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公所致函市長 反對在華埠建收容所

人氣 31

【大紀元2021年08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關於市府計劃在大華埠區增設遊民收容所的計畫,紐約中華公所上週三致信市長白思豪表示,該計畫不僅有害而且危險,將成為唐人街持續發展和維持的障礙。

市府將在堅尼路349號的四層停車場改建新的庇護所,收容200名單身男性遊民。此處距唐人街R車堅尼路地鐵站僅2條街500英尺距離,令社區擔心遊民倍增。

中華公所主席于金山表示,最近遊民攻擊當地居民的事件有增加現象,社區許多居民都對當地商家和居民的安全焦慮。大家尤其記得2019年發生在唐人街的可怕案例,當時一名遊民半夜持金屬棒攻擊在華埠街頭熟睡的五名遊民,打死4人。

他說,那次悲慘事件,再加上現在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瘟疫的興起,不可避免地使唐人街處於更脆弱狀態。此外,市府不顧當地居民強烈反對,已經在唐人街地區設有一個懲教所和五個毒品濫用康復中心(包括地蘭西街109號、拉法葉街233號、7 Gouvemeur Slip、東百老匯46號和東百老匯62號)。

于金山主席說,這些戒毒所密度過大,唐人街目前的環境不適合再增加負擔,很難不給當地商家、居民造成進一步的問題。

「眼看遊民日益增多,我們不是貶低支持他們的價值和緊迫性,但我們社區的安全同樣重要,不容忽視。」於金山說,中華公所支持市長的使命,但前提是社區得有這個資源,才能為減輕遊民負擔提供援助,現在選擇唐人街作為這種特殊住宿「不可行」。他希望市長重新考慮選址。

CB2除男收容所 還將新增女收容所

在2020 財年,紐約市有超過122,926名無家可歸者睡在紐約市的庇護所繫統中,十年間增加了42%。到2021年1月,單身的成年遊民人數同比增加了109%。

根據市長白思豪2017年「扭轉遊民潮流」計畫,市府計劃在全市開設90個新庇護所,平均每年新增五個庇護所,每個社區內都有一個本地的庇護機構。

根據第二社區委員會(CB2)的會議紀要,市府除了計劃在堅尼路349號新設男性遊民庇護所外,還將在一到兩年內在11街西27號增加一個由Project Renewal運營的女性遊民庇護所。因為市府遊民局發現,截至2019年5月,庇護床位最多的是布朗士CD4區,收容了3733人,而曼哈頓CB2還沒有庇護床位,全市59個社區委員會中目前有9個沒有庇護床位,因此按「公平份額」要攤一些過來。

堅尼路349號的收容所不會收容街頭流浪者,即未申請「永久」安置且未經過評估程序的流浪者。由於其位置靠近為兒童服務的設施(例如學校),根據法律,該庇護所不會收容性犯罪者;但會收容一些從寄養家庭出來的,或者曾被監禁過,或遭受過家庭暴力的人。居民可能有心理健康或濫用藥物背景。

翻新工程目前處於設計階段,開發過程預計大約需要18個月。由於庇護所屬於「一種合理使用」,因此不受紐約市ULURP土地審查流程的約束。◇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華埠附近酒店變收容所 社區不滿
紐約市府給華埠增派人力關心遊民
華埠游民殺手的5年人生軌跡
紐約收容所危險 精神健康項目缺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