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真相:常被提醒的孩子 有「習得無助感」

作者:王宏哲

在不斷的挫折後,孩子會感到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87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媽媽帶孩子來評估,對孩子「被動、該做的事無關緊要、要人家一直催」感到煩惱。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被動的小男生跟我說:「反正我又達不到老師要求的字體工整標準,也達不到媽媽要求的速度,我就是很爛,沒什麼好努力的!」

聽了之後,真的替這個小男生感到擔憂,小小年紀,就已經有「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甚至產生了絕望、抑鬱及意志消沉的心態,真是太危險了!這可是許多兒童心理及行為偏差的根源呢!

父母可能不了解什麼是習得無助感,也不知道當教養方式錯了,就會讓孩子更無助、更被動,因此,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孩子被罵慢吞吞 會產生放棄心理

所謂「習得無助感」是指人或動物,在不斷接受挫折後,會感到自己對於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

1967 年塞利格曼(Seligman) 教授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習得無助感」一詞,他以狗做了項經典實驗。實驗內容是,起初將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只要蜂音器響起,若將籠門打開,在電擊前,狗狗非但不逃,反而會先倒地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有主動逃避的機會,牠卻選擇絕望的等待痛苦來臨,這就是「習得無助感」。

(圖/親子天下出版提供)

之後,很多實驗也證明,這種習得性無助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我從跟媽媽口中「被動、慢吞吞,做事丟三落四」的孩子諮詢互動中發現,這些到了小學還沒有自律的小朋友,多半都沒什麼自信,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產生挫折。我認為,某些因素,與孩子一天到晚被「唸」有關。

在教養中,多數父母會不經意地流於減分教養,也就是說,一開始先認定孩子的自律分數有90 分,吃飯、睡覺、梳洗、收拾玩具及做好份內的工作,他都應該要做好。

但實際的教養現場就像戰場,無法時時刻刻盡如人意,一旦孩子做不到時,父母一急,就想插手控管,這時不僅音量大了、臉色難看,威脅恐嚇的語言也都一併出現了!

如果偶一為之還能接受,怕的是存在家裡的自律戰爭,就像八二三炮戰,始終打不完,最後搞得全家人身心俱疲,孩子自信心沒了,你也輸得慘兮兮。

(圖/親子天下出版提供)

大人常把「做好」當作是應該的,而忘了鼓勵

想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如自動自發起床吃早餐而不賴床,當然能用獎勵與懲罰兩種方式,如果父母的教養上有很強的信念,認為這些是孩子本來就應該要做好的,那麼,他得到的懲罰一定會多。

雖然我不是要父母在孩子的行為教養上,一直給糖吃,但自律確實是很難的功夫,如果孩子突破自己,就別拉不下臉,該給的適當鼓勵仍是必需的。

─ ─摘自:《教養的真相:圖解孩子講不聽、叫不動,大人該懂的破冰對話》親子天下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得以延續數千年長盛不衰,是源自於中國古人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古人在孩子幼時即以身行言教將倫理、道德、因果和聖賢理念灌輸給他們,使其涵養熏陶於童蒙之時,終身不改其志。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更是蔚為大觀,流傳久遠,培養出無數的聖賢君子和棟樑之材。
  • 教養子女可說是天下父母一件最艱難也最有意義的工作。身為父母應如何陪伴和引導孩子走一條快樂、健康與充實的成長道路?本文摘錄Lifehack網站10則專家給父母的建議及常見教養誤區:1. 傾聽。2. 讓孩子看見你犯錯。3. 容許孩子闖禍和犯錯。4. 一起到戶外活動。5. 教導孩子感恩。6. 稱讚孩子做的事,而非稱讚孩子本身。7. 開開心心玩一場。8. 教導孩子善心。9. 以肢體碰觸向孩子表達愛。10. 協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 我們已看到了自信和衍生而來的動力,對於均衡而有效的學習是多麼重要。我們絕不能就此打住,一定要告訴你幾個心得和途徑,協助你引導孩子提升這至關重要的信心。
  • 台灣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率由2007年的25.4%上升到2014年的29%;國中學童則由27.8%增 加到28.8%。台北市衛生局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莉玲說,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約五成依舊是胖,10~12歲的孩童,體內細胞變化最大,最可 能影響成年體型,因此國小學童肥胖防治不容輕忽。
  • 協助孩子成長、加深信心和自尊,必須透過獨立自主。對自己有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辦法獨當一面且能做得恰當。
  •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表現優良,很多父母拿金錢當作誘因,在小孩的功課拿到好成績時,就給他金錢作為獎勵,其實這種做法對孩子沒有好處,最好趕快改掉。
  • 《爸爸去哪兒》中,每一對親子都有讓人欣賞之處。而小公主夏天,更是擄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而我認為夏天非常幸運,有一對懂得做EQ教育的父母。
  • 當然,也有些孩子平時在家表現很好,到了公共場所就變成「人來瘋」,亂跑亂跳像個沒有教養的野孩子一樣,或者無理取鬧,大聲哭喊,讓父母很難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