規和機構,並且會在產品外包裝貼上有機認證標章。

有機農業是永續循環的栽種法,相當重視人與生態的循環關係。不施化肥、不噴灑化學農藥,採用天然方式防疫病蟲害以減輕環境負擔,例如:農藥取用樟腦油、茶皂素、微生物製劑等;肥料使用農作物殘渣、稻穀發酵為有機質以改善土壤性質。

有機產品有什麼特性又如何辨別呢?很多人都以為沒有噴灑農藥、天然栽種,所以認為長的瘦弱或外觀有被蟲咬就一定安全,「蟲會吃代表人類吃了不會有事」,但是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以下是關於有關農產品常見的問題,為您解答迷思:

問題一:選購有機蔬果要選表面有被蟲咬、瘦小,賣相不好

(×)農產品外觀生長不佳和使用的肥料、栽種方式有關,錯誤種植亦無法避免蟲害,因此蔬果被蟲咬未必沒有農藥。如果農民對農產品精心照顧,在技術和農作物特性下功夫照料,有機品外觀一樣可以肥美、吃起來鮮甜。

問題二:有機農產品一定沒有噴灑農藥?

(×)有機農產品採用抗病蟲害的天然防疫方式,運用天然農藥和資材(樟腦油…等)來取代化學農藥,並非農藥「零檢出」。此外,有機農作物可能受到鄰田噴灑化學農藥或空氣污染而吸附極微量的化學物質,導致檢驗出農藥殘留。歐美國家對上述情況設定農藥殘留容忍值約5%;在台灣農藥殘留值一直是爭議的話題,官方對各類農作物有設定不同容忍值,目前都比5%要低。

問題三:有機農產品營養、風味都比傳統農法的產品好。

(×)《美國農業貿易季刊》指出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表示,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佳。飲食安全上,有機品不使用除草劑、殺蟲劑、抗生素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相對有益。根據研究,食品貯存方面,傳統農法栽種的產品比有機品提早發生劣變、不易儲存;至於營養成分有機與傳統食品差異不大。

問題四:只要貼上有機認證標章就是有機產品。

(×)產品要標示「有機標章」,各國政府有制定相關法規及符合法規標準之民間(官方)有機認證機構。消費者選購產品必須注意有機標章仿冒問題,記得要選用符合官方認定的機構標章及國家標章。

以美國為例,各州驗證機構要通過農業部(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 AMS)認證授權,並依循《美國國家有機管理標準法》執行,對於有機進口品亦須通過美國國家有機驗證才能販售。

其中,產品完全是有機原料外包裝標示「100% ORGANIC」,有機成分達95%標示「ORGANIC」,並且可以貼上綠色標籤「USDA ORGANIC」。另外,不能貼有綠色標籤的是有機成分等於或低於70%的產品,只能在產品成分中敘明「含有機成分」,如「MADE WITH ORGANIC INGEDIENTS…」「CONTAINS ORGANIC INGREDIENTS」。

日本、台灣和歐盟、中國則規定產品有機原料必須佔95%以上才能標示「有機」,低於95%只能在成分中敘明有機成分。至於有機轉型的農作物,一般需要在產品外觀標示「有機轉型(有機轉換)」的文字,不會貼有國家級有機標章,大多會貼有認證機構的標章。

organic logo
常見的有機認證標籤.。(圖片來源/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安心選購食材

提升對食材的知識力,可以讓採買變得更輕鬆又放心!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療勝於藥療」,照顧家人的健康從採購食材下功夫的確不容小覷,畢竟吃進去的食物對人體有深遠的影響, 以下有六點建議:

1.購買當季、當地的食材。

2.分散原則,時常更換購買通路和商家,降低風險。

3.善用網絡和各界評價資訊,挑選優質通路商(實體、網絡店等)。

4.選購通過政府核可的認證標章。

5.時常變化菜色,購買不同的蔬果種類。

6.提升自己的食安知識。

希望以上基本食材觀念能讓大家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功用不輸小蘇打 檸檬清潔6個妙用、2個禁忌
控制糖尿病糖分 澱粉都不能碰?控糖重點其實是「它」
【健康新視界】浴室防菌5要點 徹底斷黴菌
「四物湯」不是有喝就好 飲用時機藏學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