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禮儀專欄—-父母帶孩子應注意的禮儀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訊】一﹐帶孩子作客

帶孩子出門時﹐父母有責任管教孩子﹐使他們舉止有禮。如果您帶孩子到餐館或朋友家參加晚讌﹐晚讌的主人沒有義務招待孩子。既使是拜訪您的親密的朋友﹐最好事先問問帶孩子去是否方便﹐既使您拜訪的家庭有孩子﹐他們也許已經有自己的安排了。

如果您邀請朋友來作客﹐您的朋友帶了小孩來﹐您應該把貴重物品或易碎物品收好﹐還有那些在小孩玩耍時可能會傷到孩子的物品也要收好。您可以在家中找一塊比較安全的位置﹐把適合小孩玩的和吃的東西准備好放在那﹐或讓孩子看看電視上的兒童節目。這樣你和朋友就有時間聊天兒了。

二﹐帶孩子旅行

如果您的孩子非常小﹐出門旅行時最好不要帶孩子。如果必須帶上的話﹐旅程安排上不要太勞累。 注意觀察孩子過度興奮或疲勞的跡象。飲食簡單一些﹐不要過甜及含咖啡因﹐以免小孩身體不適或過度興奮。旅行中盡可能保持休閑和放松。小孩疲勞時愛吵鬧﹐對父母和週圍的人造成干擾。乘飛机或坐火車夜間長途旅行時最好不要帶愛哭鬧的小孩﹐會影響其它乘客在旅行期間安靜地睡覺或休息。

三﹐餐桌禮儀

小孩初入人世﹐根本不懂得什麼复雜的社交禮儀。起初﹐他們樂衷于用小手抓食物來品味﹐ 不懂得去模仿成人的就餐舉止。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孩漸漸喜歡模仿大人的習慣和禮儀。所以﹐好的就餐習慣不只是教出來的﹐還與大人的言傳身教有關。

幼儿玩弄和探索食物時﹐父母不要嫌他們把東西弄臟了。他們是在學習如何吃東西。當孩子長大後﹐大人可以在交談中輕鬆愉快地教會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如﹕“讓你爸爸講講他在回家路上的經歷 … Bunny, 不要把盤子抬離桌面……用叉子把豌豆挖出來﹐不要用勺子….好﹐現在聽你爸爸講吧。” 在教孩子餐桌禮儀時﹐永遠不要用強制命令的方式﹐這樣會破壞全家人愉快的就餐氛圍。有客人在場時﹐不要當他人的面糾正孩子的動作﹐這樣會令孩子和客人感到窘迫。家庭進餐時間是教育孩子就餐禮儀的最佳時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定靜齋主曰:本日報紙虛假廣告充斥,連篇累牘,無足觀者。然有一則名為"'鬼才'為兒娶親出'鬼點子'"的奇特報道卻令人大開眼界,也大倒胃口。爰直錄於次,以見大陸世風之一端。"昨日,愛子心切的'鬼才'魏明倫再使策劃大手筆,金秋艷陽天為么兒魏完娶媳婦,場面熱鬧非凡。除了親朋好友齊來祝賀,國內幾十位各路大腕:金庸、鞏俐、陳道明夫婦、楊瀾……紛紛贈墨寶或寫信捧場,這些墨寶精心裝裱後由禮儀小姐捧著繞場一周,使得這場婚禮別有濃郁的文化氛圍。這些文壇、畫壇和演藝大腕們的祝詞十分有趣,各有風格:金庸大俠寫的是:'魏完:完,在求完全,求完美,求完成,完成不難,完美、完全則難矣!可以此為理想,不必真求完美也。';而稱魏明倫是'蜀中大鬼'的賈平凹寫的是'魏完、乃心比翼雙飛',雙飛二字寫得緊緊相連,頗有古風;池莉的祝詞特別大膽:'願魏完乃心:有了快感你就喊!'……因為墨寶太多,只展示了一些重量級人物的,繞場一周時即引得眾人引頸觀看,連十多個上菜的服務員也全都跑出來看,忘了上菜。魏明倫滿臉笑容在婚禮現場來回招呼故交,忙得不亦樂乎,嘴都合不攏:'這是我送么兒的一份厚禮!'據悉,為準備這份厚禮,魏明倫花了不少時間請名人們留墨寶。"

  •   「苛政猛於虎也」來自《禮記.檀弓》。根據《漢書.藝文志》,禮記是孔子的弟子,聽孔子傳授有關禮儀的學問,記下筆記集結成書的。也有另外的說法是孔門更後面的弟子,去收集有關於禮儀學問的書籍編輯而成的。在古書中所謂的「記」,通常指的都是經書的註解,而禮記不僅僅止於對禮儀作註解,內容還包括了對古代禮節的闡述,是彙編古代禮學的重要著作。
  • 中國人說話,有所顧忌是一個習慣。大概是因為人口密集,歷史悠久,人際交往頻繁,說話就有很多禮儀規範。網上帶政治性的言論,所謂的顧忌倒不是出於禮儀,實在是政治性的習慣,說之前總要想一想,會有一些什麼後果。
  • 禮儀:文明進餐種種
  • 】《紅樓夢》描述賈府一次中秋賞月的宴飲活動,“凡桌椅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上面居中,賈母坐下。左邊是賈赦、賈珍、賈璉、賈蓉,右邊是賈政、寶玉、賈環、賈蘭,團圓圍住”。宴會在圓桌上進行, 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長幼有序”。賈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賈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賈 政是二房,所以居右。這是封建社會詩禮之家的一套禮儀。
  • 一個人在社交場合的表現,能反映出其教養,雖然,人們常強調吃得自在,但是,基本禮貌是絕對不能忽略,尤其是各種餐具的使用,即使把持的姿勢未必百分百標准,起碼亦能適當地運用。對於生長在中國人社會的朋友而言,筷子的運用會沒有問題,起碼可以將食物隨心所欲地夾到口裡,可是,吃西餐的時候就並非人人應付自如,尤其是在一些較高級的餐廳,樣樣都講究,身處其中就不要太隨便了。
  • 最近台灣泡湯族越來越多,不過愛泡湯就不能不知道泡湯禮儀。在日本泡湯就是一種社交,有些學校還指導學童泡湯應有的禮貌,以便泡得舒服又自在。
  • 〔自由時報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到殯儀館拍婚紗照,有沒有搞錯?擔任殯葬禮儀師的江秉翰與未婚妻余曉珊打破禁忌,到嘉義市殯儀館及納骨塔拍婚紗照,經營婚紗公司三十年的業者頭一遭接獲這種另類要求,工作人員雖然心裡發毛,但配合客戶需要仍全力以赴,透過鏡頭讓陰冷的納骨塔也沾染些許喜氣。
  • 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份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
  • 記得以前曾經在新聞時段看過一個汽車廣告令我印象很深刻,內容是描述一個小女孩站在行人穿越道前等著過馬路,可是卻沒有一輛車願意停下來讓她先通行,小女孩心裡想著:「為什麼都是人要讓車,而不是車讓人呢?!」好不容易有位好心的阿姨把車停下來讓小女孩先通行,小女孩高興的邊過馬路邊向阿姨道謝,最後的旁白是:「我們要是能為他人想想,多注重行禮儀,那該有多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