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48):祭如在

作者:薛馳
孔子雕像,位於哈爾濱孔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十二》)

【注釋】

祭如在:一說此處指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時,事死如事生,好像祖先就在面前。鄭注則不同:「祭如在」,時人所存賢聖之言也;恐時人不曉「如在」之意,故為解之「祭神如神在」。

吾不與祭:與音yù,參與。另一種斷句為「吾不與,祭如不祭」,「與」作贊成講。

【討論】

本章在具體理解上有分歧,但主旨是清晰的。

大多這樣解讀:孔子祭祀祖先時,好像真有祖先們在受祭;他祭神時,也好像真有神在他面前般。孔子說:「我若是不能親自參加祭祀,雖祭亦等於我沒有祭。」(這裡的「如不祭」,是指孔子因事不能親自祭祀,雖然委託了人代他祭祀,但仍愧疚。當然,也可能當時使人攝祭的情況比較普遍,故孔子有此感慨。)

祭祀時,「祭如在」是非常重要的,要誠、要敬,禮儀尚在其次。虔誠到什麼程度呢?「凡祭,容貌顏色,如見所祭者。」(《禮記‧玉藻》)有這樣的程序:「致齊(齋)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所為齊者。祭之日,入室,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禮記‧祭義》)如是,才能感動神明,祭祀的人才有福報。

祭在國家和個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論語》中祭字出現了14次)。古人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以祭禮為首。通過祭禮,向天地神明、祖先敬奉、感恩、致謝。在上一章中,孔子尚說:參透了禘禮(祭拜天地的最高禮儀)祕密的人,他看天下萬事萬物,如同看手掌一樣清晰(成語「了如指掌」即源於此)。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

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前面《為政》篇的最後一章中,孔子還講「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季氏僭越禮制,要去祭泰山,孔子講「嗚呼!曾謂泰山不如乎?」

所以,孔子特別強調正心誠意。「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的人的心,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歪曲。

顯然,孔子不是無神論者。當然,孔子也不輕言神明之事。比如,《論語》中記載:(一)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進》)(二)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篇)。孔子談《易》時也講過「神道設教」的話。

但是,所有這些,絕沒有表明孔子否認神明存在。只是,孔子認為這些不能輕易談(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對天命自有體認,所以「存而不論」了。

然而,中共竊國以來,強力灌輸無神論,歪曲孔子和《論語》,迫使馮友蘭等一些學者都來談孔子的無神論思想。關於本章,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的兩個「如」字,是春秋筆法,是諷刺:孔子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孔子所主張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這就荒唐至極了。一個「批林批孔」的政權,對孔子和《論語》的理解,能不歪曲嗎?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魯國文化最盛,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意義。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華俱在宮廷。然而,西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魯,許多文化精華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