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唐詩】五絕第一 短短20字鼓舞千古人心

作者:踏雪飛鴻
《江天樓閣 軸》,描繪大江大河上的樓閣,讓人聯想起黃河上的鸛雀樓。(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6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南宋詩論家嚴羽評點唐詩的高妙處,他說「詩有詞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於理;本(宋)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這句評語,正好點出了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一詩的絕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賞讀《登鸛雀樓》】

遠眺西山邊,白日披上霞光彩衣依偎著大山,就要走到今天的盡頭;轉頭東望,天際線下,黃河浩浩湯湯流入大海。

一般人看到「白日依山盡」,恐怕多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吧!詩人王之渙並非這般,他追索在夕陽那山之後,在大海那邊之外,還有什麼呢?他說:想要看得更遠、窮盡千里目,那就更上一層樓吧!登高望遠的豪邁之氣,勵志之意,飛越大山大水間,帶動人的夢想起飛!

《登鸛雀樓》一詩非常貼近白話,自然質樸,然而二十字中,展開尺幅千里的氣勢。短短的五絕,在全篇四句二十字中盡用對仗,卻沒有鑿痕,展現出氣象高遠深闊的山河勝概,以及登得高望得遠的哲理。景、情、理自然而然溶接,天衣無縫。

原本的鸛雀樓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唐代河中府),前瞻中條山,下瞰大黃河。此情此景化入《登鸛雀樓》詩中展現「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氣象,盡收大山(中條山)大河(黃河)的境界,展現山河勝概,讓人胸懷為之開闊;日西逝、水東流又埋下了人生立志在少年的伏筆。

下聯十個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虛實相映,勉勵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志向,而本詩的主題「樓」終於在最後一個字表露,景外還有未寫之景,樓外還有更高樓(理想),此種詩文的格調、氣勢,特與眾不同。

清人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點評王之渙《登鸛雀樓》,其妙在兼具了格式的工整與意象的流動,「兩對(對仗)工整,卻又流動,五言絕(句)」,並「允推此為第一首」,將《登鸛雀樓》推選為五言絕句的登頂之作。

鸛雀樓築在黃河中的高阜上(想像示意圖)。圖:元代 高城飛閣圖(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詩人身影

王之渙(公元688〜742年),字季凌,自幼聰穎,弱冠就能作詩文,「少有俠氣,所從遊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後來改變原來的遊俠志向,努力求學攻文,十年後名聲遠揚,結交許多盛唐名士。從他的人生遊蹤,我們也可以領略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奮發精神。

最初他以家族門蔭登仕途,調補冀州衡水主簿,後來遭人誣構,拂衣去官,悠遊山水,十五年間足跡踏遍黃河南北。黃河的萬千氣象,飛越入詩,在本詩中展現浩浩湯湯入海流的壯闊。

靳能寫王之渙的墓誌《唐故文安郡文安縣尉太原王府君墓誌銘並序》說他「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嘗或歌從軍,吟出塞,皦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讚美王之渙志氣昂揚,真個卓越豪邁、謀略遠大的奇才。

傑出的詠「鸛雀樓」詩

沈括《夢溪筆談》中說,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諸三篇,能狀其景」。

李益(唐代宗大歷四年進士)的詩是一首七律——《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蕭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李益詩描寫鸛雀樓黃河上的景象,一水帶檣,浩風揚帆,河水共風雲蒸騰,變化無常,詩人在瞬息萬變的歷史長河中抒發生命短暫之慨,帶著傷春的感概。

暢諸(唐玄宗開元初進士)的詩《登鸛雀樓》也是一首五絕,詩吟: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詩境壯闊出塵,從鵲鳥背上看世間是為一絕。而王之渙的詩開展氣象萬千的勝概、虛實相生的層次、情景交融的造境,清新自然,千古以來更貼近人心。

鸛雀樓的今昔

在公元六世紀中,北周開朝霸臣宇文護建了三層樓宇,作為他軍鎮河外的軍事建築,這就是最初的鸛雀樓。結構奇巧的高樓,宏偉壯觀,下臨黃河,佳氣勝概令人屏息。

據《清一統志》和《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址在蒲州舊城(蒲坂府)西南邊上,築在黃河中高阜上。那裡常常有鸛雀棲息,故而命名鸛雀樓。這種鳥非常善飛,一奮翅上雲霄,一落不知在幾千里外。

鸛雀凌霄。 (pixabay)

最初的鸛雀樓臺基高約三尺,臺基上立著三層疊閣式的建築。從下往上層層縮簷,角角伸挑,斗拱承檁,樓閣式挑肩屋頂錯落交覆。飛簷下覆蓋著環樓的迴廊,廊的外緣裝飾著欞格門,樓閣兼具深幽氣韻和觀景的舒暢悠廣。臺基上斜坡有外樓梯通上樓,同時樓內也有木梯可達樓頂。

鸛雀樓當著黃河浩浩勁風堂堂而立,那飛簷斗栱、那欞格門窗歷經七百多年屹立不搖,反映了中華古代木建築工程的精巧穩固,璀璨神技令人浩歎。

元代初期,樓一度毀於戰火,明朝初期,故樓舊址猶可尋,後來因為黃河泛濫,河道頻頻遷徙改道,淹沒了故址。後代人捨不下對故樓的舊情,就以蒲州城的西南角樓當作「鸛雀樓」的替身,登樓賦詩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現在的鸛雀樓是二十一世紀的產物,因黃河三門峽工程而遷移到蒲津渡西邊幾公里處的麥田中,六層樓,外型仿唐代的形制,但失去了木建築的偉構神技了。新樓也遠離了大江大河的胸懷,喪失了傳統的根基,失去了相融於山水間的勝概。

小語

登高望遠,是古今之人共同的愛尚之一,登高望遠,也常常與人生的夢想與追求相牽繫。王之渙《登鸛雀樓》觀景,不言其高,高遠的氣象自現,開闊的氣象映帶風發的意氣、強勁的筋骨理趣,展現出不同於登高悲吟的胸懷。古意天然的詩篇,清新曉暢,老少能解;抑揚頓挫的音韻,結尾悠揚蘊含昂揚無盡之意,迴盪在盛唐的山水中,寄寓鼓舞人生的呼喚。

─點閱【愛讀唐詩】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 中華傳統文化講天人感應,佛家講萬物有靈,無神論者不相信,不過上天偶爾露一手,讓人看到奇跡。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裡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 「現在傳統涼茶舖好像越來越少了,涼茶會式微嗎?」筆者帶著疑問請教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他沒有急於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舉了幾個趣味的例子,從涼茶品牌的興衰史到當下的快餐文化,原來涼茶百年來都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飲品,在不同的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本期「涼茶趣談」,就與大家分享涼茶的轉型歷程。
  • 拉菲爾《雅典學院》。(公有領域)
    100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祕密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呢?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不是隨便就能說他是迷信或思考不嚴謹的人。然而,他選擇了100。為什麼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學家喜歡100。
  •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 今年適逢香港電車120周年紀念,本欄目「紀載香港」製作特輯,在上兩期介紹了電車百年間香港的城市變遷以及電車的特別型號,今期將走入張順光的收藏世界和柴宇瀚的歷史天地,分享他們與電車的不解之緣。(大紀元製圖)
    「為甚麼取名《叮叮與我》呢?就是講我自己最喜歡、和我有切身關係的藏品,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收藏家張順光從八十年代起開始收集與電車相關的紙品和物件,轉眼已經過去30多年了。今次合作寫書的歷史學者柴宇瀚博士補充道:「取這個名字還有另一層意思,電車作為一種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我們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與電車相關的故事,可以是700萬的香港人中的你和我,也可能是外國人來到香港,認為這就是香港的特色!」
  • 儒家對孝的重視,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說「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漢皇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諡號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國正統之政,重點是講「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統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師」,官員是「父母官」,家國同構。從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導性的倫理。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無獨有偶,佛教和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儀式。佛教中有盂蘭盆會;道教也有中元普渡;這些祭典儀式都是對冥間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麼,生靈在另外時空中是否也會輪迴轉生呢?
  • 今期繼續講述百年電車發展歷程,尤其是當下仍然活躍在電車軌道上的古董派對電車以及仍載客中的古董120號電車,有幸搭乘,宛如穿越時空,回到舊時光。(大紀元製圖)
    「叮叮——叮叮——」香港電車以特有響鈴聲得名「叮叮車」。自1904年來,在港島區特定的電車軌道行駛至今,見證著香港的歷史變遷與城市發展,今年適逢香港電車120年,「紀載香港」欄目專訪香港電車歷史專家暨收藏家張順光先生聯同歷史學者柴宇瀚博士,分享新作《叮叮與我——香港電車120週年圖片集》背後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