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經濟發展的雙刃劍 – 廉價的「中國製造」

廉價的「中國製造」

何清漣

人氣 56

【大紀元11月21日訊】中國依據「比較成本優勢」理論構架對外經濟關係,目前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的軟肋。由於「中國製造」依靠兩大因素支撐,一是中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二是巨大的環境生態損耗,所以中國廉價商品在世界市場攻城掠地的成績雖然頗佳,但卻使中國與世界各國發生了嚴重的貿易摩擦,甚至對中國的人權與經濟持續發展構成了深深的傷害。但最嚴重的問題還在於:一些中國人未能認識到這些傷害,還認為能夠為世界提供廉價商品是中國人的驕傲。



廉價商品對中國的人權狀況造成嚴重傷害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因為中國龐大的出口貿易建立在世界上最大的「血汗工廠」之上。資料顯示,中國的勞動力密集製造產業工人的時薪大約為1美元/小時,而最高時薪為前聯邦德國地區的28美元/小時,最低為斯里蘭卡的0.5美元/小時。於此可見,中國勞動力成本確實低廉,而如此低廉勞動的代價是不體面的就業機會。所謂「不體面的就業機會」是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有毒、有害的惡劣生產環境,低廉的小時工資,缺乏社會保障。可以說,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其實是以中國勞動者的福利損失補貼出口產品。

對經濟持續發展造成傷害有兩點,其一是對生態環境的傷害,這一點比較明顯,只是在人們思維中還未與大量製造廉價商品聯繫起來。目前,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生態已經面臨嚴重問題:多種礦產資源已經或正在遭受瘋狂的掠奪性濫采亂掘,所有自然水系幾乎全部已經污染或面臨污染,所有城市的大氣也都已經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中國佔了16個)。

在快速工業化進程中,由於中國環境監管的嚴重滯後,那些污廢排放企業造成的外部成本還遠遠沒有內部化,沒有算進企業的生產成本,而是由中國各地的居民分別承擔了。分別羅列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數據沒有必要,有3個就已足夠說明問題:有3.7億中國人沒有乾淨水飲用,生態難民已經高達1.8億,沙漠化正以每年兩千多公里的速度在向南推進。這種污染的環境使得中國成了SARS與禽流感的發源之地。

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另一個傷害是「中國製造」量大卻不賺錢。中國雖然以「世界工廠」自居,但這個「世界工廠」為中國創造的利潤卻低得驚人。作為一個工業生產大國,中國還有一個最致命的「軟肋」,即缺乏技術和品牌等深層次競爭資源。在全球製造業的生產鏈上,中國企業只處在中低端,從中國的綜合國力、製造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看,與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美國和日本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於沒有自己獨家的生產技術,很多關鍵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國製造」根本無法與洋品牌相匹敵,只好「貼牌」生產,這樣一來,每件產品只給生產商創造了1-2%的利潤。形象地譬喻,中國製造業只是世界製造生產鏈中的重要「車間」,與「世界工廠」的水準相差甚遠。

由於「中國製造」不賺錢,於是就形成「中國製造」遍天下,而中國窮人卻越來越多,國內整體消費能力低下,中國產品只能以世界為市場,國內消費市場嚴重萎縮(2004年消費率只有53.6%)等嚴重後果。這一點使得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2004年高達70%,這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65萬億美元,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7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占GDP總量的比例已達到70%,外貿依存度約為70%,比1978年高出60個百分點,在世界各大國中名列前茅。

與之相比較,從1980年到2001年,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的外貿依存度大體穩定在14%~20%的範圍內,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有一個其他國家沒有的特點:產品極度依賴外國市場。

上述所有分析表明,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完全建立於犧牲資源與勞動力福利損失之上──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吃子孫飯,斷子孫路,掠奪勞工生命,侵害勞工人權。這種策略行之於一時尚可,但現在已經走到盡頭。如果再不調整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國人將要為此付出無可估量的代價。(華夏電子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