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多話的孩子找到自己的舞台

王瑩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3日訊】

愛說話的孩子通常是討人喜歡的,但是有時他們沒完沒了的話匣子也會讓你煩惱,你不禁會聯想起生活中一些你不太喜歡的多話的成年人,你擔心孩子會發展成你所不希望的樣子。  

孩子的多話往往起源於牙牙學語的時期,那時他們早熟的發音能力和語言能力經常博得大人的注意、誇獎和驚喜。大人們鼓勵得越多,這些孩子就越能說。實際上,讚揚的確很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詞彙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有一些孩子就會慢慢地養成過於注重口頭交流的習慣,在他們的心裏說話就等於聰明。  

多話的習慣一旦養成,孩子會在不自覺中喜歡說,而不喜歡聽。當他們大一些的時候,儘管他們的話不再受到那麼多重視,但是他們已經很難從沉默的聆聽中得到快樂,只有在滔滔不絕地說話時,他們才能找到好的感覺。他們的老師們往往不理解這種內在的壓力,只看到他們成為不受老師和同學們歡迎的人。  

那麼,怎樣幫助這些多話的孩子呢,下面是來自兒童教育專家們的建議:  

1.鼓勵他們的其他興趣 挑選一些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的活動。這些活動應該是鼓勵他們利用自己的精力和行動,比如遠足、騎車、操場上玩的遊戲,或者棋牌類遊戲。這些遊戲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減少他們說話。  

2.正確引導他們的談話 多話的孩子之所以有時不討人喜歡,是因為他們的話往往重複、沒有意義、平淡也缺乏組織。其實多話的孩子往往有著比較強的語言能力,他們需要的是你正確的指導,讓他們的談話更有創造性、建設性和清晰的邏輯結構。可以鼓勵他們寫故事、日記、信,給兒童雜誌寫文章和詩歌。對這些寫作形式的熱情既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又可以避免一些無意義,讓人煩的談話。如果孩子不太喜歡寫的形式,可以變換一些方式,比如讓他們打在電腦裡,或用錄音機錄下來。  

3.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舞台」 辯論會、時事俱樂部、話劇社以及學生會,這些課外活動是多話的孩子最好的舞台,在這些活動中,他們會不自覺地強迫自己在說話前做比較深刻的思考,不但培養他們從思考中得到樂趣,也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聽眾,讓他們重新找到自信和自尊。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方网7月4日報道﹐2001年3月﹐博士們的母親李振霞撰寫的《我家走出四個博士》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教育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該書目前已經是第6次印刷。全國有17個省邀請“博士媽媽”傳授教子良方﹐去年﹐李振霞在9個省20多個城市作了60多場巡迴報告﹐所到之處﹐有很多家長髮出感慨﹕“我到今天才知道該怎樣當家長﹐我實在太愧對我的孩子了﹗”
  • 我們四個是所裡最年輕的幹警,經常在一起說話,關係難免密切些,有人開玩笑說我們是“小四人幫”。小莫年齡最大,小伙子大塊頭,小時候還跟一個老頭學過幾天武術。後來老頭說他沒“武德”,不教他了。但就憑他那兩下子,還真在我們所裡橫衝直撞沒遮攔了。小王比他小一歲,瘦高個兒,走起路來一搖一搖地,說話兩面光,做事看風向。小秦年齡最小,在現今這個時代像她那樣樸實,不講打扮的女孩子已經不多了。小秦平時很節儉,省下的錢都交家裡了。老所長董老頭快要退休了,也沒雄心大志往上爬了,可是對我們卻比那些年輕所長要嚴得多。人家都說他身體不好,頭腦也不好使,對上級不會來事兒,對下級不會籠絡,不然早就跳出這個小派出所啦。但我總覺得不是那回事兒。每次他對我說話時好像都知道我想什麼,他那表情好像總是說:“我知道,我什麼都見過啦,什麼都經歷過啦。”
  • 大台北限水措施解禁,您最想做什麼?有家長帶著孩子奔向游泳池;有人連忙向度假飯店訂房洗溫泉、做SPA 去;有人搬出堆放已久的冬衣大洗特洗;也有人開著愛車到洗車場報到;做餐飲生意的商家更開心終於不必忍受停水的不便。悶了好久,台北人的生活就要慢慢回復原來的自在。
  • 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可怎樣才能如願呢?專家們提示,大多數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點:附圖
  • 在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很不起眼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毒,有人进过少年管教所,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三次胎。家长拿他们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
  • 對一個有家小的人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被逮捕或判刑,而是與家人和孩子失去聯繫。我想楊建利此時的心情正象我去年在北京安全局失蹤時一樣,不是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心,而是整天爲了遠在美國的妻兒老小而寢食不安。不僅如此,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失去了聖經和教會也是同樣的讓人難熬。
  • 威廉想把剛剛脫下的T恤衫疊起來,他拿起衫的肩部,翻過來,把袖子卷上。母親過來告訴他從下擺疊起更方便,并且皺褶也少一些。威廉卻固執己見,說"所有的孩子"都穿有皺褶的襯衫。不一會,兩人便大聲吵了起來,威廉把T恤衫揉得皺巴巴的,一把扔到地下,气沖沖地跑了。他母親意識到,"可怕的青春期"開始了。
  • 據北京晚報7月8日報道﹐最近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首都醫科大學做了“市儿童青少年傷害相關危險行為調查”,調查涉及9200多名學生,結果發現近1年內有23.2%的學生打過架,不走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的學生也有兩成以上,此外還有15.3%的學生騎車帶人,近9%的學生經常騎車闖紅燈,另外14%的孩子常受到父母打罵。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小學生打架的事和被父母打罵的最多; 令人吃惊的是,大學生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和過街天橋的最多,比率高達35.9%。
  • 孩子和他們分床睡後不久,他和她的感情發生了危機,沒有吵,沒有鬧,他們也平靜地分床而睡了。 附圖
  • 孩子在日常學習中,不管看到了甚麼新的事物,或者學到了甚麼新的知識,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讓人知道,以獲得別人的評析、讚賞,求得心理上的滿足。這種「表現欲」是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增強而發展。表現欲是兒童的一種情感因素,兒童越是高興,表現欲就越是強烈。附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