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現在的社會鼓勵大家展現個人特色,表現自己獨特的一面。所以,別把自己埋沒在垃圾場,本文教你利用兩個簡單的練習找到真正擅長的事。《我要的新人生》作者川原卓巳,是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的丈夫,也擔任Netflix實境節目「KonMari~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的執行製作人,將麻理惠品牌化並推向全世界。川原卓巳在著作中分享兩人一路走來實踐的心法,幫助你刪除人生多餘的負擔,重新找回令人怦然心動的自己。
************
人是群居動物,從小到大我們經常聽到如與人為善、團結力量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等,希望能縮小個人意識以創造最大的群體價值。在這樣的框架下,大部分的人很容易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甚至因此迷失自我,或努力維持與大家相同的步伐,避免成為異類,整個社會仿彿都在鼓勵大家隱藏個人特色,不斷複製他人的人生。
不過,現在的價值觀已經截然不同了。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進入全新的世代,價值觀也隨之變化,現在的社會更鼓勵大家展現個人特色、表現出最獨特的一面。這是個愈來愈不需要委屈求全的世界,不需要再用「不合理的磨練是訓練」、「蹲低才能跳更高」這類的話鼓勵自己忍耐。
畢竟,讓鑽石更顯價值的地方絕對不是在垃圾場。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環境讓你很痛苦、工作讓你窒息,你完全可以離開它。無論你承擔著什麼樣的責任、有什麼樣的追求,就算放棄現在走的路,也不代表你就無法達成那個目標,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是自由的。
「成為自己」為什麼最重要的是丟掉那些不適合自己的東西、不做不符合自己特性的事?因為我們本能性地會選擇與大眾相符、合乎他人眼光的方式做事、生活。雖說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但當我們一直做著與特質不符的事,它就會被埋藏在內心的深處,得不到好好施展的機會,而我們又用太多力氣去滿足外部的期待,漸漸就會愈過愈迷惘、愈不快樂,連帶也會影響表現。
我以前也曾努力活成他人定義的「成功」狀態,任何事都想挑戰看看,就像在闖關累積紀念章一樣,什麼都想做,也不管自己適不適合,做不好的就花更大的力氣去學會,然後做得更好,畢竟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總鼓勵大家「把握機會,把每個挑戰當成磨練」。雖然我隱約察覺自己在給他人建議、輔佐他人以及溝通方面的能力還不錯,但並沒有特別發展。後來認識麻理惠才發現自己擁有太多了,我應該「捨棄」大部分,包含技能,我天生就具備的特質就是溝通的能力,我應該好好發展這塊,而不是去學更多技能,就像將所有武器都扛在身上的戰士,反而因為過度負重,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此,建議你透過以下練習,徹底找出自己不適合的事:
1. 擬定「不想做的事清單」
對你來說什麼是「在開始前連碰都不想碰的事」、「做了也很無聊的事」、「做了很累的事」是什麼,例如:
‧調整時程 ‧和不合拍的人一起工作
‧睡眠不足時下的工作 ‧和必須防備小心的人一起度過的時間
‧檢查細節和確認作業 ‧工作休息時間的八卦
‧看不出成效的降價溝通 ‧在通勤時間搭車去上班
‧為補業績數字簽的合約 ‧穿著不合身的衣服
2. 記錄週末活動,發現你的天賦
當你將一切的行動簡化到「喜歡、有興趣、想嘗試」接下來會面臨另一個難題:「找回長久以來丟失的特質」。這裡有個祕訣,在行動的過程中留意自己的感覺,做哪些事你花的時間最少?哪些事讓你做到忘記時間、再難都會想辦法克服,那都是你做的事和特質相連的證明。當我在幫助我的客戶尋找特質時,我通常不太會注意他們怎麼介紹自己,而是留意他們都在做什麼。因為人可以用嘴巴說出任何話,而真正的性格只會呈現在行動上。
因此,當他們介紹完自己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會用幾個問題幫助我們能聚焦、挖掘出顧客的個人特質:
「你下班或下課的時間都在做什麼?」
「哪些事是你自動自發,不是別人要求你去做的?」
以前還在人力管理公司上班時,我會利用下班時間和週末畫畫、幫朋友做生活諮商,也喜歡研究音響。我會去人氣咖啡店,也會去書店逛逛,也喜歡逛賣場、百貨。哪些事是你假日在做的事?例如學習新的語言、插花、學吉他、研究紅酒?留意自己大概都花了多少時間,如果你能持續做超過七天,我相信其中一定有與你特質相連結的點。
如果真的找不到也沒關係,直接創造一個吧,例如運動、攝影、烹飪、看書⋯⋯建議可以從免費的線上講座或實體研討會開始,挑幾個你感覺有趣的主題,聽幾個老師上課,如果感覺不太適合就放棄,這裡的關鍵是一定要聽從自己的感覺,這也是幫助你更快找到自我特質的練習之一。
以下提供簡單的自我覺察練習,幫助你更快找到「成為自己」自在發光的捷徑:
練習:寫下度過假日的方法
假日或不受工作或學校束縛的時間,你會做些什麼?
‧用手機看漫畫 ‧思考1年後的計劃
‧看 YouTube 影片 ‧用社群軟體聯絡朋友
‧午睡 ‧和小孩玩
‧整理電郵信箱 ‧喝杯現磨的咖啡
‧重新檢視備忘錄中的事 ‧煮咖哩
像這樣記錄下來自己閒暇時的活動,大概觀察兩週左右,一定會有意外的新發現。
(網站專文)
<本文摘自《我要的新人生》,天下雜誌提供>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