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公主和白鷺

菲菲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訊】在遙遠的北方,有一個冰雪王國,那裡冬天漫長,幾乎一整年都被冰雪覆蓋。夏天非常的短,好像轉眼就過去了。

冰雪國王是一個英明的國王,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冰雪公主,她跟父親一樣的善良,父親經常告訴她:「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公主在沒事的時候,都會站在王宮的一扇大窗前往外看。從那兒望去,可以看到鋪著積雪的大地,這時她會想起美麗的夏天,藍天下綠茵茵的草地和蘆葦叢上空飛過的一行行美麗的白鷺。

一個寒冷的月夜,公主又來到窗前,明亮的月光將窗外的一切照得像白天一樣清晰。天氣冷極了,窗玻璃上蒙起一層精巧細緻的冰雪花,柔軟又晶瑩,十分美麗。公主看得出了神,「我結婚那天要是能戴上像這冰雪花一樣的頭飾,那該多美麗啊。」

第二天,宮廷裡的裁縫開始製作公主的結婚禮服,但是誰也不知道怎樣製作冰雪花一樣的頭飾。

一天,一位老人來到皇宮,說他能製作這樣的頭飾,但要用春天白鷺頭上生長出的一叢白色的、蓬鬆的羽毛。公主高興地眼睛放著光彩:「對!我就是要這種羽毛來做頭飾,怎麼樣才能得到?」老人低下聲來,附在公主的耳邊說:「只需要打死一隻白鷺……」

「殺死白鷺」公主的眼光黯淡了下去,「不,不……」

公主想起夏天天空中飛過的那些美麗的大鳥,「我怎麼忍心那樣做?可是美麗的頭飾又如何才能做成呢?」公主久久無法做出決定,就這樣,公主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不一會就睡著了。

在夢中,老人用金盒子捧來一個精美的頭飾,柔軟潔白的羽毛上,一粒粒鑽石閃閃發光。戴著頭飾的公主在婚禮上格外迷人,人們都被公主的美貌驚呆了。

婚禮後的一個夏天,冰雪公主和父王又來到皇宮外鮮花盛開的綠草地。

為何看不到一隻白鷺?公主感到很奇怪。突然,公主看到前邊成千上萬隻白鷺躺在那兒,有的早已死去,有的張著嘴正在咽下最後一口氣。公主嚇得捂上眼,驚叫道:「天啊!太可怕了!怎麼會這樣?」

一隻即將死去的白鷺對公主說:「你是第一個用我們的冠毛做頭飾的人,人們都想要同樣的頭飾,我們已經快被殺光了,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白鷺了。」懊悔的公主在大叫中驚醒,才發現是一個惡夢。

驚醒的公主心怦怦直跳:「幸好,還沒有殺死一隻白鷺。」公主聲音顫抖地說著。

夏天到了,冰雪公主的婚禮要舉行了,當身著禮服手捧鮮花的公主走出皇宮時,天空顯得格外的藍,來參加婚禮的全國臣民看到公主的頭上沒有任何頭飾,但是善良的心使公主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忽然間,人們發現陽光下沒有一絲雲的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片晶瑩的雪花,千百片晶瑩剔透的雪花在空中旋轉,飛舞,越來越快,在陽光下放出七彩的光。忽然,人們看到一個精美絕倫、柔軟晶瑩、閃爍著鑽石般華光的頭飾慢慢飄落到公主頭上。

原來,天上的白鷺仙子看到了冰雪公主善良的心,就編織了這個頭飾送給她,作為對公主善良的褒獎。

從此以後冰雪王國的人們過著越來越幸福,祥和的生活,人們都善良的相互對待,愛護著這兒的一切,冰雪國也變得更美好了。

(改編自俄國捷列紹夫《白鷺》)──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歲的小紫和父親住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小小山谷裡,他們擁有一個小小的農場。父女相依為命,過著簡單幸福快樂的生活。
  • 在古希臘,有一部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雖然每則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僅影響了歐洲的寓言文化,也成為世界上廣泛流傳的經典著作。牛年話牛,在古希臘流傳著哪些關於牛的故事?我們擷取幾則寓言,一起來看看吧。
  • 在《郁離子‧術使》篇,他講到這樣一則故事。他說,楚國有個人靠養猴為生,於是楚國人都叫他狙公。狙(音拘),即古書上所說的一種猴子。
  • 大公鹿聽了狐狸講這些話,不僅有點飄飄然,當然,牠可不笨,牠才不會輕易聽信「狡猾」的狐狸講的話呢!
  • 在古老的印度,一直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那是個有關一只小松鼠的勇氣故事......
  • 一副小小的凍瘡藥方,在一個非常時刻,於吳越二國交戰中,發揮出巨大的功效,助吳軍一臂之力,打敗越國,立下奇功。
  • 莊子沒有生氣地譴責監河侯,也沒有直揭監河侯的短處,他只是用了一個比喻,監河侯就聽明白了。於是監河侯拿出穀米送給莊子。莊子巧妙的言辭,既解決了問題,又化解了尷尬,還指出了對方的問題所在。
  • 梓慶說道:「我做事,無非是『以天合天』」,就是讓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結合,而這或許也就是讓做出來的器物,讓人驚爲神工的緣故吧。」
  • 「我們兩人釣魚的餌食相同,釣魚的地方也一樣,都在橫溪。為什麼得、失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 金谿縣人方仲永,祖上世代耕田為業。仲永出世後直到五歲,都未曾見過書紙筆墨,有一回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見了覺得很驚異,便就近跟鄰居借了一套給他。他立刻寫了四句詩,並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是以奉養父母團結族人為內容。此事發生後,一鄉的秀才們都來傳觀。從此,隨便指什麼東西要他作詩,馬上一揮而就,詩中那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