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44):君子無所爭

作者:薛馳
做一個君子,要接受嚴格的「六藝」教育,注重品德修養,遵守禮義規範。圖為《孔子聖跡圖》之杏壇禮樂。(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七》)

【注釋】

射:射箭,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孔子將它作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射有禮儀。《儀禮》中有兩篇記述射禮,一是《鄉射禮》(各鄉長官於每年春秋兩季在當地學校中舉行鄉射禮),一是《大射禮》(諸侯與群臣習射之禮);還有一篇《射義》,闡述射禮的意義。

揖讓而升下,而飲:本句句讀有多種,亦有有標點為「揖讓而升,下而飲」。然,射禮中,無論升堂、下堂還是取箭、飲罰酒,皆有揖讓,非獨「升」時才揖讓。

【討論】

現代人視競爭為自然、為常態,競爭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了。本章講「君子無所爭」,相當於為現代人打開了一扇窗子,一窺古代中國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君子無所爭」的主語是君子。《論語》強調君子、小人之辨,但目的是養成君子,以小人為鏡鑒,而非針砭小人(例如全書中「君子」是高頻詞、出現107次,「小人」僅出現24次),君子要引導、教化小人,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大意:君子之品德如風,小人之品德如草。草上颳起風,草一定會倒。)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以鄉射禮為例。鄉射禮的核心活動是射手之間的三輪比射,稱為「三番射」。每番比射,每位射手都以發射四支箭為限。第一番射側重於射的教練,是習射,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相同,但增加了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要求射手應著鼓的節拍而射;否則,射中也無效。第三番射的比賽結果公布後,射手們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比賽至此結束。

「揖讓而升下,而飲」,是講整個三番射的過程中,都講揖讓。先必相互作揖,才升到堂上去;比賽後,又相互作揖才退下;勝者敗者又必相互作揖了再升堂,舉杯飲酒。「是雖有勝負之相較量,然自始至終,雍容揖遜,是其爭也,乃君子之爭,非若小人專以血氣相尚,而為角力之爭也。」(張居正)這種爭,表面上是射之爭,實則是共勉君子之道,通過射的方式,大家來磨礪自己的君子之行和君子之心。

「射矍相圃」故事最能說明這點。據《孔子家書‧觀鄉射第二十八》記載:孔子說,射箭時配上禮儀和音樂,射箭的人怎能一邊射,一邊聽?努力修養身心而發出的箭,並能射中目標,只有賢德的人才能做到。如果是不肖之人,他怎能射中而罰別人喝酒呢?孔子又帶著弟子們在矍相的園圃中學習射箭,觀看的人們多得好像一堵圍牆。當射禮行至子路時,孔子讓子路手執弓箭出來邀請比射的人,說:「敗軍之將、喪失國土的大夫、求做別人後嗣的人,一律不准入場,其餘的人進來。」聽到這話,人走了一半。孔子又讓公罔之裘、序點舉起酒杯說:「幼年壯年時能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到老年還愛好禮儀,不隨流俗,修身以待終年的人,請留在這個地方。」結果又走掉一半。序點又舉杯說:「好學不倦,好禮不變,到老還言行不亂的人,請留在這裡。」結果只有幾個人留下沒走。

這裡再簡單說下為什麼「君子無所爭」? 古人講「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顏淵篇),一個君子最重要的是養德養身、恪守本分、隨遇而安,不要去強求、爭奪,該有的就會有。當然,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事情,怎麼處理呢?那就當作是射箭,揖讓而行,君子之爭。

本章僅僅23字,從「君子無所爭」,以射為例講到「其爭也君子」,內涵豐富,需反覆咀嚼。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彭林:從〈儀禮‧鄉射禮〉看中國古代體育精神》https://www.sohu.com/a/167999250_523132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裡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 本章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魯國文化最盛,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意義。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華俱在宮廷。然而,西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魯,許多文化精華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