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自行車的鈴鐺

作者:青松
當顧慮消除後,難題原來動動手指就能解決,就像自行車上的鈴鐺。(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 ,

我喜歡騎自行車,尤其喜歡在家附近的一條小路上騎車。

小路兩邊有各色各樣的花與樹,趕上花季,經常有花瓣飄落。騎車從中穿行,仿佛進入一個夢幻的世界。路兩邊還建有兩層或三層的小洋樓,古香古色,是從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所以,從那裡經過,也像在審視一段歷史。

很多遊人喜歡到這裡漫步。如果人少,我在那條路上騎車,感到心曠神怡。一旦遊人多起來,騎車便困難重重。遊人們經常停下來拍照,或者三五成群說笑聊天,完全不知道後面是不是有自行車。

路實在太窄,幾個人便把路擋住了。這時候,我大概有三個選擇。一是按響鈴鐺,提醒遊人讓道;二是瞄準機會,看到空隙就飛速騎過去;三是耐下性子,默不做聲,悄悄跟在後面。在我看來,這三種選擇都有不好的一面。

如果按響鈴鐺,就會打擾遊人,尤其他們正在拍照,或說在興頭上,突然被打斷,肯定不會舒服。而且,鈴鐺一響,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投向我這邊,而我根本不願吸引任何人的注意,只想靜靜地經過。

如果找縫隙鑽過去,雖然可以避免響鈴,但可能存在風險。萬一前面不知情的遊人突然轉向,說不定會被飛奔自行車嚇到或撞到。如果發生那樣的不幸,還不如第三種選擇,靜靜跟在後面。

然而,第三種選擇是最難熬的。被遊人慢悠悠的速度拖住,自行車騎得像蝸牛一樣,很沒意思。有一次,我被幾位遊人擋住路,緩緩騎行跟在後面,直到最後慢到沒法騎,我只好下車推著自行車走。

朋友聽我說起騎自行車的糾結,哈哈大笑,說從來沒想到,根本不是事兒的事兒,會讓人如此煩惱。

我問朋友,如果騎車遇到行人擋路會怎麼做,朋友想也沒想就回答,當然是按鈴鐺讓他們讓路。我繼續問,不擔心打擾行人嗎?朋友說,不存在打擾的問題,自行車鈴鐺的存在就是為了提醒別人讓路的。

聽了朋友的答案,我突然意識到,所有的煩惱竟都源於自己。是我在意太多了,又怕打擾別人,又怕吸引別人注意,結果連鈴鐺都不願意按。

的確如朋友所說,自行車鈴鐺有自己的功能,而我的重重顧慮硬是把鈴鐺的功能給埋沒了。或許朋友直線式的思維有道理,按下鈴鐺,並不會太打擾遊人,反而能很輕鬆地解決問題。

關於自行車鈴鐺的討論,讓人思考很多。有時候感覺事情複雜難解決,那也許是因為心中顧慮太多。當顧慮消除後,生活中糾結的事一下就不存在了。再回頭看,當時的難題原來動動手指就能解決,就像自行車上的鈴鐺……@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它的歌聲美妙動聽,就連那個貧窮的漁夫,雖然他有很多事情要去忙碌,但當他在夜晚去那裏收漁網,聽到夜鶯唱歌時,他都會躺下靜靜地傾聽它的歌。
  • 「外遇」這個問題,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可謂是司空見慣。因為外遇而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不勝枚舉。我認識的一位元哥哥就是在外遇中沉淪20年,私生女現在都已經成年了。在這近二十年當中,他經過了太多的苦難與辛酸,也讓女兒經歷了同齡人少有的顛沛流離。雖然後來他又跟原配夫人和好,但對於這個小三卻還是處於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態中。這樣更使他的經濟狀況不好,幾個人依舊處於痛苦之中。
  • https://www.gettyimages.com/detail/news-photo/des-pompiers-et-des-gendarmes-sactivent-autour-dune-voiture-news-photo/95445360
    張啟東現已年逾古稀。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可謂桃李滿天下,他有很多學生現在已成各行各業的頂梁柱,有政要、商界巨賈、學界精英……提起他,他的學生無不對他那種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特別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種種方法所感佩。
  • 人到中年,人生四季之旅也走到了生命的秋天。在這個象徵著收穫的年紀,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家庭美滿,有的人,還在路上踽踽獨行。
  • 多年來為了討生活外,浪蕩北台灣,一事無成,童年以來存在心裡對生命的疑惑,仍找不到答案。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想到故鄉,想念故鄉的人與事,想念故鄉的一景一物。因此,我回到中部的小鎮,童年生活、嬉遊的地方。
  • 人間與幽冥真相隔嗎?人行善在天地和幽冥之界都有感應與回報。
  • 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通常來自生活日常中的細微小事。母親曾跟我説:「主動關懷別人、問候別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會加溫。」真的,母親一直覺得,她的人生使命,就是在信仰、在教會、在幫助別人。
  •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行似乎已成奢談。在腐敗橫行的當下中國,連醫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場所。不收紅包、不求名利,甚至還傾囊相助的醫生,或許只能在史書中看到。
  • 你處理混亂局面時,這個過程不會隨著找出問題而結束,甚至未必需要從找出問題開始。我反而喜歡把變通思維想成一種需要不斷在人生的「預設選項」與「問題」之間換來換去的心性。
  • 民間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的說法,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適應天氣的變化。「入秋三分虛、進補正當時」、「秋天補得好,冬天病不找」,那麼,秋天該怎樣進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