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難中奏響天音的聖徒──巴赫(下)

作者:沉靜
巴赫畫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7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續前文

堅守初衷 不辱使命

當時歌劇蔚然成風,寫歌劇前程似錦,財源滾滾,功名顯赫,與巴赫同齡的老鄉亨德爾(德語:Georg Friedrich Händel,另譯:韓德爾,1685年2月—1759年4月)就因多部歌劇譽滿歐洲,大紅大紫。迥異他人的是,巴赫一部歌劇也不寫,不媚俗流,堅守初心。他浩如煙海的創作囊括了除歌劇之外的所有體裁,其中宗教作品約占75%。

1723年,38歲的巴赫告別了厚待他的克滕公爵和宮廷樂長職位,拋開一切顧慮,來到萊比錫聖‧托馬斯學校的教堂唱詩班任教,在此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後的27年。他擔任托馬斯合唱團的指揮、領唱、管風琴師兼教拉丁文,負責每個禮拜日和宗教節日的音樂創作和排練演出,還擔任其它三座教堂的音樂指導。此外,他要為婚禮與葬禮作曲演奏。他還有個萊比錫城市音樂總監的頭銜,負責督導安排萊比錫所有教堂的音樂事務,為該市的大型宗教活動提供音樂。雖然被官方當作三等品僱用,工作繁重,薪水低微(報酬只有克滕的四分之一),養活一大家子捉襟見肘,但他覺得是「承蒙主的旨意」為實現夙願而來,就盡心盡力地做好。

德國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前的巴赫像。(Zarafa/wikipedia commons)

於是,《聖誕節清唱劇》、《復活節清唱劇》、《聖母頌歌》、6部經文歌、5部彌撒曲、4部受難曲、295首宗教康塔塔、189首讚美歌……如江河入海源源不斷、浩浩蕩蕩奔涌而來。作為作曲家的他,又是怎麼找到那麼多時間來完成如此高產又優質的作品?這樣超高的工作強度缺眠少休又怎樣維持創造力?一場場排練演出之後,是一輪輪趕稿譜曲的壓力,難以想像,他晚上在與嘈雜的學生宿舍一牆之隔的家裡如何潛心創作?嬰兒哭,孩子鬧,走廊老鼠竄跑……在令人煩躁不安的環境裡,忙累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巴赫竟寫出了《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卷二)、《哥德堡變奏曲》等這樣爐火純青的巔峰之作,真是不可思議,這是「所有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德國作曲家瓦格納曾如此感慨。

「諧和的音樂是從天國來的」,巴赫認為自己不過是幸運地成為傳遞天音神樂的使者。「我的音樂源自於信仰,深信我的才華是神的恩典;我作曲是為了榮耀神,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巴赫說,「不注意到這點,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音樂,只會有魔鬼般的喧譁。」 謙卑的他總是習慣性地在手稿末尾寫上拉丁文:S.D.G(Soli Deo Gloria),榮耀只歸於上帝!

彈奏管風琴的巴赫。版畫,約1725年,大英博物館藏。 (Rischgitz/Getty Images)

管風琴與康塔塔

巴赫在全面繼承歐洲幾百年音樂傳統的基礎上融匯創新,把巴洛克複調音樂藝術推到極致。身為虔誠的信徒,管風琴音樂和康塔塔的創作貫穿了巴赫的一生。

與複調音樂史緊密相關的管風琴是西方宗教儀式上不可缺少的樂器之王,特別能烘托神聖的信仰氛圍。巴赫共為教堂創作了150首管風琴聖詠曲,莊嚴肅穆又舒緩悠揚,充滿詩意和聖潔光彩。其中一部分是早期在魏瑪時的作品,包括他為初學者寫的《管風琴小曲集》裡的45首。管風琴師是巴赫家族引以為豪的祖傳職業,即興演奏管風琴更是巴赫的絕活兒,他善於根據一個音樂主題,輕鬆自如地用各種複調音樂手法加以發展變化,並能連續不斷地演奏一兩個小時。「他的雙腳仿佛長了翅膀般在腳踏板上飛馳,有力的音符如雷般響遍整個教堂,太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對巴赫的神技讚歎不已……」樂迷們耳熟能詳的管風琴名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熱烈奔放,英銳豪邁,史詩般的氣派,一如青年時代的巴赫。

除散佚的以外,巴赫約寫了295首廣泛用於教堂禮拜儀式和宗教節日的康塔塔,還有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如《婚禮康塔塔》、《農民康塔塔》等。康塔塔(cantata)是比清唱劇規格略小的清唱套曲,是一種包括朗誦式的宣敘調、詠嘆調的獨唱、重唱、合唱和管弦樂的多樂章聲樂套曲。常以序曲開始,合唱結束。眾讚歌的合唱是宗教康塔塔的「骨架」。巴赫在路德讚美詩的基礎上,糅合各種音樂技巧,使康塔塔更加生動完善,兼具深邃的宗教和哲學內涵、傳統的儀式感、雍容的古風和美學意義,既有通天精神,又接地氣,引人入勝,雅俗共賞。

聖托馬斯教堂(Thomaskirche)(公有領域)

負重前行 風雨兼程

對他而言,辛苦的是樂團排練。再怎樣龐大的作品,巴赫只要稍微瀏覽便能完全掌握。他聽力非常敏銳,即使是在大型樂團演奏時,也能聽出十分細微的錯誤。當他指揮時,非常在乎精確,對節拍的掌握幾乎到了驚人的地步。遺憾的是,他極少能碰到不需要他糾正錯誤的演奏組合。那時萊比錫教堂樂手大都是業餘人士,跟宮廷的專業樂師沒法兒比。之前的教堂音樂都比較簡單,固定的模式曲調,業餘愛好者尚能應付。而巴赫音樂的深廣雋永和技法難度(如多聲部處理、對位變化),就是專業人才不認真排練都難以勝任。沒有合格的樂師,他幾乎幹不下去,而市議會對他的陳情置若罔聞。初始他對樂手配置及其素質很失望,後來就鼓勵大家像他年輕時那樣下功夫提高技藝,他的那些鍵盤教材、練習曲對隊員的輔助效果一天天明顯。培訓調教樂隊的過程相當不易,要包容有耐心,也不能任其吊兒郎當亂彈。巴赫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一次排練時,他抓起頭上的假髮扔向出錯的樂手。這事也成了官方指責他常舉的例子,這些外行說樂團水平夠好了,不需要指揮,只要他領唱就行了。

在他們看來,巴赫人為地增加音樂的難度,搞得樂隊和合唱團都很累。本來大家可以按慣例做禮拜,聽聽簡單的聖樂就回家,而《馬太受難曲》一聽就好長時間。巴赫太特出了,他的音樂與眾不同、豐富多彩,權貴們對於搶了他們風頭的音樂感到疑惑和不滿,他們不喜歡超出通常範圍的創意和變化,更願意要個聽話好用的僕役,而不是不落俗套、富有創造力的音樂家。

頂頭上司們想把他束縛在體制的框架下,碾壓巴赫藝無止境的創作空間。後期上任的校長強烈反對學生在巴赫的聲樂課上投入太多精力,他削減了古典及神學課程的比重,認為巴赫的音樂和其嚴格的教學作風都不合時宜了。幾個嗓音好的男孩去學其它科目,唱詩班裡插進來一些「根本不是搞音樂料」的學生,要實現規範而嚴謹的教堂音樂之夢,聲部完整無缺的唱詩班對巴赫非常重要。他上書投訴,如泥牛入海。矛盾衝突開始檯面化,當局還背棄了與巴赫的合約,剝奪了他的很多職權並消減薪酬。

誰能想到,正是這個他們看不上的桀驁不馴的人把聖樂推上了最高峰。不被理解,無人喝采,鮮為人知。巴赫遠超時代之處正是無法被時代所接納的,他對音樂的拓展豐富和境界提升都是前所未有的。

巴赫不得不減少宗教音樂的創作,逐漸把重心轉向了大學音樂社演奏的場所──名流聚集的齊默曼咖啡廳,吸引了不少音樂家和樂迷參與,從中發掘並推薦人才。輕鬆詼諧的世俗風的《咖啡康塔塔》就是他這一時期的佳作。

巴赫的家庭音樂會經常舉行,兒女們組成的樂隊水準頗高,妻子安娜是女高音,還幫他抄寫了很多曲譜。人們看到巴赫常與兒子一起參加戶外演出,他的4個兒子後來成為當時知名的音樂家。

耳順之年後,巴赫到一些城鄉教堂檢修管風琴,順路拜訪老友。1747年,這位無冕音樂之王在古鋼琴上即興為腓特烈大帝演奏賦格變奏曲,在場眾人無不瞠目結舌、嘆為觀止。這就是為「國王的主題」所作的包括六聲部賦格在內的系列曲目──《音樂的奉獻》。

任怎樣得失毀譽,只要樂思如清泉般汩汩流淌,巴赫就隨時都能進入創作狀態,信手拈來就是一段妙曲。只要投入音樂中,他就寵辱皆忘,全身心沐浴著神的恩典……當他還是個在月光下抄譜的小孤兒時,他就知道自己生來就是以音樂為神工作的。臨終前,歷盡滄桑、雙目失明的他,最在意的是能否得到神的接納,他口授了最後一首管風琴眾讚歌的禱文:「我行至您的寶座前……請給我一個極樂的歸宿吧,主啊!請在末日那天喚醒我吧!」

聆聽巴赫 神性復蘇

直到1829年門德爾松(德語: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又譯孟德爾頌,1809年—1847年),在柏林指揮公演了《馬太受難曲》,人們才發現了被埋藏百年的驚世瑰寶,從此開始了巴赫音樂在全世界的復興。那天音聖樂的旋律和聲,向世人傳達著蘊於靈魂的信仰,歷經苦難依然善良的心,能復活的真正的神性。

從1723年巴赫傾注心血執教起,快三百年了,聖托馬斯合唱團仍是全球頂尖的童聲合唱團,其嚴格的訓練和傳統精神也經由老巴赫之名傳承下來。成千上萬的粉絲絡繹不絕地來到閃耀著巴赫榮光的萊比錫,坐在托馬斯教堂緬懷巴赫,聆聽經典……

巴赫的簽名(公有領域)

我最初與巴赫結緣是那首廣為流傳的《聖母頌》,是古諾根據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裡的前奏曲改編的。那種空靈柔美、虔敬安詳,縈繞心頭……

2006年,我聽了比利時根特古樂合唱團演唱的《b小調彌撒曲》,非常震撼。印象頗深的是一個田園風樂段,長笛吹奏,如沐春風,似溪水叮咚,羊羔吃草,男高音歌手Julius Pfeifer以清澈透明的音質唱出了清新寧靜之美。後半部的合唱,時而歡樂明快,時而深沉有力,再加上小提琴,柔音雙簧管和法國號,氣勢更加雄偉……我完全融化在音樂中,如夢飄飛,滿懷欣喜,淚光閃閃。若不是受到神的感召和啟示的藝術聖徒,怎能寫出這來自天國的偉大樂章?!

聖托馬斯大教堂內的巴赫之墓(DerHHO/wikipedia commons)

靜聽細品,倍感其真樸高潔。他總是把上天的音樂乾乾淨淨帶給你,理性平和,去蕪存菁。沒有那些愛恨情仇和個人好惡,即使有也是人類共同免不了的生離死別——怎樣面對的問題。其多聲部交織的複調音樂既恢宏立體又均衡有序,匯成和諧的暖流,好像在告訴你,這樣的困境並非你一個,我們都曾有過。他是通過音樂讓你仰望星空、敬神向善的。隨著美妙舒緩的音樂沉思祈禱,翱翔於崇高的境界。

他的音樂像穩固對稱、雄偉壯觀的建築;又像環環相扣、精密轉動的齒輪;那由嚴謹規範構成的賦格,多聲部和聲此起彼伏,錯落有致,變幻多姿,氣象萬千。

超越時空的巴赫音樂是信仰的力量,靈魂的昇華。他在康塔塔《醒來吧》中叮囑著芸芸眾生,醒來吧,快點醒來吧,天門已開,在暗夜中點亮你的燈盞,迎接救世主的到來……@*#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開國之父之一、發明家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創造了許多著名的卓越發明,最廣為人知的如他從天上引電,從無形到有形,發明避雷針。在他所有的發明中,最被忽視的是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能與貢獻:被富蘭克林自己聲稱「給予他最大的愉悅」的玻璃琴(Glass Armonica)。
  • 弗朗茨‧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也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他的鋼琴曲獨樹一幟,交響詩則開拓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他的交響曲想像豐富、宗教作品動人心弦且具前瞻性、歌曲也格調甚高。李斯特的論文《論藝術家的處境》對改善音樂家的社會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 蒙特威爾第是現代歌劇之父。歌劇雖然在蒙特威爾第之前便已成型,但蒙特威爾第首次確立了歌劇中戲劇性結構的原則、及三部曲式的歌劇詠嘆調,他為推動歌劇藝術由文藝復興時期向巴洛克時期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L'Orfeo) ,不僅是當今歌劇舞台最古老、最完整的歌劇,也是近代歌劇的起點。《奧菲歐》在西洋歌劇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 蕭邦是19世紀傳奇的浪漫派鋼琴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只專注於鋼琴曲的創作,為鋼琴曲注入了新的生命。他譜寫的序曲、練習曲、圓舞曲,以及表現故鄉特色的波蘭舞曲,皆真情流漏,永遠存在人們心中。他也被稱為「鋼琴詩人」。
  • 巴赫的六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堪稱史無前例,獨步寰宇。但在巴赫有生之年並未受到重視。三百年後的今天,卻是所有大提琴家演奏里程上的試金石、聖母峰!
  • 晚年,亨德爾在雙目失明中繼續創作,拖著病體參加義演。他悲天憫人,扶助貧弱。他把《彌賽亞》幾乎所有的收入用於救濟孤兒,他還被聘為倫敦最大的慈善機構的棄兒醫院院長。1759年春,74歲的老人照例指揮了《彌賽亞》的演出,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倒下了。他得到了國葬禮遇,
  • 儘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暫(1756年─1791年),但他創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作品; 他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管弦樂作品、歌劇、合唱音樂和歌曲。 他創作的歌曲鮮為人知,經常被大眾忽視,其實他的歌曲有其獨特的美感和音樂趣味。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在柴可夫斯基很小的時候,靈感就不請自來了。布朗教授在書中寫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教師芬妮‧杜爾巴赫(Fanny Dürbach)有一晚看到柴可夫斯基在育兒室裡,眼睛閃爍著淚光。「當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只回答:『噢,那個音樂!』但那時候周圍並沒有任何音樂。『把祂移走!祂在這兒,這兒』,小柴可夫斯基一邊啜泣一邊指著自己的腦袋,『祂不讓我有一絲安寧!』」
  • 舒伯特
    小舒伯特(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音樂的巨匠。他身高不足5英尺,身量瘦小,長相普通,而且只活了短短的31年。然而,從他去世後留下的幾封書信中,人們卻能窺見他溫柔而善良的靈魂,沒有怨恨,沒有奸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